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城市网盟联播 正文
大理市推进百村整治工程 保护苍洱田园风光
大理新闻网    03-08 10:31:43

  每一个到大理的外地游客,看到下关新城至大理古城错落有致的村庄,碧绿的田野之间白族风格青瓦白墙、雕梁画栋的民居时,都对这和谐美丽的田园风光赞叹:大理真美!

  2月23日,下关镇刘官厂村委会南经庄村的赵佳妹一家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拆除老房子。赵佳妹高兴地告诉记者,她家有6口人,原来的住房拥挤、破旧,今年被列入“百村整治”危房改造工程,政府补助了1万元,家里筹集了几万元,要建盖漂亮的新房子。据了解,刘官厂村今年共安排了危房改造26户,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很高,被列入危房改造的农户正陆续拆旧房建新房。

  为恢复大理的白族民居建筑风格,充分展示苍洱风光的无限魅力,结合大理旅游二次创业战略,从2009年8月以来,我市围绕把海西片区打造成为“农耕文化的承载区、千年文明和白族传统文化的展示区、康体休闲度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区”的目标,用两年的时间,对洱海流域105个自然村启动实施以打造“人文大理、幸福家园”为主题的“百村整治”工程,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150万元。整治活动中,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的“再现大理苍洱田园风光”意识、参与“百村整治”工程的主动性、积极性日渐提高;大理市成立了市、镇两级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州级领导挂钩联系自然村制度,州级领导既以“村民”身份参与村民会议讨论各项工作,又对“百村整治”工程项目实施进度、资金管理等进行检查督促,形成了州市组织指导、乡镇统一实施、村组分片推进的五级联动机制;通过深入摸底调查,编制完成了48个自然村的改造与建设规划、整治工作方案;同时,筹集2000万元资金专项用于海西田园风光保护及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工程补助及“百村整治”工程启动资金。

  湾桥镇古生村坐落在洱海边。在古生村,记者看到村庄水泥道路宽阔平坦,环境干净整洁,精心彩绘的白族民居赏心悦目,孩子们在村中小型广场的健身设施上玩耍,古色古香的古戏台与古榕树静默相对,农田里绿油油的庄稼长势喜人。

  在整治工作中,古生村将整治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土地整理、一事一议、洱海综合治理等项目相结合,进一步整合资金,与文明卫生村创建、精神文明创建、平安创建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村民素质。同时,挖掘历史文化,修缮保护好古戏台、古榕树、古桥、古庙,把湿地公园建设与龙王庙整治相结合,保护好生态环境,提升旅游环境,发展优质米加工、蔬菜种植、稻田养鱼、农家乐等,鼓励发展个体工商户、建筑、劳务输出等产业。全村群众踊跃投工投劳、捐资、出资,积极参与村庄整治工作。目前,古生村已完成了2.6万平方米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拆除了8座洱海滩地私厕,对4条、共1000米的入湖河道进行疏挖清理,拆除了龙王庙后的围墙,恢复了800米的环海路,铺设了600平方米的青石板路面,完成了129户、7000平方米的墙面粉刷彩绘,新建了青瓦彩绘围墙100多米。下一步,古生村将扎实开展整治工作,把古生村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充满白族文化气息、环境整洁的新农村。

  目前,我市各镇坚持以洱海治理保护为核心、以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为重点,以治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脏水乱泼、禽畜乱跑、垃圾乱倒”、提升村容环境为突破口,按照“不等资金、不等规划”和先易后难的要求,不断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积极发动群众对房前屋后、洱海滩地、河道沟渠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全面开展了白族民居建筑风格整治、农村危房改造、村庄道路及公益事业设施建设,有效推进百村整治各项工作。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