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都是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和他的弟弟曹植,尽管都闹到弟弟在七步之内写不出诗就杀了他的地步,二人还是对同一种植物抱有一样的喜爱,甚至不惜华丽、雅腻至极的辞藻去赞美它。
这种植物就是迷迭香。
迷迭香是一种原生于地中海沿岸面海的断崖上的植物,在三国时期甚至稍早,古罗马的商人就将它带到了中国。曹丕和曹植是极为喜欢这种全身都是香味的植物的。传说中水火不容的哥俩儿,现实里却颇为戏剧性地各自写出一首《迷迭香赋》传世。作为皇帝的曹丕,在宫廷里到处种植之外,还在日常邀请王粲、陈琳等人举行迷迭香主题诗歌会;而曹植,则是将其阴干后,装入纱囊,令其香氛带来“附玉体以行止兮,顺微风而舒光”的享受。极尽一时风流。
不过,这种唇形科的常绿灌木似乎在中国仅存在了一两百年就消失了。这可能是源于这种植物并不好栽培,因为它的生长实在缓慢。
如果迷迭香这种植物一直存在中国,是否会同茉莉、桂花、玉兰等花那样,被宋朝人加入到茶叶之中呢?
或许理论上这个揣测是有着较宽裕的空间的。首先,迷迭香本身也拥有茶香;其次,它入口有辛辣和微苦的味道,在中医上,辛入肺,苦入心,对人体都有一定的好处。现代科学也证实其是一种减肥、助消化、提神醒脑、减轻头痛症状的植物药,并且还发现其是最具备有抗氧化作用的植物之一;更重要的是,法国和意大利等西方人早已将之泡水喝,而当它一旦再次传入中国,用迷迭香做花茶、举行茶道,正成为一种时尚。
相比只能看到迷迭香的记载,而不能享受其香味的古人而言,现代人是幸运的。现在,红云红河将迷迭香,以及枇杷、苹果等花香果香的精华,通过精密的工艺,融合进入“红花大金元”的产品配方中,赋予烟香更多来自自然的清甜韵味——这是通过科技方式,享受不一样“茶道”的又一个案例。
眼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云南企业,在更科技地使用茶叶,以便于人们便捷享受茶道带来的舒解和释怀的乐趣,如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普洱茶膏、茶胶囊等等。在云南中烟的新产品——云烟(印象烟庄)中,同样科技性地运用起云南的普洱茶。在过滤嘴中添加普洱茶粉末,这其中的科技即在于,烟支燃烧后烟气的温度恰与茶汤相似,经过过滤嘴时可以将这些粉末融开,于是烟气入口便同时有了抽烟品茗之感。同其它调香环节的道理一样,这个过程并非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香氛,而是让产品的口感更加立体和多元。
中国人爱品茶,更爱在品茶时纵论三国。而实际上,尚还未被大多数中国人重新找回记忆的迷迭香,或许也可以成为打开纵论古今话匣子的一把钥匙。“迷迭香是为了帮助回忆,亲爱的,请你牢记在心。”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这样写道。(记者 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