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患有不全性肠梗阻的陆某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留院观察时,和当班护士武某发生语言冲突,陆某踢了武某左下腹一脚。
目前,医院方面希望依法依规严惩陆某,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患者陆某则表示,医护态度不好才令他情绪激动,他已经向护士道歉。
院方 护士毫无征兆被踢
昨天下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就此事做了调查通报。通报表示,9月6日凌晨3点58分,陆某因“腹痛、腹胀4天”到省一院急诊创伤外科门诊就诊,经检查,医生初步诊断为不全性肠梗阻,并予留院观察,对症治疗。上午9点50分,陆某到省一院普外科门诊复诊,检查结果显示,腹部肠管积气扩张。普外科医生给予患者在急诊外科留观、输液保守治疗。
9月8日上午8点20分早查房,陆某侄女对急诊外科的治疗提出疑问,并辱骂医护人员。同时患者提出要转普外科治疗。急诊科请普外科值班医生会诊后告知,虽然陆某出现出冷汗症状,但经检查,陆某神志清楚,各项生命体征正常,不排除低血糖反应。医生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并继续给予静脉点滴。但陆某对诊疗表示不满,并说:“你们是不是故意整我?!不给我正规治疗,给我输注白开水,要害我。”
8日下午1点50分左右,陆某在家属陪同下到护士站门口吵闹,侮辱医护人员。护士武某对陆某说:“请您将输液瓶抬高,避免气体进入血管。”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陆某冲到正在处理另一名患者的武某面前,重重一脚踢到其左下腹,武某当即倒地。陆某又踢打旁边的办公桌,不停辱骂医护人员。
事发后,院方及时向金碧派出所报案。当晚,被殴打护士到昆明法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进行伤情鉴定。目前,该名护士伤情鉴定为腹部软组织挫伤,精神受到严重刺激,无法正常上班。但医院并没有终止对患者的治疗,现陆某病情明显好转,腹胀缓解。
院方表示,陆某作为云贵铁路一局物资公司的负责人,无视法律法规,殴打谩骂正在为其他患者治疗的医务人员,而且事发后拒不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态度恶劣,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院方希望依法依规严惩陆某,医院保留追究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
患者 医护态度差 令自己情绪激动
昨天下午,与护士武某发生冲突的陆某表示,他已离开医院到外地继续治疗。他说,自己确实踢了护士一脚。之所以会发生这一幕,是因为在省一院治疗时,感觉医护态度不好,导致自己情绪激动。
“首先是让我来回在急诊和外科之间跑,但病迟迟没有好。”陆某说,9月6日凌晨,他出差途经昆明,因肚子疼痛难忍,到省一院急诊科就诊。因为还需去外地,陆某想多开一些药,医生让他到外科就诊。到外科就诊并做检查后,外科医生又让陆某回急诊科继续留院观察输液。回到急诊科继续住了2天后,他感觉自己的病痛仍没有好转。
陆某说,自己有高血压史,每天都要吃降压药,但就诊后,“我问当班的医生和护士,有的说能吃,有的说不能吃,太不专业了”。在输了几天液后,陆某发现自己不时会冒虚汗,“医生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住院期间,有的医生和护士态度太差了。”陆某说,由于病情一直没好,他想多咨询医生。但自从9月6日再次到急诊科住院后,就没见过主治医生,“事发当晚,主治医生才来找我,让我签《病情告知书》和《满意度调查》,我没签。”
陆某说,9月8日下午,他在家人的搀扶下到护士站找武某询问时,“护士说,大夫也要休息,大夫也要过节,语气很不好。”情绪激动之下,他“用脚踢了她一下”。
“当下我就道歉了,后来民警来了我又道了一次歉。”陆某说,打人是自己不对,他愿意道歉。
此外陆某和其用人单位表示,陆某并不是云贵铁路一局物资公司的负责人,是一名普通的员工。
数据 云南去年医疗纠纷2231起
这起纠纷发生后,金碧派出所接警后,民警已到现场了解情况,并做笔录,接下来将组织双方调解。
据了解,8月6日下午,云南省政协就“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召开恳谈会。会上透露,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云南省共发生医疗纠纷2231起。与会的医卫界委员和专家一致认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务人员超负荷劳动,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支付制度不合理,相应法律制度不健全,患者对医疗行业、医学科学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是导致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
对此,有委员提出,应健全和完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领导机构,依法打击医患纠纷中的违法犯罪行为。但重中之重则是加强医院自身建设,加强医患沟通,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提高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同时,向患者普及医学常识,帮助树立科学就医观念。(记者 张萌)
新闻延展
医患纠纷已成全球难题
2014年的美、英、法等多国的数据显示,医患纠纷已成为全球的热点话题。
不过,相比中国,在英美媒体上很少看到医疗事故引发暴力冲突的报道,医患纠纷多发生在治疗前和过程中。法律索赔程序完善和“给力”的纠纷调解机构是避免事后暴力的灵丹妙药。
英国→ 一小郡年现千起患者暴力
●对策:医院为一线医务人员开设自卫课
英国兰开夏郡的地方报纸引用最新的调查数据称,2013年, 当地4家医院的员工受到过273次肢体袭击,如果加上辱骂、中伤和吐口水,这个英国西北小郡的医务人员去年共遭遇了1338起患者攻击。“这就是兰开夏郡”网站称,医患纠纷实在太严重了,一些医院已经为一线医务人员开设了自卫课程。
美国→ 76%护士受过肢体或言语攻击
●对策:30多个州将袭击医护人员行为入罪
对于美国多家医院急诊室的医护人员来说,“拳头、口水和丢来的物品”都是工作中需要承受的一部分。
美国INOVA诊断公司2012年对762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76%的护士在工作中受到过肢体或言语攻击,但只有2%的受害者向医院申报,20%的受访者将被侮辱看作这份工作的一部分。
美国一些医务人员团体开始与这种情况抗争,并且成功让美国30多个州将袭击医护人员的行为入罪。如今,在弗吉尼亚对医生或护士动手将被判处14天徒刑。
法国→ 医患纠纷翻番增长
●对策:呼吁医院警局间设专线
法国医疗暴力监测组织(ONVS)2013年发布的报告称,医患纠纷正在翻番增长,2011年有5760起暴力医患纠纷,2012年就增长到了11344起,其中急诊室、内科和精神科是重灾区。
法国医院联合会(FHF)会长瓦勒图表示:“暴力事件不断增加,但近80%在医院发生的暴力事件无人上报。”针对这一情况,2014年3月6日,瓦勒图约见法国内政部长,责备卫生部和司法部不作为。
面对变得“危险”的工作环境,FHF呼吁在医院和警察局之间设立专线,以便警方迅速到场控制局面,并且在医患矛盾高发的诊区安装摄像头。
据《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