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特警点评解救行动首要原则:生命第一
王涛,昆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作训处副处长,曾参与昆明数起人质解救行动。8月23日,菲律宾被革职警察挟持一辆旅游观光车,导致8名香港同胞遇难。更令人痛心的是,当地警方在行动中业余、拖沓的表现,导致这次营救行动完全失败。昨日,这起过半人质遇难的新闻见诸报端后,王涛接受了记者专访。
解救准备工作不充分 “快速、有效是突击队永远的目标”
生活新报:此案发生后普遍民众责备菲律宾警方,菲律宾警方的表现十分笨拙,不像是做好了充分准备的样子。作为一名专业人士,你如何看待民众的这种责备?
王涛: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就是通过媒体报道的只言片语,不清楚具体的谈判内容,但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警方的整个营救过程准备得都不充分。例如,强攻的时间竟然是一个小时,作为突击队伍,就要快速解决战斗。“快速、有效”是突击队伍永远的目标。
生活新报:能不能说得更具体一些?
王涛:当挟持者启动客车后,狙击手开枪打爆了客车轮胎,这是应有顾忌的,因为当营救处于谈判阶段时,响枪会激起挟持者的情绪,可能导致其实施威胁人质生命的行为。其次,当司机打开车门逃跑时,如果准备充分,至少应该让一至二名警察在司机逃离瞬间手持防弹盾牌冲上去,为人质作掩护,保证人质安全逃离。
答应诉求可暂缓危机
“从谈判的立足点上来说,为保证人质安全,可以暂时答应挟持者的诉求”
生活新报:谈判环节很重要,此案中谈判为什么会失败?
王涛:从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整个谈判过程持续了11个小时。在这个过程中,挟持者释放了一些老人和孩子,应该说是取得了一个阶段性的胜利,可惜的是并没有得到延续。从谈判的立足点上来说,为保证人质安全,可以暂时答应挟持者的诉求。该案中挟持者是一名因涉嫌使用毒品等被革职警察,他的诉求只是为了恢复职务等个人诉求,在谈判中暂时满足这个要求很简单,可以暂时缓解危机。
生活新报:在强攻中,菲律宾警方用大锤等多次砸客车门窗,用绳索拉车门,民众指责警方动作笨拙,相当不专业。你如何看?
王涛:任何一个案子都无同一性,只能借鉴不能照搬。此案中整个谈判过程持续了11个小时,在两三个小时后武力准备就应该到位。一边是警戒,一边可以在外围找一辆同类型的车进行强攻尝试。子弹穿过每一种玻璃其弹道会不一样,可能影响到狙击手射击准确度。例如在停车场,警方可对同类型车辆进行演练,掌握车型各方面情况,因为在营救中机会只有一次。
乘客可利用安全门逃生
“被挟持,首先在肢体上和言语上不要刺激对方,保持冷静,甚至可以当一个倾听者”
生活新报:从警方营救的专业上来说,什么最重要?
王涛:“生命第一”是解救人质的首要原则,也是唯一原则。其中人质安全排第一位、警方解救人员安全排第二位、实施挟持者排第三位。从公布的照片来看,乘客大部分还坐在各自的位置上,情绪相较稳定,挟持者情绪也还好,可这时狙击手开枪射击轮胎,这样会激怒挟持者实施暴力。警方再用锤子砸客车玻璃,其实客车内都配备尖形小锤,可以一锤敲碎车窗玻璃,应该考虑这种锤子而不是大锤。
生活新报:碰到这种情况应该如何逃生?
王涛:首先在肢体上和言语上不要刺激对方,保持冷静,甚至可以当一个倾听者。这在一定程度会让挟持者伤害理论下降。如果是警方谈判失败,应该观察四周情况,可以趴下的地方,当警方强攻时伏地自保。其实客车后面倒数第二个位置处,都有一个应急逃生小门,平常处于封闭状态,碰到突发情况可通过红色把手打开。(生活新报 记者陈会菊)
菲警无枪救人?
24日,有香港市民展出一幅照片。照片中的菲律宾警察在劫持现场空手比划出射击的姿势。
■细节
英报:或有人死于警方枪下
劫持事件震惊菲律宾,公众质疑警方处理人质劫持事件的能力。国际专家也从技术层面上分析菲律宾警方的问题。更有英国媒体报道称,部分遇难者可能是在警方强攻时中弹死亡。
法新社说,一名特警在用斧头砸车门时,斧头不慎飞入车内。一些媒体质疑特警砸车窗的目的,也有报道认为特警打爆巴士轮胎使绑匪产生绝望心理。法国国家宪兵干涉组前指挥官弗雷德里克·加卢瓦23日说,菲律宾警方此次解救人质行动从谈判到强攻各个环节都显示出“差劲的准备和冒险的心态”。
《每日邮报》报道称,部分死难者可能是被警方在强攻时击中而丧命。目击者更是指出,警方狙击手此前曾有机会借门多萨来到车门处与谈判代表交涉时候开枪击毙他,如果这一做法成功就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中新
菲警方承认处理劫持人质事件存失误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菲律宾警方承认自己在处理歹徒劫持人质事件中存在失误。
菲律宾国家警察机构表示,参与营救行动的警察团队训练不够,团队领导无能,营救行动计划不周。
警方还表示,营救人质的谈判和应对媒体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差。此前,菲律宾警方曾为自己行动辩护。
菲警方解救人质行动中存九大失误(新文化报)
1 错失数次 狙杀时机
事件回放:8月23日9时许,一个香港旅游团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黎刹公园参观后,陆续返回旅游客车。就在此时,一名持有M16自动步枪的当地人强行上车,并用手铐铐住司机。
菲警方动作:在电视直播中,可见劫持者数次露面,毫无遮掩,其实都是狙击手最佳“猎杀”时机,但菲警狙击手全部错过。
点评:应对挟持人质事件,首要目的是保证人质性命安全。一名香港“飞虎队”前队员表示,枪手多次探头出车外,菲律宾警方其实可以利用狙击手将枪手击毙。
2 警方谈判 处理不智
事件回放:12时左右,劫持者先后释放了多名人质。劫持者门多萨为前高级督察,因为涉嫌抢劫、敲诈和与毒品有关的罪行而被解雇,他劫持旅行团的目的是复职。
菲警方动作:菲律宾警方让嫌疑人门多萨的弟弟格雷戈里奥(也是一名警察)参与劝说。不过,格雷戈里奥在将一封信递交哥哥门多萨时,他竟然说了一句“别投降”。
点评:公安大学反恐问题研究专家梅建明教授表示,谈判不应由犯罪嫌疑人的亲属来担任,因为嫌疑人的亲属立场并不一定与警方一致。
3 开枪激怒劫持者 极不负责
事件回放:在谈判期间,一名反腐败部门的官员与劫持者门多萨通了电话,并承诺重新考虑他的案子。但18时,他的要求被拒。他随即在车内鸣枪一声表示不满。
菲警方动作:劫持者的弟弟格雷戈里奥被警方在现场逮捕。劫持者试图开动客车,但警方随即将车胎射破。
点评:一名香港“飞虎队”前队员表示,激怒劫持者属于极不负责任的做法。劫持者开动客车后,不应射击轮胎,应该派出警车沿路紧贴。
4 营救行动过于仓促
事件回放:当天大约19时20分,车上响起一阵枪声。菲律宾司机从车上逃跑出来。其后菲律宾电视台、电台播报消息,称刚逃出的菲律宾司机宣称车上的15名香港游客已被枪杀。
菲警方动作:19时30分,得到人质全部遇害的消息后,菲律宾警方仓促强攻巴士,一队特警迅速以低姿接近并包围巴士。
点评: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表示,当劫持者疯狂开枪时,车内乘客肯定会趴下躲避,司机看到到处都是鲜血判断失误可以理解,但警方对当时的形势判断不足。
5 砸窗行动毫无效果
事件回放:在警方对旅游客车实施强攻期间,车内一度陷入沉寂。
菲警方动作:特警开始用铁锤砸巴士的侧面车窗、车头自动门和风挡玻璃,但进展不大,只在数个窗户上砸出数个不大的破洞,而且特警似乎也没有从破洞进入的意图。
点评:平头铁锤对坚固的车窗玻璃几乎没什么作用;对于这样的玻璃,应采用锋利的消防斧或破锄头,当然最快捷的还是爆破。公安大学反恐问题研究专家梅建明说,拿平头铁锤敲门破窗简直就是给劫持者伤害人质留足机会。
6 拉开自动门 行动失败
事件回放:经过短暂的沉寂,车内枪声再次响起。
菲警方动作:车内传出枪声后,警方停止砸窗。在经过大约10分钟的漫长等待后,一辆警车停在被劫持客车的旁边。守候在一旁的特警用绳子一端绑住自动门下部,另一端绑住警车尾部,试图将自动门拉脱,但绳子被拉断,拉门行动也遭到失败。
点评:一般来说,客车的前门装置的结构一般有三个连接点的,想要单单靠一个绳子拉下方把它拉开,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
7 打开安全门 没携带长梯
事件回放:警方一筹莫展。而在菲律宾警方好像忘记了车后安全门的时候,这个可以快速从外打开的逃生装置意外地打开了。
菲警方动作:由于安全门距离地面过高,警方一时间竟无法迅速攀入车内。此后,第一名特警刚进入即遭到劫持者开枪射击,这名特警马上退出,警方从逃生门进入车内的意图再次落空。
点评:一名香港“飞虎队”前队员表示,一般处理这类人质挟持事件,在突击时警方都会带上长梯进行突破。
8 没尽早使用 失能武器
事件回放:警方被迫退出后,劫持者开始在车内猛烈开枪,从枪声来判断其至少扫射了整个弹匣(20发),被扫射的玻璃窗后面的窗帘因此而掀开了一点;更令人痛心的是,至少一名人质已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菲警方动作:大约20时49分,菲律宾向车内投入催泪弹。劫持者可能是被警方施放的催泪弹驱逐至车门附近,然后被外面等候的警察击毙。
点评:在警方进行突入前,就应该投掷震爆弹、烟雾弹、催泪弹等失能武器,让劫持者暂时失去行动能力,以保护人质以及突击队员的安全。
9 菲警方装备 极不专业
事件回放: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菲律宾特警的装备。从电视转播画面来看,这队特警持有盾牌、92F手枪、M16步枪等武器。并有部分特警装备了防弹衣。
此外,为了照亮车内,菲律宾警方不时向车内投掷荧光棒。
点评:需要注意的是,M16自动步枪枪身长约1米,并不是适合在狭隘空间内使用。而且杀伤力强,不适合用于拯救人质行动。
而这次夜间行动,竟然没有一名警员的手枪或步枪装备了战术手电。
被指“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
在世界各国警方的营救行动中,预案是营救成功的重要前提,时间是营救成功的第一要务。
1980年,英国在处理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则是,对使馆的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查,精确到哪扇窗户装设了防弹玻璃。从进攻开始到行动结束,行动总用时仅20分钟,其中突击更是只有短短的8分钟。
1976年,以色列突击队在飞赴乌干达恩培德机场解救人质之前,竟然在国内一个废弃的空军机场上仿造了一个“恩德培机场区”,通过反复练习,不但让士兵熟习了地形,还让指挥官对行动时间有了极为准确的把握。行动中,以军从开火到控制整个候机厅仅仅用时45秒。
但令人遗憾和痛心的是,这次香港游客被劫事件,面对一辆旅游客车,警方从19时30分开始强攻,到20时49分确认惟一劫持者毙命,菲律宾警方这次突击行动用时整整1个小时19分钟。其间,劫持者多次在车内向特警和人质开枪。这被媒体称是“世界上用时最长的营救突击”。综合新华社 信息时报等(生活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