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五大同心工程"启动 未来三至五年带动150万人就业
华龙网    06-20 09:25:37

    未来3-5年,重庆市统一战线将力争组织引导投入200亿元以上,全面打造“五大同心工程”。

    17日下午,市委统战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市实施“五大同心工程”的总体情况。

    组织投入200亿资金

    据了解,“五大同心工程”即“同心·助推发展工程”、“同心·服务民生工程”、“同心·构建和谐工程”、“同心·队伍建设工程”和“同心·文化打造工程”。

    今年3月,在中央统战部组织召开的统一战线“同心”品牌研讨会上,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范照兵明确提出了“五大同心工程”的概念和内涵。

    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丁祥龙介绍,作为民盟、民建、九三学社和民革前身之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的诞生地和“政治协商”的得名地,重庆是全国统战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重庆统一战线有责任打造好“五大同心工程”。

    据了解,在惠及对象上,“五大同心工程”主要针对红岩英烈遗属、老战士、老干部以及贫困学生、留守儿童等;在惠及区域上,主要帮助渝东南及三峡库区。未来3~5年内,我市统一战线系统将力争组织引导200亿元以上的资金,投入“五大同心工程”建设中,预计惠及群众200万人以上。

    帮助培育15万微企

    “截至5月23日,我们已经支持发展微型企业17000多家。”市委统战部经济处处长王进介绍。

    按照工程规划,支持微型企业发展是“同心·助推发展工程”和“同心·服务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未来3~5年内,我市统一战线将帮助培育15万家微型企业,带动150万人就业。其中,今年将支持发展3万家微企,提供30万个就业岗位。

    王进介绍,每家微型企业不仅可以在开业时获得5万元的财政资金支持,还会在销售渠道上获得一定的帮助。

    据了解,目前我市的微企主要集中在餐饮、创意产业等领域。

    丁祥龙介绍,“同心·助推发展工程”还将帮助培育200万户非公有制经济活动单位,扶持40家民营企业成功上市,打造超过20家进入全国500强的民营企业,并引导一批重庆民营企业“走出去”。

    新建六个挂职基地

    “今年我市党外代表人士选派挂职人数将增加到100人左右。”丁祥龙介绍,作为“同心·队伍建设工程”的重要部分,继2009年开建渝北党外代表人士挂职实践基地后,今年我市又陆续新建了万州、渝中、武隆、九龙坡、市高院、市检察院6个市级党外代表人士挂职实践基地。

    同时,市委统战部还将督导我市40个区县做实“千名党外干部挂职锻炼工程”,建成“7+40”的挂职实践基地格局。

    丁祥龙介绍,设立党外代表人士挂职实践基地后,市委统战部将通过“理论培训+传统教育+作风锻炼”的岗前培训,帮助党外代表人士在任职前丰富实践经历,提高参政议政、执政水平。

    打造国家级陈列馆

    “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馆两个多月来,已经吸引了6万余人参观。”在新闻发布会上,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夏晓华介绍了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开馆以来的情况。

    夏晓华介绍,历史陈列馆自今年3月底开馆以来,已经接待了177个参访团,接待海内外参观者6万人次,日均人流量1300多人。

    “我们将争取两年内把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打造为国家级陈列馆。”夏晓华透露,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目前陈列馆正在根据专家意见,逐步调整充实史料内容,并派出专人赴全国各地、海外征集文物。

    为了进一步创新展览形式,除了调整背景音乐,陈列馆还创作了几幅集中展现统一战线的油画。夏晓华透露,目前油画创作已经进入尾声。

    未来3-5年内,我市还将建设5-10个“重庆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形成民主人士活动遗迹、党的统一战线工作遗迹、抗战历史文化遗迹、文化教育界民主人士旧居、工商实业界遗迹5个遗迹集群。

    “今年将争取立项2项,开工1项。”夏晓华称。(见习记者 罗静)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