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存档 正文
盘龙:正科级后备干部服务群众“坐窗口”
昆明日报-昆明信息港    03-24 07:48:46

    扎实开展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

    盘龙以干部实训基地为依托,不断探索和丰富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方式,率先实行正科级后备干部“坐窗口”,服务群众“零距离”,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锻造一批好干部。

    “原来这个窗口是我分管的,现在要直接坐到窗口去工作,角色进行了换位,这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会踏踏实实在窗口工作,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交出一份群众满意的答卷。”盘龙区正科级后备干部、区城管局副局长刘国强信心满满地说。

    为进一步加强对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去年7月,盘龙区在区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干部教育培训(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实训基地”,让干部到政务服务一线窗口接受锻炼。今年起,盘龙区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加大选派培训力度,正科级后备干部全脱产坐到窗口来锻炼。盘龙区委组织部部长吕丽称,盘龙区通过创新干部培训机制,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来培养锻炼干部,让后备干部到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面对面服务群众,经历难事、急事、复杂事,提升群众工作能力,使其成为群众认可的好干部,同时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解决干部“四风”问题、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干部工作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日前,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顾平安,在对昆明市领导干部进行专题培训时表示,盘龙区推出让后备干部到政务服务中心接受实践锻炼的举措在全国属首创,开创了培养后备干部的新风气,这一创新值得在全国推广。

    后备干部

    到窗口炼出硬度和韧度

    “你是注册新公司吗?请问相关证件带来了吗?”在盘龙区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张云龙正忙着接待来办事的群众,他熟练地从办事人手中接过证件,再把一份表格递出去,低头指着表格耐心地教对方填写。

    “窗口工作十分繁忙,每天要接待几十名前来办事的群众,常常忙得连口水都喝不上。”张云龙告诉记者,他以前是盘龙区工商局某所注册登记科的科长,几年前,因为工作需要,他“下沉”到政务中心窗口工作,这一干就是几年。

    工商窗口是整个政务中心较繁忙的窗口,张云龙每天都要接待六、七十名办事群众。因为来办事群众太多,他几乎每天都是从一进政务服务中心,就要连轴转,忙到下班。

    “忙碌一天,不停地说话,回到家里,累得不行。”张云龙说,几年的窗口工作,他最大的体会是,这里很能锻炼人,你要在短时间里高效工作,除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外,还要有很强的服务群众的能力,以及与群众沟通协调的能力。

    “群众满不满意,就是衡量你工作质量的标准。”张云龙说,从去年开始,政务服务中心成了盘龙区后备干部的培训基地,他认为这个做法很好,这里天天和群众打交道,感受到群众所期所盼,能培养干部吃苦耐劳的精神。此外,领导干部到窗口锻炼,可以发现窗口工作中的不足,进行改进提高,有利于窗口工作的提质增效。

    作为今年第一批到政务服务中心锻炼的正科级后备干部,盘龙区财政局副局长董纳珊说,在一线窗口工作很辛苦,工作量大,考核很严格,还要接受群众的监督,这对她的锻炼很大。

    “我会利用这次机会,进行再学习、再锻炼。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增强服务意识、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政务服务中心

    领导干部到窗口工作带来正能量

    在盘龙区政务服务中心里,整合进驻了民政、就业、信访、司法、计生等40余个服务项目,每个窗口实行“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对于规范化服务型政务中心的诠释,已不再只是简单定义为为企业、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这里是党和政府联系百姓的纽带,更是映照这座城市文明形象的一面明镜。盘龙区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政务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候萍说,去年7月政务服务中心成立“干部教育培训实训基地”后,先后有20多名后备干部来窗口工作锻炼,其中有正科级后备干部、副科级后备干部,以及各委、办、局的中层干部。

    “来到窗口工作的干部都很努力,工作认真,他们向窗口的工作人员虚心学习,这无形中增强了中心其他工作人员的自豪感。另外,以前有个别工作人员工作不努力,不上进,认为政务服务中心是政府部门中不受重视的部门,如今看到领导干部也来窗口工作,带来了正能量,在其带动下,他们自觉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候萍说,自从后备干部来到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以后,中心工作人员的精神面貌更好了,工作效率也明显提高。同时,来到窗口的干部通过锻炼还能全面了解熟悉各类行政审批程序,发现其中的弊端或不足,便于及时反馈情况、简化程序和修正问题。

    据了解,按照《盘龙区关于加强在政务服务一线培养锻炼干部的实施办法》,盘龙区委组织部会根据工作实际,分批次安排干部到区政务服务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每批干部实践锻炼的时间原则上不少于2个月,根据需要可适当延长。选派到区政务服务一线实践锻炼的干部,在实践锻炼期间为全脱产,派出单位配合政务服务管理局做好干部日常管理考核工作。

    盘龙区委组织部会在干部实践锻炼期间对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了解其工作表现、思想动态等。干部在实践锻炼期间因违反工作纪律和相关规定,造成不良影响的,会被取消后备干部资格,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调查处理。

    区委组织部

    千锤百炼方能出好钢

    今年以来,盘龙区在培养干部过程中频出新举:首创副科级后备干部下社区“接地气”、正科级后备干部服务群众“坐窗口”。吕丽称,区政务服务中心是区委、区政府的为民服务平台,有40余家单位的70多个窗口,每天接待群众超过2000多人次,是行政机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最集中、最直接的场所,是年轻干部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改进服务作风的有效平台。为加强对科级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造就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适应盘龙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能够担当跨越发展重任的干部队伍,经盘龙区委认真研究,选择区政务服务中心作为盘龙区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训基地,也是干部群众工作能力提升的实训基地。

    “干部只有在艰苦的实践中锻炼、困难的工作中砺练、复杂的情况中考验,才能听民意、知民情、解民忧。所以,让后备干部到窗口工作锻炼,让他们到基层一线去,通过实践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增益其所不能。”吕丽说,好干部是从基层一线成长起来的,基层是所大学校,是最好的课堂。年青干部既要读好“有字之书”,又要读好“无字之书”,“温室、高楼、深院”里难以培养出优秀干部,只有经过基层“大熔炉”的铸炼,才能百炼成钢,成为建造社会大厦的“栋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骏马”、善于联系服务群众的“能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盘龙区还会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探索创新干部培养选拔新机制。(昆明日报 记者雷晴)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