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入汛以来,昆明主城区先后出现8次中雨以上降雨过程,得益于各项防汛排涝措施的加强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每次强降雨城区均没有出现长时间、大面积淹积水情况。尽管如此,目前主城区仍有易淹水点(片)76处,只要遇到1小时20毫米以上的降雨,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淹积水,城市防汛排涝形势依然严峻。
李文荣:再大的雨也不允许出现去年7.19大面积淹水情况
7月13日,昆明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文荣现场调研、检查主城区防汛排涝情况时要求,要把今年防洪度汛作为城市管理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防止城市内涝的同时,要城乡统筹考虑,确保农村和山区在汛期不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
李文荣一行实地查看了主城北片区防汛排涝清淤应急工程的整治情况,详细了解城区防汛工作,并听取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及下一步打算。
李文荣指出,今年以来,主城五区及市属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得到加强,没有出现去年“7﹒19”淹水造成的大面积灾害,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鉴于昆明城市建设多年来发展迅速,但城市防汛排涝基础设施建设还滞后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因此一定要充分认识今年防洪度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困难,在思想上为做好这项工作打牢基础。
李文荣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把今年的防洪度汛工作作为城市管理乃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抓好。气象、水文、滇管及各级防汛部门要按照全年既定的工作计划,切实履行各项职责,合力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应急各项工作。主城各区政府“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对防汛工作的领导,有专门的部门和专门的班子亲自抓这项工作,今年汛期,再大的雨也决不允许出现去年“7﹒19”大面积的淹水情况。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城市防汛排涝工作,坚持进一步疏通主河道,尽可能解决卡点问题。把支次沟渠、排水管网的疏浚和所有管道的清淤除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对于易淹水的节点,要制定专门的防汛排涝和应急抢险方案,应急处置措施要保证万无一失。
李文荣要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项防汛排涝抢险预案,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市排水公司和主城各区要加强城市应急抢险救援能力建设,一旦出现内涝淹积水,应急抢险队伍要在第一时间出动,迅速投入防汛排涝抢险。在做好城市防汛排涝工作的同时,要城乡统筹考虑,加强农村、山区地质灾害监测,特别是对地质灾害高发区、危险区的实时监测,制定落实紧急救灾预案和避险预案,确保汛期不发生因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整个防洪度汛期间,要进行全市总动员,向广大市民、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等广泛宣传普及城市洪涝灾害和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公众洪涝灾害意识、自救互助能力和防灾避险主动性。
今年将制定方案改造提升防洪骨干河道及管网
据昆明市城市防汛指挥部(简称市防指)介绍,今年汛期,我市及早安排部署各项防汛排涝工作,通过逐级落实城市防汛排涝行政首长责任制,全面开展汛前检查,编制城市防汛排涝方案,加强防汛排涝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以及完善预测预报体系等准备工作,城市的度汛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
目前,昆明市防指已编制下发《2014年昆明城市易淹水点(片)防汛排涝应急抢险方案》、《昆明市主城区2014年洪水联合调度应急方案》。除排水公司的专业队伍外,成立了以驻昆武警部队和水利施工企业等单位组成的“昆明市防汛抗旱应急抢险救灾队伍”,主城各区也加强了应急抢险队伍的建设。市级储备了2000余万元的中央防汛抗旱物资,市排水公司移动抽排能力从每小时1万立方米提高到了2.2万立方米。
针对昆明主城重点淹积水区域,市防指新建了23个降雨监测站和12个视频监控点。主城五区、三个开发(度假)区及市排水公司在每个易淹水点、河闸、泵站都设立了报汛员,以便及时上报降雨、淹积水、河闸泵站的运行情况。
去年以来就组织开展的盘龙江全程清淤除障工作,使昆明泄洪大动脉的泄洪能力得到了提升。今年主汛期前,北京路北站下穿隧道等部分重点区域的泵站及管网工程进行了改造,昆明主城区2014年防汛排涝应急清淤工程现已完成26.14公里河道和85.91公里排水管道清淤,清除4处行洪河障,新增970套路面雨水收集系统。主城各区也自行安排实施了23项防汛排涝应急工程。经过入汛以来降雨的检验,工程范围内淹积水问题得到了缓解,应急工程发挥了较好的效益。
从主城易发生内涝的地段看,东片区的淹水范围主要分布在二环沿线、新迎小区、曙光小区及东郊路沿线,其中以石闸立交、大树营立交、金马立交、菊华立交、石虎关立交淹水最为严重,对交通出行影响最大。北片区的主要淹水点位于云南旅游学院宿舍区、云南财经大学老办公大楼及体育馆,各淹水点通过马村立交、龙泉路及盘江西路等的连通,基本扩展成片。西片区的淹水点主要分布在西二环小屯立交桥至明波立交一线,人民西路潘家湾至省电视台一线以及茭菱路沿线的12个淹水点。
按照工作安排,市防指已着手编制截污(闸)堰调度运行方案,遇强降雨等紧急情况时,将适时开启河闸或临时打通溢流堰泄洪,及时处置内涝淹积水,保障城区安全度汛。今年,计划对主城盘龙江、东干渠、金汁河、海明河、东白沙河、新运粮河、老运粮等水系和重点区域进行调查及勘测设计,制定防洪骨干河道及管网改造提升实施方案,以改善城市防洪现状。近期,将完成《昆明市防汛抗旱办法》政府规章立法工作任务,同步启动地方立法调研工作,为下步防汛排涝立法工作打下基础。同时,推进主城区公共排水设施统一管理工作及“昆明市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升级完善项目”的实施。
目前,昆明市水务局已牵头完成《昆明市城市防洪总体规划》修编送审稿,昆明市滇管局已牵头完成《昆明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洪综合规划》初稿编制。这两个规划着眼从长远解决昆明城市内涝淹积水的问题,计划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完备、高效的城市防汛排涝工程体系。(昆明信息港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