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咖啡树。
昆明信息港讯 “到2016年,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将达到100万亩,产量10万吨左右,咖啡产业综合产值将达到100亿元”普洱市咖啡办主任卢寒介绍道,这是普洱市政府的决定。截止目前,普洱市已经完成咖啡种植面积60万亩,投产27万亩,预计今年咖啡产量将达到3.65万吨,产值9亿元左右;目前普洱市注册的咖啡企业有70多家,具备出口资质的咖啡企业12家。
然而,2008年,云南省全省的咖啡种植面积,也不过39万亩。最近几年,普洱市咖啡产业发展速度惊人,普洱咖啡快速扩张引起人们的关注。
咖农过上幸福生活
清晨的雾气还没有散去,一位中年男子用摩托车载着背着背篓的媳妇行驶在蜿蜒的山间公路上,看样子是要去咖啡地里采摘刚成熟的咖啡果。
过了思小高速公路的收费站不久就进入了大开河村,公路两旁随处可见的咖啡树,整齐排列,宛如一条绿丝带系在山腰。其间套种了一些香蕉树、樟树,这被称为舶来品的咖啡显然已在茶城安家落户。
大开河村两旁是米白色瓷砖修建的两层“小洋楼”,每户都有院子,作晾晒咖啡之用。这里几乎每户都用上了新家具家电,院子里常停着一辆皮卡或是农用拖拉机,甚至部分人家里也有了小轿车。大开河村是一个典型的移民村,村民来自于周围县市的农村,作为普洱最贫困的村落大开河村曾一度依靠政府的救济粮生活。如今的变化,确实让人难以想象。
走进了路边罗进明家,一栋别具风格的小洋楼和200平米的院子直观地让我们感受到大开河村民的生活变化。71岁的王大妈是罗进明的母亲,正带着3岁的孙子在院子里玩耍,狗儿趴在院子里慵懒地晒着太阳,三辆摩托车分别停在角落里,从院子里往外看,满山咖啡树环抱着整个村子,一切是那么宁静和谐。
罗进明家共有三个兄弟,各自都分到了咖啡地,他分到了30多亩,两个兄弟分别有20亩和10亩咖啡地,近几年也都盖上了小洋楼。
“我已经种10多年咖啡了,前几年都没有想到会住这么大的楼房,这几年咖啡价格好了,去年就有8万多的收入。”罗进明高兴地边为我们倒水边轻描淡写着近几年的变化。“我们这里是大开河村冬瓜林社,现在家家都种咖啡,几乎都盖上了楼房,买上了轿车,有的家里都有两辆。”这样的动力,来自于咖啡价格的逐年升高。当被问及是否有添置新车的想法时,他顿了一下,“打算明年买一辆皮卡车,可以拉人也可以进地里拉咖啡豆。”
近段时间正值咖啡豆采收期,可是今年的咖啡豆似乎红得晚了一些。“今年前期雨水少,花开得慢了些,现在红的咖啡果还少,只有10%可以采收。”对于我们一路来鲜少见到咖啡红果他这样分析。
环视罗进明家,洋房、平板电视、电冰箱、微波炉等家电应有尽有,当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时,他毫不犹豫地说“继续种咖啡,以后供孩子念大学。”
走出罗进明家,我们又来到南屏镇大开河村委会书记华红林家,大门敞开着,但主人不在。院子里有序地停着3辆车,据随行的咖啡产业办工作人员介绍,华书记家有100多亩咖啡地,每年有30多万的收入。像这样的收入水平,在大开河村显得很普遍。
无论是炭房村民小组还是冬瓜林村民小组,咖啡种植户的幸福生活会感染到每一位到过大开河村的人。他们的幸福生活,源于近年来普洱市大面积推广咖啡种植。普洱市咖啡种植面积为何如此快速扩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