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生活 正文
入夏后要当心孩子“疰夏”
新华网    06-03 14:16:09

    家住湖塘街道的蔡女士,近日带着她刚上幼儿园的女儿来柯桥区中医医院中医儿科就诊。据蔡女士说,她女儿平时身体还可以,算挺能吃的,可最近胃口差了很多,精神也不好,在幼儿园总想睡觉,摸她身上皮肤感觉有点发热,但是测量体温都是正常的。

    中医儿科沈昱颖副主任中医师看了孩子的情况后,诊断其为“疰夏”。这是中医特有的病名,又被叫做苦夏,是夏季的一种常见病。夏季,天暑下迫,地湿上蒸,体内湿热过重,脾胃一时无法适应调整过来,因而影响了食欲和消化,加上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及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了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

    沈医师说:疰夏多发于体质较弱的老人和小孩,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最容易疰夏,因为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体温调节及汗液排泄功能远不如成人,所以要特别当心。如以暑湿较重者,多以芳化醒脾为主,藿朴夏苓汤加减;如以脾胃气虚为主,多以益气健脾为主,以六君子汤加减。此病在饮食上也应注意,宜吃一些清淡爽口,富有营养的食物。(缪丹红)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