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济 正文
龙润集团全国开102家云米线小吃店
昆明信息港    08-14 09:01:32

    龙润集团开米线店了,在全国已陆续布局了102家,未来要开1000家,你们知道吗?

    当我们的认识停留在“普洱茶知名品牌”上时,龙润集团已悄然将旗下产业布局为生物资源开发、地产开发、有色金属开发三大板块,涉及房地产、矿产、普洱茶、医药、酒、小吃等行业,可谓“全产业链布局”。

    该集团营销总裁高众表示,当前龙润集团旗下的“云米线”小吃店已按照上市公司标准在全国布局了102家,未来将布局1000家,往后还得做“云豆腐”、“云土豆”。

    0.5克速溶粉

    可冲泡出一杯300ml普洱浓茶

    在技术创新方面,高众表示,龙润正携手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成功研制出“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可低温萃取普洱茶有效成分,为龙润茶注入了世界领先的科技力量,研发出了方便时尚的专利产品——速溶普洱茶。

    龙润集团联合云南农业大学创建了“龙润普洱茶学院”和“云南普洱茶研究院”,构建集产、学、研为一体的新型茶产业的人才团队。同时,还携手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和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产业化转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果——“茶叶功能成分提制新技术”,也为龙润茶注入了世界领先的科技力量,研发出了方便时尚的专利产品——龙润速溶普洱茶。(2008年10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授予龙润自主研发“一种速溶普洱茶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权。专利号为:ZL200610011092.9),当时被茶业届认为是世界茶叶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高众表示,云南的普洱茶——晒青毛茶历来以原茶的形式被人们饮用,但如何做到更为方便、健康是科学界一直想解决的核心问题。

    为此,龙润跟刘仲华教授合作进行了“茶叶低温萃取技术”项目研究。该项目在立项时就已获得云南省、昆明市相关部门的资金扶持。

    该项目核心科技“低温萃取技术”,可有效剔除普洱茶中的重金属和农残。其中,刘仲华研究出来的“膜分离技术”利用陶瓷膜,可“靶点式提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比如只提取茶多酚、茶红素、儿茶素等有效成分,当然也可以把农残和重金属剔除。

    “通过萃取后的速溶普洱茶,仅需0.5克就可以冲泡出一杯300ml的浓茶,还能最大程度还原茶味。”高众说。

    当前,该款速溶普洱产品已进入市场试销。由于产量小、成本难以控制等因素,一袋可冲泡300ml浓茶的普洱速溶粉要卖到8元钱。

    高众表示,由于定价过高,市面反响一般。他认为,普洱速溶粉还需要被市场接受的过程,现在量少成本高,未来销量好了,产量增加,成本自然就会下降,价格更加亲民。

    “云米线”每个料包

    重量可精确到克

    在药业、茶叶领域取得成功后,龙润集团充分整合盘龙云海集团、龙发制药、美国隆思达集团、龙润茶集团等板块资源优势,以药企和茶企的双重属性和专业技能不断推进大健康产业进程,形成了药、酒、茶、咖啡、食品多元化、全产业链发展布局。

    高众认为,进军茶产业是集团品牌导向产业战略的一次跨越, 确立了“以茶为主体,以茶日化品/茶保健品为两翼”的“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进入原茶产品、茶化妆品、茶保健品、茶食品等以“茶”为核心的生命健康产业领域。产业运作方式由过去粗放式的传统模式向种植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生产研发高科技化、产业集约化的现代化方式迈进,创领“茶生活方式”大健康理念。

    最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龙润创新性提出要做云南的“创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推出了适合中国广大创业者的具有云南特色的创业项目——云系列:云米线、云豆腐、云咖啡、云土豆,其中“云米线”在推出4个月的时间里利用其精准的定位在中国各地开设了102家门店,将一碗米线做到极致。用硬件、软件和互联网服务,实现品牌、产品、技术、运营的专业化模式,加以跨界和混搭,实践了龙润的愿景:为云南特色产品找到一条下山的通路。

    被问到如何“把一碗米线做到极致”时,高众解释道:“每家门店都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包括每个料包的重量都精确到克,以及每碗米线的热量都需精确计算,并在店内公示。‘云米线’店内炖汤所用的水都是经净水设备过滤后的直饮水。综合来看,已然极致。”

    目前,已经布局完成的102家米线店均按照上市公司标准来经营,其中云南有35家,昆明有24家。每天卖几碗米线、几份配菜,一天的营业额有多少,都一目了然;每个月的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成本控制都清楚。

    希望云南生物医药企业

    抱团发展

    高众说,虽然龙润目前“全产业链布局”,其矿业更是占所有产业比重最高,但是集团确立的目标和发展的方向就是“生物资源”,利用矿业及其它产业所产生的利润,来支持集团生物资源产业方面的发展。

    “在生物资源上,龙润仍以茶为主体,左边发展茶的日化产品,右边发展茶食品,而生物制药业也紧密跟茶联系在一起。因为茶叶跟矿产资源不一样,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利用这种绿色资源不会错。目前,龙润有578万亩供采摘的茶园,排在全国第一位。”高众说。

    对于云南生物医药的发展,高众提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分散”的现象,没有形成规模效应。各家做各家的,自然就没有合力,没有合力就不能形成云南生物医药品牌。

    在昆明高举生物医药产业大旗的当前,高众希望,市政府积极引导所有生物医药企业聚集,如果“云南药”品牌能在全国打响,做出名气,这种“规模效应”对昆明市乃至全省任何一家生物医药企业都是有极大帮助的。(记者 王海涛)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