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1日,由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承办的“2025年昆明市高素质农民农文旅融合能力提升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全市多个县区的42名家庭农场主、合作社骨干、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文旅从业人员等高素质农民代表参加培训。本次培训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文旅融合带头人,为昆明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力。

开班仪式现场。
政策支撑,破解农文旅融合人才难题
在开班仪式上,昆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以“强化政策引领,激发产业新活力”为主题,为学员讲授“行政第一课”。他深入解读了当前国家与昆明市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政策导向与支持措施,强调高素质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要把握发展机遇,主动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建设。他还介绍了昆明市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全市已有46个重点村积极推进业态升级,牛恋村、太史村、余家沟下村精品民宿建成运营,晋宁区小渔村成功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他鼓励学员珍惜机会、认真学习、加强交流、学以致用,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实战赋能,打造沉浸式学习体验
昆明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何晓辉在开班动员中介绍了本次培训的课程设计与教学安排。本次培训紧扣“农文旅融合”主题,聚焦民宿运营、乡村旅游、电商直播、创意集市、非遗体验等实用内容,采用“政策解读+案例解剖+实操实训”模式,邀请多位行业专家和一线实践者进行授课。何晓辉希望学员沉下心来、主动参与、互学互鉴,真正掌握产业发展所需的新理念、新技能,未来在农文旅融合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学员认真听讲、笔记。
据悉,近年来昆明市持续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力度,近五年累计培育超过1.5万人,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技示范户、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和优秀实用人才。本次培训是2025年市级培育重点项目之一,此前已成功举办农产品电商与AI技术应用、农用无人机应用等专题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民技能水平与产业竞争力。
凝聚共识,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对于此次培训,学员们充满期待。来自晋宁区的一位家庭农场主表示:“我一直想结合本地资源做乡村旅游,但缺乏运营经验,这次课程中的民宿打造和短视频营销正是我最想学的内容。”另一位来自安宁市的95后新农人提到:“希望能通过培训结识更多同行伙伴,交流想法、共享资源,把‘云南生活’的品牌故事讲得更好。”多位学员表示,将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项目和创新实践,为家乡农文旅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学员培训现场。
本次培训自9月21日开始,持续至9月25日,内容涵盖理论教学、实践操作及现场体验等多个环节,助力学员拓宽视野、提升能力,进一步推动昆明市农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昆明信息港记者张薇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