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曲靖市麒麟警方发布警情,提请群众严防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冒用商家名义”的短信诈骗。
警方称,目前已接到了群众报警,不法分子在麒麟辖区翻新了手机短信诈骗的手段。民警介绍,近期,商家的法人代表到麒麟警方报警的的情况有所增加。2月10日,曲靖一超市人员向警方报警:他们的名誉被不法分子冒用进行诈骗活动,他们公司客户王某于2月7日上午接到诈骗短信,内容为“尊敬的储蓄卡用户:你于本月6号在超市刷卡消费9800元,将在你账户上结算,详情咨询:0874-9250×××、0874-9341×××”。王某根据提供的咨询电话号码拨打咨询,对方告知如有疑问请拨打经济犯罪侦查科的电话咨询,电话号码6537×××。王某拨打后是一持江浙一带口音的人接的电话,他自称是金融犯罪侦查科的接警人员,他告诉王某可能是被金融诈骗,要求王某提供所在地点、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卡号等内容,并到就近的ATM机增设“银行卡秘密保护”项。
警方提醒群众,这类短信内容完全不可信,更不能受骗到ATM机上进行操作。群众若遇到此情况应及时向银行咨询并及时报警。民警介绍,该类型的案件属于手机诈骗的常见手法之一,一般采用通过手机短信提醒手机用户,称该用户银行卡刚刚在某地(如XX百货、XXX大酒店)刷卡消费XXXX元,如用户有疑问,可致电XXXX号码咨询,并提供相关的电话号码转接服务。如用户回电,有的则不接,有的则在不同的阶段以银行服务中心或公安局金融科的名义谎称该银行卡可能被复制盗用,要求用户到银行ATM机上进行所谓的更改数据信息的操作,或是根据电话指示进行操作,实际上是进行转账业务,将受害人卡内的款项转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账户。
针对此类犯罪,警方列出如下情况帮助群预识别,并提供一些预防对策:一是各家银行都有专门的客服电话,如中国银行95566,农业银行95599、工行95588、交通银行95559,建行95533等,而不是手机短信提供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二是公安局没有金融科,也不可能以电话形式参与到所谓手机用户的银行卡消费查询、密码修改或转账操作中,此类骗术是利用人们的恐慌心理设计迷局,信息内容极具迷惑性,以银联中心、银行卡服务中心、公安局金融科协作办案为名,逐步将手机用户引入“转账陷阱”,造成财产损失;三是手机用户自身要养成科学、理性的消费习惯,明辨是非,不轻易相信虚假短信。
同时,警方也呼吁通信部门联合社会各界齐心协力,封堵犯罪源头。短信诈骗犯罪分子为了隐蔽作案,往往利用假证件办理相关业务,使制作假证件的犯罪分子大有空子可钻。因此通讯部门应加大对手机号码发放、手机用户个人资料保密等工作的管理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