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平稳运行,民生保障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3元
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49.62亿元,同比增长8.4%;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25.14亿元,增长9.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574.2亿元,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4.69亿元,增长10.8%;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3元,增长10.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29元,增长13.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4%;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3%,人口自然增长率5.86%。
全市农业生产势头良好,实现农业增加值62.68亿元,增长6.0%。工业经济基本平稳,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921家,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6个,竣工25个。
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64.31亿美元,增长18.7%,实际利用外资10.25亿美元,实际引进市外到位资金525.7亿元。
投资21.67亿治理滇池
生态建设方面,全面推进滇池治理“十二五”规划、“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施,完成投资21.67亿元。加快滇池环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建设,开工建设王官、斗南湿地公园项目。启动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工作,开展城乡清洁园林绿化整治提升行动,主城区新增城市绿地459.6公顷,完成计划的61%。全市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左右。
推进省市级重点项目建设
上半年,全市180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91.1亿元,为年度投资计划的37.6%;29项计划新开工项目实际开工9项,开工率为31%。40项重点前期项目稳步推进。
今后,我市将按照“上半年保底线、三季度补欠账、到年底圆满完成任务”的要求,强化重点工作的督促落实,对41项纳入省“三个一百”的重点项目和220项市级重点项目进行问题排查和集中会办,对推进滞后的项目进行交办督办催办查办,对责任县区和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加快推进南连接线、地铁3号线、黄马高速、呈澄高速等基础设施项目和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一期项目、立白昆明生产基地、恒隆广场等重点产业项目,抓紧开工地铁2号线二期、龙泉路延长线、地铁线网控制中心等项目,掀起项目开工热潮,加强项目储备,做好资金保障,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将推进105个省、市级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继续推进“千百十亿园区工程”,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城乡医保参保率达96.45%
全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春风化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方案,4家幼儿园晋升一级三等幼儿园,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升初中免试入学。改善教育教学条件,开工建设校舍安全工程24.1万㎡。
上半年,提供有效就业岗位10.6万个,新增城镇就业6.6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3%。启动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1.59万套(户),基本建成2.01万套(户),使民生保障得到加强。
扎实推进民生工作,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逐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规范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最低工资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尽快落实到位。继续做好稳价保供工作,切实抓好“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落实好低收入群体价格临时补贴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确保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物价平稳运行。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规范房屋租赁市场,平抑居住类价格过快上涨势头,保持昆明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昆明日报 记者杜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