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领券,全场通用,请全城市民吃饭!”近日,俊发·新螺蛳湾推出“400万无门槛福利券免费领”活动,迅速在昆明人的朋友圈刷屏。不少市民手持消费券,走进俊发·新螺蛳湾外广场的“滇忆465”文化街区,在米轨火车旁享用美食,在灯光夜市中打卡拍照,在非遗摊位前体验云南特色。这场活动不仅是一场消费盛宴,更成为观察其从传统批发市场向“文商旅”融合地标转型的重要窗口。

▲市民在俊发·新螺蛳湾使用福利券后抵扣消费(摄于11月2日)。
从“货场”到“场景”:滇忆465的文化转型之路

▲俊发·新螺蛳湾外广场。
“以前来螺蛳湾就是进货,现在带着家人来吃饭、逛街、拍照,完全是两种体验。”正在滇忆465街区游玩的市民王女士表示。她的感受印证了俊发·新螺蛳湾的战略转型——近五年来,俊发累计投入7亿元对商贸城进行全方位改造,涵盖卫生间、消防、外立面及周边配套设施。其中,以茶马古道和滇越铁路文化为主题的“滇忆465”历史文化街区成为转型亮点,今年更荣获“云南省省级夜间消费聚集区”称号。

▲滇忆465街区街景。

▲滇忆465吸引游客打卡的小火车站。
这条465米长的文化街区,巧妙融合滇越铁路元素、马帮文化与工业风貌,设置了18处文化景观节点和五大主题市集。白天,这里是批发采购的“生意场”;夜晚,灯光秀、夜市和文化演出将其变成“幸福场”。据统计,街区开街以来已吸引近百万市民游客打卡,成为昆明新晋文旅目的地。

▲滇忆465街区人头攒动。
批零一体+活动引流:打造“全家人的游购秀场”
“我们不仅要服务B端商户,更要吸引C端消费者。”俊发·新螺蛳湾运营负责人介绍,市场在保留批发功能的基础上,引入零售、餐饮、体验等业态,实现“批零一体”转型。而泼水节、火把节等IP活动则持续为市场引流——泼水节总客流突破20万人次,线上曝光超300万次;火把节日均客流达30万人次,话题曝光量突破140万次。
这里坐拥318万平方米商业体量,汇聚38大业态、超170万个单品,构建起覆盖零售、批发、电商、国际贸易与体验消费的全产业链格局,项目正积极推进“批零一体”转型,打造“365天不落幕的游购秀场”,实现“一件也是批发价”,轻松满足全家老小多品类、一站式的购物需求。

▲游客、市民前来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外广场参加火把节,留下精彩的瞬间。

▲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主办的泼水节。
来自楚雄的游客李晓斌在购买了不少商品:“这里既能批发也能零售,价格实惠,品质有保障,很适合家庭采购。”他的评价反映了俊发·新螺蛳湾“全家人的螺蛳湾”的定位正在获得市场认可。
长期价值:文商旅融合助推城市消费升级
滇忆465的成功不仅体现在客流数据上,更体现在对商户信心的提振。在街区经营祥云里宜良烤鸭主题餐厅的主管杨思玉对此深有感触:“开业以来,生意一直比较稳定,街区升级改造后,结合往年策划、举办的各类活动,顾客体验感不断提升。尤其在国庆中秋期间,人流量比平时增长了2到3倍。”正是商旅文融合赋能实体经济的生动缩影。

▲暮色中,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外广场聚集前来参加活动的市民及游客。
业内专家认为,俊发·新螺蛳湾通过“硬件改造+文化赋能+活动引流”的组合拳,实现了从交易场所到区域消费中心的转型。滇忆465不仅是空间改造的典范,更是传统批发市场转型升级的象征。其“365天不落幕的游购秀场”定位,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中老铁路机遇,有望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文旅商枢纽。

▲俊发·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成为南亚、东南亚的商贸之窗。

▲2024年第二届俊发·新螺蛳湾国际采购节暨南亚、东南亚市场采购贸易供需对接会现场。
随着400万消费券持续发放,俊发·新螺蛳湾正迎来新一轮消费热潮。这场以文化为脉络、以场景为媒介的转型实践,不仅为昆明消费升级注入新动能,更为中国传统批发市场的创新发展提供了“螺蛳湾样本”。从“货场”到“场景”,从“批发城”到“文商旅地标”,俊发·新螺蛳湾的转型之路,正在重新定义西南商贸的未来图景。(昆明信息港 记者张薇)(本组图片均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