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祭奠先人,缅怀先烈的传统节日。自2010年以来,全市已连续4年严重干旱,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天干物燥,在清明祭扫中焚香烧纸、燃放鞭炮极易引发火灾,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稳定。为确保清明祭扫活动文明、安全、有序,倡议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告别陋习,文明、安全祭扫。
一、转变观念,树立文明祭扫新风。现代文明祭奠方式,折射着清明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含,每个公民应当转变观念,传承殡葬优秀文化,树立文明祭扫新风,破除焚香烧纸等陈规陋习,以献花寄哀思,鞠躬敬故人。积极投身于植纪念树,召开家庭追思会,在网上祭奠等文明、环保、健康、安全的祭扫活动。
二、安全祭扫,确保清明节平安。每个公民有责任有义务,严格遵守相关森林防火条例,进入林区和墓区,做到不携带火种,不燃放鞭炮,不焚香烧纸。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选择不同时段进行祭扫,避开祭扫高峰期;低碳出行,乘坐公交车祭扫,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三、厚养薄葬,勤俭节约办丧事。遵守社会公德,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提倡老人在世时尽孝心、多关心,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逝时,文明节俭办丧事。
四、生态殡葬,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破除传统陋习,通过踏青、郊游、植树种花、音乐追思等绿色环保的方式表达缅怀之情。爱护公共环境,杜绝抛撒纸钱、冥币等破坏环境的行为。
全市广大人民群众,科学、文明、健康的祭扫方式反映一个地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水准。让我们共同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告别陋习,文明祭扫,树立新风,爱护环境,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昆明市民政局
2013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