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报考师范类专业的考生,熟练掌握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并经少数民族语言测试合格的,应当优先录取。
28日审议通过,5月1日起施行的《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应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影视的制作、译制和播出,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和新兴传播载体的发展。
600多万人
未能熟练掌握汉语
云南有25个世居少数民族,他们使用着26种语言、22种文字,形成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全省1533.07万少数民族人口中,大概还有600多万人不能熟练掌握汉语,有些甚至根本不会讲汉语。
另一方面,目前,大量少数民族学生涌进城市,并在城镇安家落户,但他们的子女很多都不会讲少数民族语言。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立法保护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
如何推进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让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长久延续下去,成了政府、专家思考的问题。可喜的是,《条例》已由云南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28日审议通过,并于5月1日起施行。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刀林荫说,《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进入了一个依法保障、规范管理的新阶段。
她说,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对于处理好民族问题,维护和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乃至全省的稳定都有重要意义。
懂少数民族语言
考师范优先录取
《条例》共24条,主要规范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审批、人才培养、规划和经费保障、抢救保护四个方面的内容。
各级政府应当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在学前和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双语教学。
省教育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民族事务主管部门,制定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双语教师的培训、培养规划和计划,培养双语教师。
民族高等院校和其他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当设置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报考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考生,应当按照语种进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水平和能力的考试;成绩合格的,按照语种与高考招生同步单列录取。
报考师范类专业的考生,熟练掌握一种少数民族语言并经少数民族语言测试合格的,应当优先录取。
公务员
要有少数民族语言人才
省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广播电视媒体,应当开设少数民族语言、频道或者栏目等,并逐步增加播出语种。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扶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影视的制作、译制和播出,支持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网站和新兴传播载体的发展。鼓励支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鼓励支持文艺工作者使用少数民族语言从事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演出;支持培养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编辑、记者和作家。
各级政府应当培养和配备通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各类专业人才;注重培养和配备通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警官和司法调解人员。
法院和检察院应当培养和配备通晓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官和检察官。(杨质高 王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