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由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办的“2025年昆明市农产品电商与AI技术应用青年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正式结业。来自全市各县(市、区)的60名青年学员经过9天“理论+实操+实战”的沉浸式学习,带着满满的“数字农业工具箱”,顺利完成了从“电商新手”到“新农人能手”的蜕变。
从“学技术”到“会应用”:课程扎实,干货满满
本次培训以“农产品电商+AI技术”为核心,围绕“趋势解读—技能实操—实战演练”全链路设计课程。前半程,老师们系统讲解了农产品电商发展风向、AI技术在农业数据采集与市场分析中的应用逻辑,并针对“直播脚本设计”“短视频剪辑”等关键环节,结合AI工具(如自动生成脚本、智能剪辑软件)展开“手把手”教学;后半程则通过“分组实战直播竞赛”“呈贡实训基地观摩”“五华区村播小院参访”等环节,让学员在“真刀真枪”中检验学习成果——从选品策划、脚本打磨到直播互动、数据复盘,每一步都融入AI提效技巧,真正实现“学的是技术,卖的是家乡货”。
从“课堂”到“社群”:互助共进,温暖相伴
“最让我感动的不是学会了多少技巧,而是和59个‘新农人伙伴’一起进步的温度。”学员代表张晓娟在结业分享中说。9天时间,学员们组建了学习群,白天课堂上互相提醒重点,晚上课后在群里分享笔记、解答疑问;直播竞赛时,一组学员当“主播”,另一组主动当“观众”提建议,甚至熬夜帮忙剪辑短视频素材。“这种‘比学赶超’又‘互帮互助’的氛围,让学习不再是‘单打独斗’,反而更有动力。”
从“结业”到“出发”:满载技能,反哺家乡
“今天的结业不是终点,而是用数字技术赋能家乡农产品的新起点!”学员猫秋月的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通过培训,学员们不仅掌握了“AI生成脚本”“智能剪辑”等“硬技能”,更建立了“用流量带销量、用数据促生产”的“新思维”。不少学员已提前规划:有人打算用所学运营家乡的水果合作社直播间,有人计划用短视频记录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种植故事。
“看到学员们眼里有光、手里有招,我们的努力就值了!”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何晓辉校长在结业仪式上表示,本次培训不仅是一次技能提升,更是为昆明乡村培育了一批“懂农业、懂数字、懂市场”的青年骨干。未来,农广校将持续跟踪学员发展,提供技术更新、资源对接等长效支持,助力更多“新农人”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C位出道”。
结业仪式上,全体学员依次接过结业证书,镜头里定格下一张张充满朝气的笑脸。他们即将带着“电商+AI”的“金钥匙”,回到田间地头、乡村阵地,用青春与技术为昆明农产品“赋能增值”,让“云品出滇”的故事更精彩、更动人。(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