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翠湖流行写地书 寻老有所乐的快乐时光
昆明信息港    10-28 09:56:47

韩老与朋友们一起秀地书。

    以地为纸,以水为墨,以清风树荫为伴,在翠湖,每个周末,你总能见到十多位老人在地上或奋笔疾书,或轻描淡写,写下一句句名言,一首首古诗词。这是老人们在此练习书法,寻一段老有所乐的快乐时光。

    韩老今年67岁,写地书已有11个寒暑。“我从小就喜欢书法,但是小时候没有条件。”韩老说,退休后,他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这就是现代幸福生活的写照。”但韩老认为,自己退休后不能坐吃等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书法,是国粹,理应得到弘扬。”韩老的意识中,不能让书法被电子书、电脑打败,需要有人来传承,来发扬光大。“现代人写的字越来越差劲了,最后可能都不知道怎么写了。”2001年,外出旅游的他在北京看见了地书艺术,重新点燃了他对书法的激情。回家后,他将笔墨纸砚暂搁一旁,开始玩写地书。

    “写地书,不但是弘扬国粹,对身体也好,它舒经活血,还锻炼记忆力。”韩老称,老年人长期不进行体育活动或是不加强记忆锻炼,很容易患上老年痴呆或是四肢麻木等病,所以,书法这种需要记忆的国粹,非常适合老年人。

    “写地书,还是一项很经济环保的活动。”韩老介绍说,写地书的笔都是用废旧的塑料瓶、海绵和塑料管等材料制成,不用花费太多。同时,写地书只需要一块空地,一桶水就够了,省了买纸和墨的开销,而且不会造成浪费和污染,非常环保。

    在韩老的周围,还有十来个老人也在练习地书。“写地书,本就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让我们倍感欣慰。”韩立宇、段德仁等介绍说,每个周末,他们都会到翠湖附近写地书,很多外国游客都会驻足观看,又是拍照又是摄像的。“我们相信,传统的书法不会被电脑软件打败,还会被更多的人认可,包括外国人。”韩立宇说。(昆明日报 记者赵书勇摄影报道)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