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左二)到玉溪调研,对玉溪抚仙湖水资源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近年来玉溪在抚仙湖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特别是水利生态工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湖泊保护水资源的典范,对于湖泊的保护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广和示范意义。
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调研抚仙湖水资源保护工作时指出:近年来玉溪市在抚仙湖所采取的保护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特别是水利生态工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中国湖泊保护水资源的典范,对于湖泊的保护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广和示范意义。要系统进行经验总结,深入研究分析,确保抚仙湖水资源的“长治久安”。抚仙湖水是重要战略资源,国家水利部将从水资源保护项目和水资源保护科技专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住这一湖清水。
“短短几年时间,就可以将一个深水湖泊从Ⅱ类水恢复Ⅰ类水并保持巩固至今,8年来抚仙湖的保护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是中国湖泊保护水资源的典范,对于湖泊的保护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广和示范意义。”8月9日上午,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在抚仙湖调研时对玉溪抚仙湖水资源保护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胡四一在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副市长李洪云、市长助理何坤陪同下,先后到抚仙湖孤山风景区、隔河闸、海门桥、出流改道工程进水口,对抚仙湖水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实地调研查看。
“在中国很少看见过这么好水质的淡水湖,把Ⅰ类水保持下去的任务艰巨啊!”从阳光海岸到孤山,胡四一与孔祥庚边走边谈,详细了解抚仙湖水资源状况。孔祥庚介绍说,抚仙湖蓄水量占全国淡水湖泊蓄水总量的9.16%。2002年,抚仙湖水质下降为Ⅱ类水,敲响了保护抚仙湖的警钟。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编制了保护治理规划,咬紧牙齿关矿,含着眼泪取缔机动船,冒着风险拆除沿湖违章建筑,全市人民勒紧裤腰带,挤出财政资金治理保护水资源,启动实施了星云湖—抚仙湖出流改道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使抚仙湖水资源水质自2004年总体恢复Ⅰ类并保持至今。目前,对抚仙湖的保护由恢复性保护转向巩固性保护,由重点保护转向全面保护,由探索性保护转向依法保护。同时,玉溪正在推进抚仙湖全径流区实施“一退够,二调优,三保护”战略,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有效控制全流域面源污染,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巩固抚仙湖I类水质。
胡四一对抚仙湖水资源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直观的了解后表示,玉溪市委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和控制工程,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将一个容量200多亿立方的深水淡水湖泊水质从Ⅱ类总体恢复为I类,可算是湖泊保护治理上的一个奇迹。8年来抚仙湖的保护措施及所取得的成效是中国湖泊保护水资源的典范,特别是水利生态工程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高原湖泊的保护治理具有重要的推广和示范意义。要系统进行经验总结,深入研究分析,确保抚仙湖水资源的I类水质。抚仙湖水是重要战略资源,国家水利部将从水资源保护项目和水资源保护科技专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住这一湖清水。(记者赵琳 潘泉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