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多轮会谈后签字确认香港回归
昆明日报    04-09 07:54:32

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举行中英会谈 资料图片

    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就香港前途问题与中国领导人进行会谈。邓小平以一个伟大爱国者的情怀,严正驳斥了撒切尔夫人的“三个条约有效论”,表明了中国政府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与统一的坚定立场。

    主权谈判针锋相对

    1982年9月24日上午9点,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撒切尔夫人。在友好的气氛中,会谈转入正式话题。

    说到香港的主权归属,邓小平毫不含糊地指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已经成熟,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国和英国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此,邓小平重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不承认19世纪三个不平等条约的一贯立场。

    邓小平告诉撒切尔夫人,收回香港,是全中国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的意愿。

    在人民大会堂外摔了一跤

    激烈交锋过后,两位领导人商量起会谈公报问题。邓小平建议这次与英国首相的会谈能达成一个协议,“即双方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开始进行香港问题的磋商。前提是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在这个基础上磋商解决今后15年怎样过渡好以及15年以后香港怎么办的问题。”

    但是,撒切尔夫人坚决不同意邓小平建议,特别是拒绝以1997年中国收回香港为前提。经过一阵争执,双方同意发表一个不做任何实质性承诺的会谈公报。

    当会谈结束后,撒切尔夫人落寞地从门口走出,脸色凝重。当她继续往下走时,高跟鞋与石阶相绊,使身体顿失平衡,栽倒在石阶下,以至皮鞋手袋也被摔到了一边。幸好她已将至平地,摔得不重,在一旁的随员及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将她扶起。

    经过一年多的风风雨雨和22轮艰苦谈判,中英两国终于达成协议,迎来收获的时刻。

    1984年12月18日晚8时20分,一架大型民航客机呼啸着降落在北京机场。撒切尔夫人二次访华,正式签署中英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日下午5时30分,签字仪式正式开始。

    仪式从签名到交换文本,共用了4分钟。当两国领导人互换声明文本时,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邓小平、李先念来到撒切尔夫人面前,举起香槟酒,笑容满面地祝贺中英双方完成了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