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人大代表:昆明应加大对粮食储备投入
昆明信息港    05-11 07:42:45

    我市年消费粮食280万吨左右,六成以上粮食靠外地供给,是典型的粮食主销区,粮食储备的数量和质量就备受关注。昨天,市人大代表视察昆明市粮食管理安全工作后提出,政府要逐年增加对粮食储备安全的投入,确保粮食安全和供需平衡。

    市人大代表戴文忠、王昆建、徐辉、蔡燕华、杨萍、郝昆宁持证视察了昆明市粮食管理安全工作。

    代表在实地视察了黄龙山国家粮食储备库、从五里多迁建到经开区羊堡的新粮库、呈贡县已使用了50多年的粮仓后认为:粮食储备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关乎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异常带来的影响,对于城市粮食安全问题必须进一步给予重视。代表建议,政府要逐年增加对粮食储备安全的投入,加大粮食主产区粮食收购基地建设的扶持力度,确保粮食安全和供需平衡。

    据市粮食局介绍,“十一五”期间,粮食仓库建设和仓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储备粮的科学储粮率达96.2%,处于全省前列。按照“国家有关36个大中城市及敏感地区要确保10天以上的成品粮油应急储备”的要求,我市建立了成品粮储备机制。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区人口的大幅增加,粮食仓库被占用情况越来越多,造成我市粮食的仓储设施减少,仓容不足。如呈贡县龙街粮点和吴家营粮点、虹山面粉厂黄土坡粮仓以及西山区新庙仓等,给粮食安全保障带来困难。而且多数粮库仓型复杂,如呈贡县还使用着上世纪50年代的大仓,设施老化,已经不能满足安全储粮和科学储粮的要求,给科学储量、储粮安全增加了困难,又增加了储粮成本。

    也由于大多数粮库均缺乏科学储粮所需的检验仪器、输送、清理、机械通风设备以及环流熏蒸、粮情监测系统、计算机管理系统等配套设施,与中央储粮设施配置存在较大的差距。政府应对现有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全的仓房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调查统计,全世界每年粮食霉变及虫害等损失为粮食产量的8%。而做好粮食安全管理工作,降低粮食在储存过程中的损失,取决于三个要素:一是有良好的仓房和配套设施,二是有一系列较为先进的储藏保管技术,三是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因此政府在“十二五”期间,应加大对粮食储备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粮食仓容3.56亿公斤,使我市达到科学储粮规定的有效仓容达到4.62亿公斤,占粮食总仓容的90.92%。(昆明日报 记者冯丽俐)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