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云南东北部地区眼科医师的ICL手术技能,规范近视手术操作流程,推动区域屈光学科高质量发展,11月2日,由云南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主办,由昆明艾维眼科医院、昭通艾维眼科医院联合承办的“ICL手术国际规范化培训班”在昭通成功举行。本次会议以“技术革新·规范引领·协作共赢”为主题,汇聚国内多位权威眼科专家,通过前沿理论研讨、多场景实战演练及全流程体系化展示,助力区域近视手术规范化发展迈上新台阶。

随着屈光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ICL晶体植入术为代表的眼内屈光矫正技术,因其“高清、可逆、视觉质量优”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青睐。然而,技术的普及亟需规范化操作作为支撑。云南东北部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基层医院在ICL手术的术前设计、围术期管理及复杂病例处理等方面仍存在技术短板。为此,艾维眼科依托集团资源优势,组织举办此次规范化培训,通过“理论+实操”深度融合的模式,系统性提升西南地区眼科医师对ICL技术的认知与操作规范性,同步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区域技术协作与资源共享。

云南艾维眼科集团总院长李旭松在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培训班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和深入交流,提升医师对ICL技术的全面理解和操作规范性,同时构建西南地区眼科医师之间的沟通桥梁,推动区域资源共享与共同进步。

昆明艾维眼科医院院长杨亚菲就ICL手术的发展历程、适用人群、技术改良及临床应对策略作了全面介绍。她指出,医生在面临手术并发症评估时,需综合运用先进技术与丰富经验,全面分析、精准判断。她强调,每一台手术无论大小,都承载着医生的责任与使命,专注眼科事业、精益求精具有深远价值。

广州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熊露围绕ICL术后观察与注意事项展开讲解,涵盖早期与晚期并发症的识别与处理、术前术后关键节点把控及相应预防措施。她指出,术后早期需密切监测眼压、视力及眼部外观,排查炎症与愈合异常;长期应定期评估视觉质量,关注对比敏感度、眩光等变化,防范晶体移位、内皮细胞损失等远期风险。生活方面,术后初期应避免剧烈运动、揉眼及污水入眼,严格遵医嘱用药,掌握正确滴眼方法,饮食忌辛辣刺激,并坚持定期复查,确保术后效果与眼部健康。

东莞爱尔眼科医院屈光科主任陈晓蓓指出,屈光手术术前准备是一项系统而细致的工作,涵盖病史询问、视力与屈光检查等多个关键环节,每一环节都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与患者术后视觉质量。医生需以高度专业与责任心,全面掌握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保障手术安全有效,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重庆眼视光眼科医院屈光手术科副主任高阳就ICL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临床沟通要点进行了深入解析。他强调,精准把握适应证能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视力矫正方案,严谨识别禁忌证则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在临床沟通中,医生应善用专业沟通技巧,将复杂医学信息转化为患者易于理解的内容,帮助患者理性决策,提高治疗依从性与手术成功率。

昭通艾维眼科医院屈光科主任温明华分享了屈光手术相关数据及两例特殊病例,详细介绍了病例的手术选择依据、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情况。他强调,手术设计应兼具科学性与个性化,根据患者具体状况制定精准方案,以提升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医患间的充分沟通也至关重要,有助于增强患者信心与配合度,为手术顺利实施与术后恢复奠定基础。

实践出真知,ICL手术是追求视觉质量的精细化手术。为破解“理论强、实践弱”的培训困境,本次会议在全方位理论学习基础上,系统设置Wetlab动物眼实操环节。学员在陈晓蓓、杨亚菲、温明华等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从切口制作到晶体植入的全流程模拟操作。
2025艾维眼科ICL手术国际规范化培训班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区域屈光手术发展从“单点突破”迈向“体系化升级”。昆明艾维眼科医院院长杨亚菲表示,眼科技术的普惠发展必须以规范化为基石,既要积极拥抱技术革新,也要坚守医疗本质。唯有将“规范”内化为行业共识,才能实现技术普及与医疗安全的双赢。未来,艾维眼科将持续发挥技术引领、规范带动与区域协同作用,助力云南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