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云南通报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情况 8案件已查实立案
昆明信息港    06-19 08:05:25

    去年10月30日至12月28日,中央第五巡视组对云南进行巡视。今年2月13日,巡视组向云南省委反馈巡视意见,指出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4方面要求和建议。

    昨日,云南省委公布整改情况,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遵守政治纪律和执行民主集中制、干部选拔任用4个方面共17条。

    一季度纪检监察机关立案数量增长60.1%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方面,云南省委常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全省16个州(市)和84个省直部门,开展2013年度全省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对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单位党政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并限期整改。

    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责任,从严监督管理干部,切实增强责任制的约束力和威慑力”整改情况:云南省纪委将原来参与的172个议事协调机构减少到15个,进一步集中精力抓纪律、抓作风、抓办案。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不正之风长期滋生蔓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追究当事人责任,又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一季度,省纪委机关初核88件,其中,立案6件,初核了结13件,进一步核查69件;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754件,同比增长60.1%。其中,厅级干部8件,同比增加7件,县处级干部51件,同比增长88.9%。

    中央巡视组转来的案件线索中,目前已有8件经查实予以立案;对列入初核的28件线索,省纪委正抓紧开展初核工作。

    重点排查近两年立项的3000万元以上项目

    针对“加大对腐败案件高发性、领域性等突出特征的分析研判,注重源头治理,开展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土地征用、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和中小学国家专项困难生补助等专项整治,努力遏制腐败案件易发多发态势。

    云南继续整治工程建设、土地征用、矿产开发、卫生医疗等方面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对近两年立项的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项目进行重点排查。

    开展征地补偿标准修订工作,督促基层国土部门严格履行征地前告知、确认和听证程序。全面启动了2014年度探矿权采矿权出让计划项目编制汇总,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建立评审专家公开摇号制度。

    深化完善全省纪检监察机关“五级联动”解决群众诉求工作机制,一季度,全省受理群众诉求35559件,办理35044件,群众满意率97%。

    严肃处理了广南县10所中小学挪用国家专项困难生补助金的问题,从3月底开始在全省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

    省委巡视组增至10个 每年巡视不少于3轮

    云南还“加强和改进省委巡视工作”,由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任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对巡视发现的问题线索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每轮巡视中和巡视后,省纪委书记办公会专题听取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汇报,省委巡视办及时将问题线索移交省纪委案管部门。

    以现有7个省委巡视机构为基础,在不增加机构、编制、领导职数的前提下,整合力量,再组成3个巡视组,共有10个巡视组,于4月初开展了第一轮对6个州(市)、8个省直单位的巡视。从今年起,每年安排不少于3轮的巡视,以五年为一周期,实现对全省地方、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全覆盖。

    准备抽查核实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

    针对“高度重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生活作风问题,立足抓早抓小抓预防,建立常态化提醒谈话制度,一有苗头就及时告诫提醒”。

    4位州(市)委书记、4位省政府组成部门“一把手”在省纪委九届四次全会上述廉;党委研究决定任用的干部,由纪委廉政谈话后再下发任职通知。认真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正在抓紧开展抽查核实相关准备工作。

    月底前将公布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

    加强作风建设和贯彻落实八项规定方面,云南减少文件数量、控制发文范围,确保今年各类文件数量在去年大幅精简的基础上再压缩。

    确定今年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活动计划,严格执行分类管理制度和会议经费预算管理。截至目前,以省委名义只召开了11次会议,其中8次采用视频会议形式。

    对省级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梳理,6月底前将向社会公布省级行政审批项目目录。今年以来,省一级无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审批时限在原有规定基础上压缩1/3以上。

    取消各类节庆论坛展会活动161项。省级各类检查考评项目由2012年20项精简到9项。严格控制评比达标表彰活动,保留常设项目从原来的102项调整为89项。

    狠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送礼、公车私用、跑官拉票、推诿扯皮、打牌赌博、大操大办八种现象,着力解决“车轮上的铺张”等七个重点问题。立案查处少数省直部门人员参加境内外“豪华培训班”花费巨资的问题和昆明市挂职副市长朱永扬聚众大吃大喝等问题。

    全省整改超标办公用房235918平方米

    省委要求,建立违反八项规定问题月报制度,一季度共曝光12批49起违纪典型,全省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问题791个,处理1045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04人。

    去年3月以来,全省无新批准或新开工建设机关办公楼项目,目前未发现未经审批擅自开工建设的问题。严格规范办公用房使用,省级领导干部带头调整清理办公用房,应调整1370.83平方米,已调整1343.5平方米。省级各部门各单位共整改超标办公用房235918平方米。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购置先审批、后采购制度,推行一般公务用车标识管理。从今年起,在互联网上全面推行“三公”经费公开。

    关于“防止以形式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改进完善干部下基层与群众‘三同’工作”整改情况:印发了《云南省干部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和《云南省干部随机调研制度》,调整理顺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挂钩点,将“干部直接联系群众”联系点和扶贫联系点合二为一,省州县三级联系点不重合、不扎堆,企业和高校主要做好本单位联系群众工作。贯彻落实中央有关规定,省委领导带头接待群众来访,省级领导干部每半年至少1天、市厅级领导干部每季度至少1天、县(市、区)领导干部每月至少1天、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每周至少1天接待群众来访或下访。

    县(市、区)委书记人选应有基层任职经历

    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注重选配担任过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有在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任职经历的干部担任县(市、区)委书记。目前全省16个州(市)班子党政正职中有14个州(市)达到了“有1人担任过县(市、区)党政正职”的规定要求。省委已明确,今后州(市)党政正职调整补充,都要从有县(市、区)党政正职任职经历的干部中择优选拔新任人选,近期拟调整补充的州(市)党政正职均担任过县(市、区)党政正职。省委组织部将严把县(市、区)委书记人选资格条件关,没有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任职经历的,一般不作为县(市、区)委书记人选。

    尽快废止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土政策”

    关于“严格执行中央有关干部政策法规,对于违规提高干部职级待遇、设置提拔干部年龄限制、超职数配备干部等问题,要坚决予以纠正”整改情况:要求各地各单位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关于严明组织人事纪律的相关规定,开展“三超”问题专项治理,尽快废止提高干部职级待遇的“土政策”,对违规超领导职数配备的干部尽快消化,未消化前不得新配备干部。全省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已经全面开展自查工作,6月底前,省委组织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复查,争取用2—3年时间基本完成超领导职数配备的干部消化任务。

    积极稳妥消化产业督导组,对已配备的产业督导协调组组长、副组长正在消化。对个别州市将区县副职提为正处级的问题进行全面清理整改,责成废止提高职级待遇的“土政策”。对个别地方公安机关大量高配干部进行了调整消化,未消化前,不得新提拔干部。

    县(市、区)委书记任职不满3年不调整

    关于“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指示,切实解决挂职、交流干部管理混乱问题,进一步规范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整改情况:改进和完善干部交流工作,省委组织部对个别交流干部偏多的州(市)班子,提出了调整方案。州(市)党政领导班子中交流任职干部过多的,将适时进行调整,适当补充配备本地干部。

    今后,每个县(市、区)接收的处级挂职干部原则上不得超过2名,国家重点扶贫县不得超过3名(不包括新农村建设工作队总队长)。各地各单位拟选派的处级挂职干部,须报省委组织部统筹安排。

    近期州(市)委上报调整县(市、区)委书记的,凡任现职不满3年的,省委组织部都不同意调整。省委组织部专门发出通知,要求各州(市)委保持县(市、区)长队伍任期内相对稳定,在同一县(市、区)任县(市、区)长不满3年调整的,任免前需报省委组织部审批,省委组织部予以严格把关,今年以来未审批同意过。(记者 杜弘禹)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