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彝良立体式培训破解农村党员培训难题
昭通新闻网    03-03 20:50:24

    近年来,彝良县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掀起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文件要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改革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法、拓宽培训渠道。针对不同的受训对象,着力为农村党员和群众打造“课堂随身走、培训贴心办”的立体式培训,有效破解了农村党员培训难题。

    根据农村党员中有一定文化、见世面广,同时家中已有电脑的这一群体,彝良县着力组建“空中课堂”。在彝良党建网上开设了集学习、交流和考试于一体的在线学习系统,设置了时政要闻、文件资料、科普知识、市场经济、农业技术等内容,并与国家、省、市等远程教育网相链接,逐步形成了以网络为主的“空中课堂”,使该县有一定文化层次,熟悉电脑操作的党员干部足不出户都能接受先进的科技培训。

    根据党员中很大一部分没有电脑,但十分渴求现代科技知识的这一群体,彝良县着力组建“点播课堂”。先后投资50余万元,为全县137个村(社区)配置了电视机和播放机,先后免费发放各类电教片2500余碟,同时,开通了55个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系统。各级播放站点充分履行职能职责,播放室天天开放,党员群众自主点播。据了解,2008年以来,彝良县根据党员群众需要,先后利用现代远程教育集中组织农村党员培训125期,2500余名农村党员直接受益,群众自主点播、自主学习6300余场次,有效解决了困扰群众许久的种植、养殖方面的难题。

    针对党员群众中没有文化的这一群体,彝良县着力组建流动课堂,采取送学上门、送学到田间地头等方式,为不同的党员群众提供贴心的培训方式。每年在春耕备耕、秋播、冬季农业开发等季节,从县直部门、乡镇抽调业务骨干组成15个专家服务团,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介绍经验,现场解决技术难题。去年以来,该县先后开展巡回宣讲、科技、法律知识培训500余场次,受教育的党员、群众达5.5万人以上。

    彝良县立体式的培训方式,受到了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广泛欢迎,在全方位的培训力度下,该县越来越多的“泥腿子”党员变身“土专家”,成为山村群众致富“领头羊”。

编辑:郭银江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