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治华在卢公馆的照片 实习记者王绍涵/翻拍
解放前,杨治华在巫家坝机场
距离卢汉将军起义已经63年了,回忆起当年的情景,杨治华老人仍历历在目。起义当晚发生的一切,犹如电影画面般,铭刻在了老人的脑中。老人说,他之所以讲述这些,除了希望后人了解那一段历史外,更重要的是想让人们认识一个真实的卢汉,“现在社会上很多人说他是投机分子,我要告诉他们,卢汉不是这样的人”。尽管已经88岁高龄,但只要一听到有关卢汉的“歪论”,老人就会像卫士一般站出来,坚决捍卫长官的荣誉。
●人物简介
杨治华 1924年出生于云南昭通,与“云南王”卢汉是老乡。16岁参军,在卢汉为司令的第一集团军特务营中当兵,之后经特务营营长龙泽汇推荐,成为卢汉的贴身副官,负责卢汉的日常生活和保卫工作。一直到1950年卢汉赴北京定居为止,追随卢汉10年时间。云南解放后,杨治华调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工作。目前离休在家。
起义前的准备
联系中共同时串联四川西康
其实早在1948年的时候,卢汉看到国民党政府贪污腐败、人心涣散,便不愿再与蒋介石走下去了,并逐渐萌生了起义的想法。决心下定后,卢汉立即委派邱秉常(原卢汉下属师长)到宣威县任县长,开始与中共滇东北地委联系,并建立了宣威县临时政府,即两面政权。邱秉常与宣威地区地下党负责人耿介取得联系后,他前后两次到昆明卢汉公馆汇报起义事宜。
在这之前的1947年9月,蒋介石曾准许卢汉到东北慰劳滇军六十军、九十三军,并派专机“美龄号”由北平送行政院院长张群、卢汉到东北沈阳。在吉林市六十军驻地,卢汉在给六十军下属军、师、团长讲话时交代,要他们“审时度势,保存实力,万不得已,自谋生路”。
1949年,卢汉曾派九十三军军长龙泽汇到路南县、寻甸县与边纵副司令员朱家璧多次见面,并联系商谈起义事宜。之后,他还送了两卡车枪弹到路南县交给边纵。送物资的时候,卢汉吩咐我去查看。为了保密,他派了两名日本司机开车。这两名日本司机的名字我还记得,一个叫记昌纪,一个叫孙嘎林(这两个司机是日本投降时卢汉由河内带到昆明在省政府工作的)。
杨治华向记者讲述那个时期的历史 实习记者王绍涵/摄
这年2月份,卢汉又派与共产党有关系的宋一痕转道香港去到北京,向中共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说明他的想法,表示会在适当时机举行起义。他的这一想法受到毛主席等中央领导的欢迎。回昆后,宋一痕向卢汉传达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的指示,他们要求起义必须等到解放军到达云南边界时才能行动。
为了扩大起义范围,卢汉还派第六编练司令部少将参谋长卓立去四川,与四川省主席刘文辉、西康省主席邓锡侯联系,希望他们到时一同起义。在为起义所做的准备工作中,龙泽汇起了很大的作用,很多协调工作都是他直接参与的,还有当时的民政厅厅长安恩溥,也为起义做出了很大贡献。
因中央银行案枪毙21人
“不愿做,但老蒋不会放过我”
这中间还发生过一件事情。1949年2月的一天下午,省政府秘书长朱景宣到卢汉办公室汇报,说中央银行发生抢劫,起因是金圆券发现有假,导致很多老百姓拥挤进银行兑换金圆券,形成抢劫。随后,警察抓了100多人关在近日楼上。
晚上7点多,卢汉下班到了南屏街西口。审判现场设在明星理发室里,理发室门口放有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但卢汉没有坐,一直站着听昆明市长曾恕怀汇报情况。现场官员有龙泽汇、安恩溥、朱景宣、马英、谢崇文、林南园等。当时,案件审问了一会儿就开始枪毙人,审问内容主要是年龄、住址、职业和家庭成员等。
我记得有一个十八九岁的男青年,是被审问人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长相眼睛斜、头偏向后仰。他说,他在化工厂做活,路过案件发生地时,看见很多人挤进银行,就跟进去看看。他说他不是来抢银行的。听完青年的申辩后,卢汉说:“工人要好好干活。”然后左手一挥,说了一句“放走”。整个审问一直持续到晚上9点多钟,总共枪毙了21人,所杀人员大部分是社会闲散人员。
审问期间,卢夫人打电话到这里,说家中有客人等,于是卢汉便坐车回到了青莲街公馆。到家后,卢夫人责怪他怎么不思考好就做出这么一件大事来,卢回答说:“这么大的一件事,我也不愿做,但是老蒋会放过我吗?”
赴重庆前先约好联系暗号
如被扣押就用大名发电报
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妄图把西南,特别是把云南作为最后的反共基地。为了拉拢卢汉,他便召卢汉到重庆去商谈。因云南准备起义的风声很大,卢汉担心去重庆被扣押。于是,临行前他紧急召见了军政主要负责人,提前安排起义相关事宜,并约好到时电报联系暗号,如果他在重庆被扣押,就用他的名字“卢汉”发电报,没有的话,就用“永衡”(卢汉的字)。卢汉是怀着生死难测的心情飞赴重庆的,随行人员有秘书长朱景宣、省党部主任裴存藩。
到重庆后,蒋介石派张群等高级官员到机场迎接卢汉,并安排他与蒋介石同住在一处。重庆晚报也以大标题登载了云南省主席卢汉抵渝见蒋的消息。在重庆的时候,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时任行政院长阎锡山及白崇禧等一度电告蒋介石,说卢汉不可靠,建议将其扣押。但张群则在蒋面前说卢可靠,说他连家眷都送到香港去了,这样,蒋介石才放弃了扣押卢汉的想法。
蒋卢会谈时,蒋介石要求卢汉解散云南省参议会、关闭地方报馆、封闭大中学校、逮捕共产党员及进步人士、围剿边纵。对此,卢汉表示服从命令,但同时向蒋提出自己兵力不足、财政困难。为了拉拢卢汉,蒋介石同意将云南10个保安团扩编为两个军(九十三军,军长龙泽汇;七十四军,军长余建勋),并拨100万大洋给他作为军费。
卢汉返昆后,当晚就叫我去通知共产党员杨青田和进步人士杨明、杨维骏等人,要他们暂时离开昆明。当日,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徐远举也来到了昆明,他们是来监视卢汉行动的。9月9日,卢汉宣布抓捕共产党员、进步人士,当天共抓了四五百人。对于抓到的人,毛人凤上报卢汉,要求他批准执行这些人的死刑(共有27人,头一名就是杨青田,其他我记不清楚了)。卢汉非常着急,于是便让绥靖公署军法处长杨振兴找法律依据拖延,说:“一个也不能杀,判刑随他。”
蒋介石秘密到昆明督战
卢汉说“他的算盘打错了”
在“九九整肃案”中,卢汉是留有余地的。在大逮捕后,卢汉曾面嘱昆明市长兼警察局长曾恕怀说:“对所有人员要优待照顾。”当军统特务头子沈醉等人一再要求执行时,卢以“杀人过多”、“罪证不足”为由,拖而不决。
1949年11月初,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来到昆明,卢汉组织多个群众团体上书请愿,要求从宽处理“九九整肃案”。同时,他授意国民党元老李根源,恳请李宗仁以代总统的权力批示此案“交卢主席处理”。李宗仁走后,卢就将所抓捕人员全部释放了。
这一年,蒋介石来过一次昆明。早几天的时候,蒋经国就已先期抵达,并住在卢公馆里面,与他一起来的还有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秘书长。我与卢汉住在五华山光复楼四楼。一天早上,蒋经国打电话给我,说请卢主席接电话,卢汉接电话之后吩咐我叫司机待命。没一会儿,蒋经国就到了五华山,并跟卢汉坐车一起到巫家坝机场。到机场的时候,蒋介石的飞机已飞临机场上空,欢迎的人有中央驻滇军、特、宪等领导人,云南地方领导人只有卢汉一人,整个行动非常保密。
下飞机后,蒋介石乘车来到了青莲街10号卢公馆,并召集中央驻滇军、特、宪和云南高级军政人员开会,布置要把云南变为最后的反共基地。开完会后,蒋介石当天下午就乘飞机去了台湾。对于蒋介石的如意算盘,卢汉后来说:“蒋的算盘打错了。我是云南一千三百万老百姓的民脂民膏哺养起来的,我不会使云南老百姓遭殃。”而后的11月份,张群曾两次到昆明与卢汉商谈,并要卢汉担任西南军政公署长官,对此,卢说:“感谢总裁的信任,但我难以胜任。”
起义时卫兵枪支走火
吓坏被扣押的7名国民党大员
1949年12月6日,蒋介石再次召卢汉到重庆,卢推辞有病未去。当时,他已经在为起义做最后准备,但为了不得罪蒋,他还是派了九十三军军长龙泽汇代替他去。8日,龙泽汇返昆,一同来的还有张群。龙泽汇回来后,卢汉就跟他商定,决定当天起义。决定作出后,卢汉随即面嘱绥靖公署警卫营长龙云青负责卢公馆的保卫工作,省政府警卫营长徐振芳负责五华山的保卫工作,并保持联系。
随后,卢汉利用张群的名义下达了一项通知,通知第八军军长李弥、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空军副司令员沈延世、宪兵副司令员李楚藩、参谋长童鹤林、保防处长沈醉,还有未通知的二十六军师长石朴天等7人到青莲街卢公馆开会。等他们到达卢公馆后,他们的副官、司机随身带的武器被收缴,而他们则被集中到一间房子看管起来。晚上8点钟,李弥问我卢主席怎么还未来见他们。我将这一情况报告给了卢主席,卢推说家中有客人。此时,卢汉实际上就在楼上打电话,部署和听取起义的情况汇报。
晚上8点过几分,卢汉说:“可以行动了。”然后,警卫营长龙云青就带领士兵到客厅宣布:“请你们起立,卢主席宣布起义了。”这时,一个士兵由于心情紧张,枪不小心走火了,这一枪把在座的人吓得目瞪口呆。(杨治华/口述 记者宋凯欣/整理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