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在滇池水面上大片“织花篮” 记者曾婧雅/摄
执法人员把收缴的违禁渔具集中堆放 记者曾婧雅/摄
记者曾婧雅/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曾婧雅 4月22日昆明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处滇管综合执法总队、滇池地方海事处联合前往星海、海埂村、晖湾、小姑浪等多个水域,收缴了大批违禁渔具,其中虾杆10381根,虾笼3347个,缴获渔获物1670公斤、收缴网具629张。
行动中,在晖湾水域执法人员发现了人称“织花篮”的偷捕渔具。所谓“织花篮”是隐蔽性强的偷捕渔具,偷捕者事先收集大量海草编织成圆环形状,在海草下捆绑捕鱼笼,投入水中可以捕捉到大鱼、小鱼,而且以海草作为掩饰,不容易被发现。 除此以外,执法人员还在小姑浪水域发现了一个收藏偷捕渔具的窝点,窝点位于高速公路下的一个桥墩内,藏有约100张丝网、50个地笼及其他大型偷捕渔具。行动中发现的大批违禁渔具均被执法人员现场收缴。
当前正值滇池鱼类产卵繁殖期,为保护滇池渔业资源,从4月15日开始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处开展了一系列的严打行动,打击滇池水域的违法偷捕行为。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处雇佣了一批熟悉水性的作业人员,以3人撑一只船在滇池水域清理偷捕渔具,每日出动90名作业人员,船只30条。据昆明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处检查站站长李勇云介绍,过去一周严打行动共拔除虾杆10381根,取缔虾笼3347个,缴获渔获物1670公斤、收缴网具629张。
执法人员发现隐藏在桥墩下的违捕窝点 记者曾婧雅/摄
执法人员讲解各种违禁渔具的危害 记者曾婧雅/摄
被缴获的各类违禁渔具 记者曾婧雅/摄
从缴获的违禁渔具看,它们大多造价低廉,设置隐蔽,操作简便,因此这类违禁渔具也成为偷捕者长期使用的工具。违禁渔具不但会破坏滇池水域景观,残留水中造成污染,而且往往是大小鱼虾一网打尽,严重破坏滇池的渔业资源。
“清理掉这些违禁渔具,每救下一条鱼,可能能让滇池多出几千几万条鱼。”李勇云说:“以青鱼为例,青鱼一次性能产卵几万颗。保证这些鱼类的繁殖对保护滇池生态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行动已对滇池近三分之一的水体进行了清理,未来一周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处还将继续严打,争取将全部滇池水域的违禁渔具收缴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