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昆明肝炎成人发病率增加 注意及时打疫苗
昆明信息港-昆明日报    07-28 07:57:18

    7月28日,是首个世界卫生组织官方认可的“世界肝炎日”。昨天,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报:病毒性肝炎属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乙类报告传染病,自2000年以来,一直位于昆明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第一位。其中以乙型肝炎为主,其次为甲肝、丙肝和戊肝。专家提醒:目前成人病毒性肝炎发病增多,要注意预防接种疫苗。

    患甲肝最多的是学生和儿童

    首个“世界肝炎日”的主题是“认识肝炎,科学防治”,这是继艾滋病日、结核病日和麻风病日之后,第四个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疾病日。昆明市疾控中心通报:乙肝和丙肝为血液及性传播传染病,经多年疫情监测,在昆明市患病人数排前列的依次为:农民、离休人员、家务接待人员。从年龄分布看,20岁—65岁的人为主要发病人群。从时间分布看,全年均有病例报告,没有明显高峰期,但3月—9月报告病例数相对较高。从地区分布看,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城区报告病例数相对较高于其余县区。

    甲肝和戊肝为消化道传染病。在昆明市发病数排前列的依次为:学生、散居儿童、农民。从年龄分布看,40岁以下人群为主;从时间分布看,这两种病夏季高发,高峰期为5月—8月。从地区上分布看,以五华、盘龙、官渡、西山四城区为主,其余县区在个别年份也有高发。

    专家建议:

    每年做一次乙肝两对半检查

    疾控专家介绍,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病毒性肝炎分为7类: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已肝、庚肝。病毒性肝炎的共同特点为: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属于我国传染病防治法所规定的乙类报告传染病。临床上集中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人可有黄疸和发热。有些患者出现荨麻疹、关节痛或上呼吸道症状。总体来说,特别要注意的是乙型、甲肝、丙肝和戊肝。

    甲肝、戊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早期的病人。乙肝、丙肝、已肝、戊肝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病人和病毒携带者,丁肝患者一般在感染乙肝后才会患丁肝。甲肝、戊肝主要通过粪-口传播,乙肝、丙肝、丁肝、戊肝主要是通过血液、性传播和粪口途径传播。

    专家表示,目前,随着国家计划免疫范围的扩大和重视,新生儿和低龄儿童接种肝炎疫苗的工作有所加强,接种率在95%以上。2岁以内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孩子可到接种点免费接种。今年年底前,14岁以下儿童没有接种过乙肝疫苗的,也可到接种点免费接种。

    由于不重视身体检查,又经常在外就餐等原因,成年人感染肝炎呈增多的趋势。专家建议,每年一次的常规体检时,一定要检测一下乙肝两对半,如果检查结果呈阴性,记得去接种疫苗,接种3-9个月后,再去检查是否接种成功。如果已经成功,可以在3-5年的时间内再检查有无抗体,如果抗体依然有,就不必要接种,反之就需要再次接种。目前,昆明市有1700多个接种点可以接种这类疫苗。(记者毛亚南 实习生李莎)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