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云南省中医医院“看病分期付款”效果观察
昆明日报    02-20 08:10:11

在省中医院财务科的“患者说了算”情况登记表上能查到患者所欠的费用。记者马闪山/摄

    冯贵把6340.9元钱递给收费员,他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轻松的神情。这笔钱,是他的儿子因肾衰在云南省中医院住院产生的19022.7元医疗费的最后一笔。他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把费缴清了。

    自2012年1月12日,8项“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在云南省中医院试行。交不交押金、检查项目、保健康复等8项,都由患者决定。一年来,该院20653名住院病人中,有3843名患者少交或者没交押金,占总住院患者的18.6%。越来越多家庭困难的患者开始享受医疗费用分期付的好处。

    “看病分期付款”带来的实惠

    看病分期付款?39岁的冯贵从没听说过。他干了几十年的农活,都是钱货两清。

    2012年1月19日,冯贵的儿子突发肾衰。孩子住进省中医院ICU病房后,看着透析机“清洗”着儿子的血液,冯贵在门外焦虑万分。因为来得急,他身上所有的钱才几百块。他一直忐忑不安,“我那时候想,要是护士来催怎么办?结果都住了一星期了,还是没人来喊我交钱”。

    心里七上八下的不是只有冯贵。2012年1月19日,省中医院试行“患者说了算”刚刚8天,医护人员们同样忐忑。

    省中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办公室主任高晗也听到过质疑的声音,欠费会不会越来越多?恶意欠费的有多少?但他相信,大部分患者都是有诚意的。高晗认为,“患者说了算”这项服务措施,保障了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措施还让医院放低了身段,拿出了姿态,无条件地充分信任每一个患者。“我们相信,每一个患者都会来结清欠下的医疗费用。”

    高晗负责办理医疗费分期付款,他对此很有信心。“只要患者提供贫困证明、身份证、户口本复印件等资料,申办手续非常简单快捷。”高晗说。他曾几小时就办结了一期分期付款。患者可以选择在一年中分期还款,如果还不能还清,可以延长到两年。“申请延期也很容易。”高晗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叠厚厚的申请材料。这些患者多数是低保户、特困人群、残障人士、下岗职工。“公立医院就应该回归到公益的本质上来。”高晗笑着说。

    冯贵儿子的分期付款分为6期,每期3170.45元,冯贵只用4次就还清了所有的费用。“现在农村里借钱都要利息,人家医院也不容易,给了我们这么大的方便,我不能不厚道呀。”冯贵在电话里笑出声来了。他的事情已经在老家石林的村庄里传开了。“我们家只要有人生病,都会去省中医院看。”冯贵说。

    钱锐,省中医院医务科副科长。他曾听到医生们抱怨“当病人算了,还当什么医生”。但试行三个月后,这样的声音渐渐少了,医院的门诊量则一直在增加,和2011年相比,2012年该院的门诊量为938563人次(其中院外门诊点154664人次),院本部门诊量较上一年度增加了30.6%。“可以看出……在实行‘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的2012年,医院门诊服务量大幅提升。”钱锐提供的材料里这样总结道。

    肿瘤科护士长李德琼则一直记得一张含泪的面孔。2012年6月,罹患肺癌的朱大叔离世之后,欠款一直没有结清。“他在我们科住得很久,很善良的一个老人。他走了,我们也很伤心。”医院一直没打电话催款。有一天,李德琼接到电话,是朱大叔的女儿打来的。“她说,太对不起了,忙着办后事,问我们医疗费今天能不能来结。”李德琼在电话中安慰她先别着急,“有时间再过来”。

    一天后,朱大叔的女儿来医院结清了医疗费用。她含着泪对朱德琼说,父亲弥留之时,不断嘱咐她一定要结清医疗费,不要让医院为难。

    “信任是美的源泉。”朱德琼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医患关系在悄然改变

    作为“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的核心项目,“交不交住院押金由患者说了算”一项,用了5个小标题规定了执行细则。细则执行的端口是分设在医院各处的住院收费窗口。

    收费员杨亚鸣从早上8点上班到

    11点30分,期间有6名患者没有交押金。“太正常了,有时候更多,我们自己都觉得我们在办好事。”杨亚鸣说。

    上午11点40分,患者李坤来办住院手续。严重的风湿让他的双腿变形,春节假期一结束,他就带上所有筹到的钱,从曲靖赶来昆明求医。李坤的医保卡是曲靖城镇居民医保,按照规定应该交纳3000元的押金。

    杨亚鸣看了看李坤的医保卡和身份证,问:“你一个人来住院啊?”李坤点点头。

    “3000元押金你有吗?”

    “我带的钱不够,能不能少交点?”李坤问。

    “可以,你留点生活费,交多少都行。”杨亚鸣回答。

    李坤满脸惊讶的神情,掏出2000元钱递了过去。他惊讶的是,自己对医院的“讨价还价”竟然成功了。“从来没想过,我在各大医院都看过,不交钱,看病想都别想,就是钱交少了,也会三番五次地催款,发纸条。”李坤说。

    杨亚鸣见过太多没有钱交押金的病人。“有个老太太,糖尿病,门诊看了之后已经很危险了,自己跑来交押金,她身上只有50元钱。我说不用了,她非要交30块。”像这样质朴诚实的患者还有很多,他们的行为打动了杨亚鸣。她的电脑上,各科室的欠费情况一目了然,她相信,病人一定会来结清的。

    2013年2月17日,上午11点30分。在省中医院收费窗口,肿瘤科住院病人未交医疗费用达282733.42元。20名患者中只有3名患者押金还有有剩余。

    肿瘤科副主任医师郭利华主管着12张病床,以前如果病人押金剩余不多,医生就会不安。“风险那时候都在科室,如果欠款,主管医生、主管护师都会受到牵连,谁敢这么做?”催款,以前也是郭利华的工作之一,“有的病人病重了,催款的事也说不出口。”后来改成催款通知单,这项工作交到了护士长李德琼手上。

    现在,“患者说了算”改变了这一切。“我们给病人的信任,回报的不仅仅是好口碑。我好像又能感受到从业之初,患者对医生的那种依赖。”郭利华的手机里存着近百个患者的电话。有的人已经走了,郭利华没删,信任让她和患者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

    2012年,省中医院未交押金的住院患者有812名,少交医疗费用的住院患者有3031名。除了少部分人办理分期付款外,没有一人欠款。

    相关阅读:

    “患者说了算”制度要持续需社会征信体系的配合

    新问题:有限的医疗资源

    如何应付“患者说了算”?

    陆开坐在妻子的病床前,见护士长李德琼进来,立即起身打招呼。1月16日,陆开的妻子突然昏倒,来不及取钱,他带着妻子从陆良赶到昆明求医。当天下午,妻子就住进了医院。他的妻子患肝癌,且已经转移,经过一夜的治疗才慢慢苏醒。

    1月17日,陆开才去办住院手续,由于没带钱,他没交押金。这已经是他带妻子第5次来省中医院肿瘤科住院了,副主任医师李艺在办理住院的时候,又给他们讲了一遍“患者说了算”的规则。

    陆开在《云南省中医医院“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告知书》上签字。这张纸上,陆开需要签三次字。第一项是检查方式,第二项是治疗方式,第三项是治疗药物。把这三项专业技术的内容解释清楚,李艺至少需要半小时。“收病人多的时候,一天说到晚,回到家里,一句话都不想讲。”李艺说。

    第一项检查方式中,李艺解释的内容包括21项。其中血生化、细菌学等检查项目,李艺不得不打比方。说到免疫,李艺说得绘声绘色:“白细胞就像部队,如果外面的病毒入侵,它们就出动和它打架……”一年来,李艺讲故事的水平明显提高。他觉得非常值得,“尊重,首先从平等开始”。

    “细致的服务拉近了患者和医生的距离,产生出正能量。”钱锐很欣慰。

    新规则,也会产生新问题。

    作为一道必须完成的手续,给患者发出《云南省中医医院“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告知书》已经试行一年了。但是,“医生对患者就告知书进行解释”这一补充项目并没有纳入对科室考评硬性指标范围内。也就是说,患者拿到《告知书》后,可能会在不太了解内容的情况下签字,《告知书》就会流于形式。

    对此,云南省中医院院长秦国政表示:“今年,要将这项内容纳入科室评优的考核当中,并对患者进行随机抽查,让这项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

    另一个问题,是“患者说了算”与医院专家人数少之间的矛盾。一些慕名而来的患者得不到指定医生的诊疗,难免有怨气。

    1月17日下午3点40分,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部人头攒动。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徐红正在写病历,28个小时的通班下来,他已经疲惫不堪。“与病人的沟通更多了。”徐红说。

    徐红说,自己精力有限,选择让他诊疗的很多患者不得不被分流。“患者当然没觉得有‘说了算’的感觉。我们也有我们的难处。”徐红说,28个小时的通班,仅门诊徐红就要看30多个病人。再加上还要去住院部治疗,每天下来,徐红精疲力竭。

    医院的推拿科,同样存在这个问题。推拿因为经验、手法等原因,很多患者就认准了某几位“手到病除”的专家。这些专家忙不过来,很无奈,而“患者说了算”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这些新的问题在秦国政眼里,觉得正常。“改革要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秦国政说。

    省卫生厅:

    “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2012年10月10日,省中医院“患者说了算”服务模式推出近9个月时,云南省卫生厅下发了《云南省卫生厅关于云南省医疗服务便民惠民10项制度的通知》。《通知》中要求,“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通过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简化门急诊和入院、出院服务流程、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提供方便快捷的检查结果查询服务、导医服务和即时结算服务等”。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经有20多个省份试点“先住院,后付费”制度。昨天,云南省卫生厅厅长张笑春接受都市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卫生部的相关通知,省内也还没有试点医院,但有部分医院已经在尝试“先看病后付费”的模式了。

    张笑春专门提到了云南省中医院的“患者说了算”模式。他认为,交不交住院押金由患者说了算,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可以方便患者,同时促进医院加强管理。但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会面临着患者逃费、医保衔接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卫生部门先进行系统研究,出台配套措施。例如保障费用支撑,协调相关部门配合等,在方便患者就诊的同时,还要保障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基本利益。至于如何推行,省卫生厅还没有做过更深入的研究。”

    张笑春强调:“我们鼓励有条件的医院积极探索尝试。但具体如何推行,选择哪些地方做试点,还要等待卫生部的统一规划部署。”

    1月17日傍晚,省中医院的挂号收费处还有很多人在排队,这是春节后省中医院迎来的第一个就诊高峰。大风吹动医院门口的一棵大树,树上已经绽出了嫩绿的新芽。(首席记者 侯玉才)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