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9日,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家陈雨的最新个展“充盈之滴”在昆明彩云里艺术中心正式揭幕。此次展览由文达画廊主办,青年策展人蒋若禹担纲策划,精选陈雨近年创作的“猫”“静物”“人体”及“肖像”四大系列共69件纸本水墨作品,为观众呈现一场关乎生命张力与瞬间凝结的视觉探索。展览将持续展至8月31日。
一滴墨的即兴宇宙
水墨的流动性与偶然性,在陈雨手中转化为一场充满兴奋感的创作游戏。他摒弃反复起稿的束缚,珍视每一次提笔瞬间的直觉冲动——“一提笔,一滴墨不小心掉到纸上,创作就意料之外地开始了。”这种即兴性,正是“充盈之滴”命名的核心意涵。它既指水墨捕捉瞬间状态的天赋,更隐喻一种饱满欲滴、势能蓄积的临界之美。如同其“猫”系列中凝固的腾跃姿态,恰似艺术家落笔前屏息凝神的刹那,所有能量如“充盈之滴”般悬停于临界点,蓄势待发。
生命力的身体锻造
陈雨的工作室,同时是他的“健身房”。日复一日,作画与体能训练并行不悖——对技艺的精进与对肌体的锤炼,共同服务于他追求一气呵成的创作方式。“只有欲望和身体,爆发力和掌控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如此画出好的作品。”他如此阐释其创作哲学。这一理念投射于画面:坚实的人体肌肉线条、饱满静物中蕴含的膨胀感、盛放花卉的蓬勃生机、猫科动物动静之间的精准平衡,无不展现他对“充盈”的极致追求——那是生命能量、物理体量以及内在力量在纸上的蓬勃涌现。
在重复中寻找陌生
陈雨的创作呈现出鲜明的系列化特征。一旦选定主题,他便沉浸其中,持续数年深耕,如“诗人肖像”系列便跨越漫长时光。然而,他警惕惯性带来的重复陷阱。“自己一直在避免依赖惯性,永远寻求陌生感。”陈雨强调。这种自觉追求,使得同一系列内的作品千姿百态,不同系列之间更形成鲜明对照,共同构成其丰富多元的艺术面貌。生活与创作在他这里高度同构:养花、逗猫、读诗等日常情致,自然转化为笔下的静物、猫影与诗意肖像。题材成为他感受世界的通道,落于纸面时重新焕发意义,在当下观念先行的艺术语境中,开辟出一条平实真挚的独特路径。
从油画到水墨的融合之路
作为油画科班出身的艺术家,陈雨在三十余载的探索中,实现了油画与水墨创作的深度对话与相互滋养。对东西方艺术语言的研习,最终熔铸为独属其个人的表达体系——“而不是风格”,他特意强调。如今,其作品已形成强烈而独特的个人印记,即便隐去署名,观者亦能一眼辨识。
策展之约与艺术桥梁
策展人蒋若禹在开幕式上回顾了与陈雨的十年渊源。2015年,尚在求学的蒋若禹通过微信结识陈雨,被其“诗人肖像”系列深深打动。陈雨赠予画册的温暖互动,开启了一段“网友”情谊。十年后,合作终成现实。“陈雨老师的工作室就像一个无尽的宝库,”蒋若禹回忆筹备期的艰辛,“北京酷暑,工作室无空调,我们曾在近四十度高温下连续看画三天三夜。”他特别指出陈雨作品超越代际的魅力:“优秀的作品真的能够超越群体和时代的界限……好的作品能够把不同年龄、不同群体、不同领域的人连接在一起,成为沟通的桥梁。”
文达画廊负责人在致辞中明确了平台愿景:“我们希望这里能成为云南乃至全国艺术生态的重要平台。无论是展厅还是我们提供的具体操作方式,我们都希望能够为云南、为昆明的艺术生态做出贡献。”他特别表达了对年轻力量的期待,希望如“95后”策展人蒋若禹这样的新锐力量,能将更多元、新颖的展览引入云南。
艺术家陈雨在开幕致辞中难掩激动:“一提笔,一滴墨不小心掉到纸上,创作就意料之外地开始了——这就像我此刻的心情。”他由衷感谢主办方与策展团队的精心筹备,对昆明宜人的气候和老友重逢的温暖倍感欣喜,并邀请观众与作品展开深度交流。
“充盈之滴”不仅是一次个人艺术历程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关于水墨瞬间魅力与生命丰沛能量的对话。陈雨笔下那些将滴未滴的临界瞬间,正以其饱满的势能,邀请每一位观者进入水墨的即兴宇宙,感受生命在纸端充盈绽放的永恒瞬间。(昆明信息港记者张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