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傍晚,高海公路往海口方向8公里处距离晖湾收费站1公里路段,发生山体掉落滚石事故,部分落石损坏了路面和护栏,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昨日上午封闭了一夜的道路,经过工作人员的清理,该路段恢复正常通行,并设置了安全提示牌,而靠近山脚部分的行车道已用安全锥隔离。过往车辆需注意行车安全。
回放
滚石坠落高海公路
昨日上午11点左右,事发路段滚落的山石已经被公路管理方清理走,道路恢复正常通行。靠近山体一侧的车道上竖立着“落石路段注意安全”的提示牌,100多米长的车道边上还摆放了安全锥隔离。
这一路段刚好在西山悬崖下,车辆行驶在公路上,远远就能见到山石垂悬。为防止碎石掉落,在山腰上还设置了金属防护网。
在靠近山脚一侧的路面上被滚石砸出的两个坑比较明显,在缺口的边缘还残留着山石的白色粉末,旁边往路中延伸还分布着七八个砸出的小坑,路中的金属隔离栏已经被滚石砸中变形。路边山体一侧的石砌挡墙上也被砸出缺口,破损的砖石露出了灰白色。顺着山体望去,斜坡上的植被由于滚石掉落,留下几条明显被压过的痕迹。过往车辆见到警示牌和路边安全锥桶后,纷纷减速驶过。
处置
设置安全锥和提示牌
“23日下午6点多,我们发现巨石砸在公路上,大的一块石头类似办公桌大小,十分影响通行,我们的工作人员立即赶往现场处置,十多分钟后,在靠近山脚的行车道设置了安全锥和提示牌。”高海公路路政大队的工作人员介绍,考虑到行车安全,前天晚上9点多,该路段的下行线被封闭。24日上午8点左右,巨石清理走后,该路段才恢复通行。
目前,在距离晖湾收费站1公里指示牌的下方,仍平行放置了三个“落石路段,注意安全”的提示牌,占据一个行车道,并在一百多米长的路面摆放了交通锥隔离。工作人员同时表示,由于此前曾出现过一次落石,安全锥和安全提示牌将继续摆放一段时间。
背景
为防滚石设防护网
由于天然形成的地势因素,考虑到西山碎石滑落的可能性,高海公路在建设时就在西山山体上设置了两层防护网。而每年进入雨季,每周都有安全、养护人员对事故易发路段进行安全检查。
2012年9月26日晚上,曾发生因降雨导致西山悬崖上的山石滚落到高海公路上,造成公路封闭清理,所幸没有人员和财产损伤。这是高海公路建成5年多来,首次遭遇大规模的落石阻路。事发路段位于高海公路昆明至海口8公里处,由于大雨造成西山土质松动,碎石从山上滚落到路上,落石路段长达20多米。其中最大的落石重约两吨,需要进行破碎后才能运走。而靠山一侧的两层被动防护网是用来防止西山上的碎石的。
高海公路2006年12月建成通车,是“十一五”期间云南省、昆明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也是现代新昆明建设“一湖四环”中环湖公路的西段。该公路位于昆明市西山之麓,滇池之滨,起于高峣枢纽立交,止于海口镇,接安(宁)晋(宁)公路。公路主线长30.32公里,辅道长27.5公里,总投资26.8亿元。
若遇落石
1落石标志设于易于发生塌方或落石危及行车之路段将近之处
2行致落石路段应注意落石标志,车辆驾驶人需减速慢行,注意落石
3若发现落石情况应及时向路政部门反映(记者 朱家吉 实习记者 付静萍)
小处不可随便
对于公共安全,任何细节都不可马虎。悬崖落石防护网失效、无盖的窨井、小区供气设计漏洞……这些公共设施上的小瑕疵,很可能会致命。相关部门理当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公共设施进行设计和管理,不可存侥幸心理。
落石坠落,究其原因首先是该路段,天然形成的复杂地质环境;其次,则是对隐患的防范意识不够,两层被动防护网并不能有效地挡住落石。
落石坠落的时间是傍晚,真让晚归的市民提心吊胆。事后路政部门亡羊补牢,设立了安全锥和警示牌,并未及时修复防护网和路面,这似乎有点没伤亡就万事大吉的意思。可问题是,这样稀有且侥幸的“安全”,只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对于不幸撞上的人,落石隐患对他们就是生命代价。
因公共设施设计和管理的失误,导致民众无谓的损失,相关部门往往当成偶然事件来处理,而对具体事件的问责力度不足,也让人为安全隐患能否彻底消除捏把汗。
小处不可随便,其实,只有相关部门认真对待落石,经常监控隐患,不隔靴搔痒地放个安全锥和安全提示牌,才能长效久安,治标治本。(评论员 王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