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煤矿随处可见 弥勒非法采矿难管理
都市时报    01-06 08:21:15

  位于红河州弥勒县新哨镇招纳村委会下司宗度村民小组的土基塘山,早在1960年村民们便发现薄薄的土壤中,蕴藏着丰富的褐煤,村民们曾前往开采,却出现了人员伤亡,因此将煤矿封闭起来,不准任何村民前往开采。

    时过境迁,转眼到了2008年10月,村里出现了一名“深识宝藏”的人,他带着挖机和众多的工程车辆来到山上,刨开覆盖在煤炭上面的土壤,一大车一大车地将煤炭浩浩荡荡地运往村外。

    日前,本报记者前往煤矿调查,亲眼见到挖掘机正在开采,拉着煤炭的卡车正将煤炭运出村外。弥勒县国土资源局表示,煤炭等矿产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任何个人和企业都不能擅自开采,因此,管理部门认定该煤矿属于非法开采,曾前往查处过3次,但是采矿方与管理部门大打游击战,每天都能悄悄地拉走100余吨煤炭。

    采矿方:

    与村里达成共同开发协议

    距下司宗度村庄100米远的三岔路口,一条新修的碎石公路穿过村民的菜地,蜿蜒到一片小松林的后边,村民说的煤矿开采点就在松林坡的下面。

    还在山坡这边,记者就听到轰隆隆的机器声,透过稀松的树林,能看到下面有工人在忙碌,靠近山脚一辆挖掘机正在从地上铲起一块块煤炭装上东风卡车,拉到远处的空地上,整个场地都在露天中进行,山坡已被削了一半,周围的菜地也有被挖掘的痕迹,表面上裸露着黑色泥土,但是整个场地没有施工单位名称和标志。

    下司宗度村民小组长钱永明说:“采矿方最多一天能从山上运走7车煤,大多数时间是三四车煤,平均每车煤炭重达20吨以上!”

    当天下午,记者在矿上见到一辆货车正在装载柴煤,准备运往村外。矿上一位自称姓李的男子说:“我是上司宗度村的,是来帮村民们找煤炭的,目前还处于探矿阶段,没有正式开采。”

    但是,记者于当天下午5点31分曾亲眼见到那辆货车将大约20吨煤炭运往村外。

    在矿上,那名李姓中年男子说,他们属于弥勒县信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办理了43.7平方公里的探矿权,听村民说这个地方有煤炭,公司就和村领导商量一起前来开发。随后他从越野车里拿出一张折叠过的探矿证,上面的探矿时间是从2006年6月到2007年6月份,明显已过期。李姓男子解释,今年的探矿证只有37平方公里多的探矿范围,由于公司老板不在,他没带在身边,不能给记者看。

    对于村民反映每天拉出七八车煤销售的事,李姓男子矢口否认,他表示公司在此探矿只有10多天时间,对大约两亩地范围的地表层勘探后还没发现有价值的煤层。目前装上车的只是煤渣,用汽车拉到外面是为了清理场地,方便继续探矿。

    李姓男子说,煤矿开采之前公司就和村领导达成了共同开发的协议,并由村里出地,公司出资把进村的道路重新修缮了一番,占用村民的土地,按照协议每亩给予900元补助。

    村小组长:

    与采矿方只是口头协议

    针对采矿方的说法,村小组长钱永明说:“我们与采矿方只有个口头协议,他们说先来探矿,如果有开采价值,才与村小组签订合作协议!”

    钱永明出示了两份未签署的协议,一份为采矿方拟订的,一份为村民小组拟订的。这两份协议上的甲方为弥勒县新哨镇招纳村委会下司宗度村民小组,乙方则为李应红和另一合伙人。

    “李应红是上司村民小组的人,现在在通海县工作。”钱永明说,大家都是一个村委会的人,又是相邻的两个小组,所以先达成了探矿的口头协议,在一个月以后才开始拟订书面协议。

    “采矿方拟订的协议中,利润分配中的第2条根本没有顾及到村民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反对!”钱永明说,村小组于是重新拟订了一份协议,但对方也不认可。

    “他究竟请了多少辆车、多少工人,我们怎么知道?到了年底,盈亏还不是凭他们一句话,我们能不能分到钱还很难说!”钱永明说,协议中还规定只能由乙方单独管理,村小组不参与管理,只是“甲方有权派员参加、监督甲方财务、会计管理”。

    “村小组曾于12月中旬找过他们,说没有签订协议前,不允许继续开采,但是他们不听!”钱永明说,他们现在准备等到春节再说,如果没有按照口头协议给村民们一定的分红,村小组只有组织村民去堵路,强行让他们停工。

    国土局:

    曾3次查处该非法采矿

    记者从弥勒县国土资源局了解到,仅从2007年至今,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曾3次前去查处过该煤矿。国土局出示了查处李应红无证开采的相关材料,其中一份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通知书》,一份为询问笔录,时间为2008年11月26日,李应红承认自己属于无证开采。

    为何到现在,李应红还在开采呢?国土资源局执法监察大队长刘福财说:“他这个人,我们相当熟悉,他一直打着为当地群众找煤的幌子,曾先后在弥勒县境内挖了7个洞,被我们查封后,还自己跑到国土资源局来说是为了当地群众谋福利!”

    当地村民曾以一个村子的规模私挖滥采,而国土局虽然采取炸、封、堵、疏小煤窑的方式制止,却一直屡禁不止。“他们知道这些资源属于国家,却认为政府对他们没办法,因此举全村之力进行非法开采。”刘福财介绍,一些村民直接在家里挖煤,当执法大队前去处理时,他们则用一层盖板将煤窑盖起来,上面铺上一层土,等执法大队一走,又开始挖。

    刘福财介绍,从去年以来,执法大队就对李应红勘查煤矿的地点进行了3次查处,下发了停止开采的通知书,但是执法大队前脚刚走,他们便会偷偷地继续开采。为了加大查处力度,弥勒县成立了煤矿执法大队和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大队等3个大队,每个大队都有30人以上。2007年以来,执法大队共查处了6家探矿证过期的违规探矿企业,没收违规开采的铁矿石达到1033吨,2008年累计炸毁小煤窑400多个。

    弥勒县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科赵金昌科长表示,李应红本身只有钛矿勘查许可证,却打着替村民找煤矿的旗号到处乱挖,没有政府部门的相关手续,属于私挖乱采。

    村民:

    镇里到处都是煤

    包括钱永明在内的村民们一直以为,在山上发现的那些柴煤并不值钱,据说只能卖四五十元一吨。记者在下司宗度村民小组采访了多位村民,其中有6位村民竟然都反问了一句:“那些煤炭有用吗?值钱吗?”

    “新哨镇的地下到处都有煤,我们村也不例外,有些地方只要用锄头刨开地面就能看到黑色的煤层。”下司宗度村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人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现在李应红开采的地方就曾开采过煤矿。

    村里一名村民说:“那处目前正在开采的煤矿,据说有多达上亿吨的柴煤。”最厚的地方有四五十米厚的煤层,而且非常好开采,随便刨开覆盖在上面的泥土,就能看见煤。而且镇里到处都可看到这种煤。

    助读

    据记者了解,柴煤,又名褐煤,煤的一类。煤化程度仅高于泥煤的精煤。一种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的棕黑色、无光泽的低级煤。由于它富含挥发成分,所以易于燃烧并冒烟。剖面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原来木质的痕迹。含有可溶于碱液内的腐殖酸。含碳量60%-77%,密度约为1.1-1.2,挥发成分大于40%。无胶质层厚度。热值约为23.0-27.2兆焦/千克(5500-6500千卡/千克)。多呈褐色或褐黑色,相对密度1.2-1.45。

    柴煤不需加工就可直接燃烧,通常作为发电厂、水泥厂、化工厂等企业的燃料。市场价格为每吨70元-200元。

编辑:张波 李佳健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