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回望2013]政务微博加强政民互动
昆明日报-昆明信息港    12-26 07:53:52

    按照昆明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重点推进12个领域的党务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要求,9月29日,“中国昆明发布厅”新浪微博群正式上线。截至目前,其官方微博@昆明发布粉丝量已近42万。

    政务微博运行情况如何?微博问政有何成效?上周,我市相关部门对微博群中的108个政务微博进行了本年度最后一次测评,测评显示,我市阳光政务进入微时代以来,政民互动加强,政府公信力上升。

    政民互动加强

    在以往的考核中,微博发布数量、原创率、发布频率、回复率、解决问题率是考核政务微博是否合格的标准。此次考核将政民互动也纳入考核范围,旨在提升政府公信力。在政务微博运行初期,个别窗口部门对市民在微博上提出的问题敷衍了事。但随着监管部门的严厉督查,这一现象有了很大改善。线下的电话联系解决逐渐转到微博上,以更加透明的方式来答疑网友;网友的督促加强,相关部门更加重视自己的形象,主动快速地解决网友反映的问题,重视度得到很大提高;同时,工作效率与公信力的提升,使得网友相信可以通过微博反映问题并得到解决。目前,平均每天有5名以上网友@昆明发布反映相关问题。

    “政民互动的重点在于让市民看到你做了些什么。市长微博在政民互动上开了个好头,目前很多部门都已效仿,在网友提出问题后及时答疑,督促解决,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相互督促,不再互相推诿。政民互动的加强、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是我市阳光政务进入微时代后的一大进步。”测评组工作人员介绍。

    “懒微博”依然存在

    就目前测评的情况来看,@昆明交警、@西山发布、@昆明城管等大部分微博运行情况良好,全市40%的政务微博月均发布超过30条。但也有少部分微博存在问题,@昆明市委农办、@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云南电网公司昆明供电局3家政务微博自11月以来两个月零发布,@昆明工商11月份零发布、12月仅有一条微博。

    “有些政务微博要么就不发,一发就都是转发一些心灵鸡汤、天气预报、养生之道类型的微博,这是不是在向我们市民传递政府无事可做的错误信息?”市民赵丰凯道出不少市民的疑惑。针对这一问题,专家建议:要保证政务微博每日更新,形成固定的发布模式。在内容方面,也要求必须与时俱进,保持内容的吸引力。政务微博内容要准确、有亲和力;发布用语要短、新,克服空、假等。微博内容并非不能说天气预报和养生之道,但这些是辅助的,不能让辅料变成主料,副餐变成主食。

    微博语言很重要

    目前部分部门依然缺乏专业工作团队,队伍知识化、专业化水平亟须提高;回应网友质疑的能力还不足。同时,未能适应网络语言,比如在微博上说“同志们大家好”这样的话,就如同穿着西装去游泳池。

    “个别部门的政务微博在发布相关文件时,对微博使用不熟练,将所要发布的文件拆成几个部分发布,不仅影响阅读,甚至会歪曲原文件所传达的内容,让市民对政务微博的好感度下降。”测评组工作人员说,“在发布内容超过140字时,原文件发布应使用长微博进行发布,不需要原文发布的应精简语言,让微博更加通俗易懂。”

    上月,@昆明盘龙发布推出“小龙女说天气”、“老龙王讲故事”、“小小龙挨你说”等栏目,每天从天气、昆明故事、服务信息等方面进行微博发布,成为政务微博中的一大亮点。“在所有关注的政务微博中,@昆明盘龙发布最有趣,让我们对政务微博沉闷刻板的印象有了改观,希望其他政务微博也能变得‘可爱’起来!”市民刘忻女士说。

    一些政务微博因高效务实、认真负责得到网民肯定。政务微博已成为展示部门形象、发布工作信息、倾听民间声音、分析百姓需求的重要平台和渠道。互联网业内人士认为,相关部门要找准政务微博的角色定位,实现运用政务微博从民情日记到民情微博的转变,不断提高政府部门的互联网应用水平;发挥政务微博的问政功能和政民互动功能,建立发现问题、指挥协调、快速处理、跟踪反馈等相关机制,打通网络“民生通道”;政务微博不能说官话,也不能说套话,应成为畅通群众诉求的渠道,拉近网民距离;政务微博的内容要细分领域,围绕老百姓关心的政务问题发微博,不断提升公信力。

    目前,政务微博考核机制已进入最后审议阶段。(昆明日报 实习记者张梦曦)

    相关链接:

    [回望2013]“晒价”:保民生商品价格平稳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