首页 资讯 正文
从“石生茶”到“石生文化” 行业专家学者齐聚探讨云南茶如何进行价值重构与突围
昆明信息港    03-29 16:35:57

3月26日,第六届石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云南省临沧市举行,活动立足云南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临翔区“一芽、四区、七山”的资源禀赋,聚焦“石生精神·智启新生——茶的价值重构与突围”主题,二百多名专家、学者、企业,为石生茶、石生精神赋能,提振行业信心。

临沧市临翔区副区长张文勇在致辞中介绍,2024年,临翔区茶园面积27.17万亩,其中无公害认证茶园面积14.6万亩,绿色茶园认证面积3.06万亩,有机认证茶园面积7.79万亩,精制茶产量达1.53万吨,综合产值45.8亿元。临翔区地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杨爱国就临翔区茶叶资源概况、区域特色和产业布局进行推介。他表示,临沧古茶树资源占云南省的61.07%,而古茶树总面积约4.74万亩,包括野生古树茶约2.5万亩,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约2.24万亩。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临翔区正着力“一芽、四区、七山”打造特色鲜明的茶产业体系,诚邀广大茶人共同为临沧的茶产业贡献一份力量。智德鸿昌品牌创始人张广义在欢迎辞中表示,期待与大家携手合作,以“石生精神”为炬,以“三茶”统筹为纲,共同书写云茶产业“价值重构、破局新生”的时代答卷,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此次研讨会,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副院长李家华围绕《智慧科技赋能石生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从全方位打造智慧茶园生态系统、数据溯源与品质认证(品牌打造)、价值提升等三个方面为企业提供发展思路。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原院长吕才有从《渠道变革:从茶园到茶杯的链路重构》的视角,针对当前茶企面临的市场困境,提出要紧跟渠道变革趋势,通过“共享、共情、共融”实现多方共赢,重构茶产业链条。 《普洱》杂志社社长罗洪波在《市场突围:低谷永远孕育着新生的力量》提出,2024年的普洱茶行业是冰与火交织的一年,而文化是点亮茶产业的一盏灯,石生精神与跨界共生则是茶企的破局之道,未来传承、定力、韧性、共生、破界、审美的六维罗盘将指引茶产业走向新生。在《土是茶的家 上者生烂石》的主题分享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驻会副会长徐亚和以土壤学视角,带大家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溯源,他通过对土壤八大基本问题的层层分析,解开茶与土地的对话密码。

在圆桌对话环节,知名普洱茶策划专家、华茶智业创始人方一知,方可(国际)茶文化交流中心创办人方可,滇西科技师范学院生物技术与工程学院院长于龙凤,智德鸿昌经销商刘以春,智德鸿昌(云南)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广义分别从产品和文化、产品质量、人才培养、市场消费、品牌历史几个方面,共同探讨从“石头缝里的奇迹”到“品质消费新标杆”的破局之路。随后,中国防伪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认证认可协会名誉会长、质量学博士、质量管理正高级工程师张黔生先生以《质量赋能 助力石生茶远航》重申:石生茶应当从质量的高度锚定产业远航的坐标。

为全面推进全国石生茶的研究与推广,会议现场,智德鸿昌联合国内一批知名专家共同成立了中国石生茶产业研究中心。就活动契机,智德鸿昌爱心基金会成立,将资助茶叶产区贫困学生改善贫困茶叶产区教育。 同时,为让茶学教育从书本走向大地,从理论走进实践,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与智德鸿昌举行了签约仪式。

活动现场,智德鸿昌智慧茶厂正式揭牌。据介绍,这是一座全新投建、总投资预计1.5亿元,并且融合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智慧化茶厂。智慧茶厂的成立,标志着传统茶业与科技创新的深度结合,也为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注入了新动能。现场,石生茶的火炬在茶行业老、中、青三代火炬手中依次传递,象征石生茶逐步从奠基、开拓走向传承。

此次活动,还于3月27日举行了“临翔春茶醒”——2025春茶开采仪式。茶行业的专家学者、茶企代表以及媒体记者一行人,前往邦东乡昔归村的忙麓山茶园,共同见证2025年临翔区春茶的开采盛事。

活动由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指导,智德鸿昌(云南)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临沧智德鸿昌茶厂主办。(昆明信息港 记者昝娟娟)

编辑:曹芸    责任编辑:李晓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