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自制宣传单
昆明信息港讯 近日,出现不少网友投诉自己购买的理财变保单的事件如《邮储银行存款变保单 昆明消费者权益受损退保难》。随着3·15来临记者特地走访了昆明多家银行,对网友提出的问题进行调查。
在中国农业银行南屏街支行,当记者表明想购买理财产品时,工作人员拿着一张自制宣传单向进行介绍,并强调是保本保息产品,然而与银行工作人员沟通许久,都不见银行工作人员提及其是一款怎么样的理财产品,直到记者找来另外一份宣传单页,上面明显的写着的却是投资型家庭财产保险,而在此之前工作人员丝毫不提任何保险字样。关于购买合同也只能在达成购买时才能看到,而合同上无法有“保本保息”字样的出现。
银行所出示的宣传单页只是简单说明了期限以及收益情况,没有标明是保险产品,加之有银行的工作人员进行推荐销售,很容易让储户误以为是银行自己的理财产品。而由于目前国家规定不能出现“保本保息”等字样,合同上无法明确只能由工作人员做出口头承诺,对此,记者表示疑问,既然合同上没有写明保本保息又如何相信银行工作人员所做出的口头承诺呢?
根据国家规定,2010年11月银监会印发了《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将一家银行的合作保险公司由“一对多”改变为“一对三”。同时,《通知》叫停了保险公司驻银行网点销售。但是银行、保险、证券三方抱团合作的方式仍然屡禁不止。
随后记者走访了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中信银行等银行,虽然大部分银行已经没有了驻点销售这样的问题,然而银行的宣传架上依然充斥着不少保险产品的宣传单页,很多银行自行打印的宣传单页内容并不详细,储户在银行工作人员的推荐下很难辨别产品的真实性,非常容易造成消费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