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昨天发布的一份澄清公告中称,红塔证券IPO工作因相关政策调整暂时受阻,但红塔证券正在酝酿通过增资扩股或收购兼并其他券商做大做强,最终达到挺进资本市场的目标。
早在2007年就启动上市步伐的红塔证券一直在为以IPO方式挺进资本市场而努力。不过,红塔证券的这一努力显得有点时运不济。2008年初,红塔证券完成上市培育,向证券会递交了IPO申请材料,时值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并恶化,国内资本市场发生逆转,证监会暂停了企业IPO融资计划。2009年6月份,因国际金融危机而暂停了9个月的A股IPO开闸,红塔证券进入了IPO过会的排队等待期。可还没等到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2009年11月初,证监会又发布了《关于完善证券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有关审慎性监管要求的通知》(以下称“新标准”),将“具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改为“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很显然,如果按照此前证监会“具有较强的持续盈利能力”的旧规定,红塔证券无疑完全符合IPO的条件。据了解,红塔证券目前已顺利通过了中国证监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创新业务试点类证券公司的资格评审,成为了中国证监会重点支持的创新类券商,进入了国内证券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同时也是我省首家具备保荐人资格的综合性证券公司,“截至目前,红塔证券经营状况良好,资产优良,连续7年实现盈利。”红塔证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素明说。不过,根据证券业协会2008年末券商各项业务排名的相关资料,红塔证券几项主要业务数据不能达到新的上市标准:其经纪业务净收入在券商中排名70位,承销与保荐业务金额排名56位,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则在前20名之外,红塔证券因此被证监会新政策挡在IPO大门之外。
昨天有媒体报道,因为IPO政策性受阻,引得国内某中型券商对红塔证券产生了极大的收购兴趣。可以这么说,在目前股指期货已获批的环境下,这家券商收购红塔证券的意图可谓“一箭双雕”。因为只要把红塔证券收入囊中,不但可以获得其十余家营业部,还将获得红塔证券的全资子公司红塔期货,借此进军股指期货业务。不过,背靠实力强大的云南红塔集团有限公司的红塔证券不会接受被同行兼并的命运,“截至现在和可预见的将来,公司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没有任何转让本公司股权的意向。”李素明针对某证券报刊登有关红塔证券与其他券商合并的报道接受记者采访时澄清,他告诉记者,红塔证券正在酝酿通过增资扩股或收购兼并其他券商做大做强。(春城晚报 记者 李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