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23岁的女孩孟玲哭个不停。两年来,她经历了从受害人到被告人的极端角色转变。
两年前一次受伤导致的毁容将她的生活彻底击毁;而她的报复行动则将她的家人以及邻居一家人也拖进了痛苦的深渊。
受害人孟玲
左脸惨遭打伤缝了63针
两年前,孟玲21岁,年轻靓丽。在昭通市昭阳区迆那村,她和家人生活顺心,弟弟、姐姐在外打工,都正处着对象。父母身体健康,偶尔做点小生意,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差。她自己也找了男朋友,每天在朋友圈秀着恩爱。
更早些时候,她从卫校毕业,按照计划,之后她想找一份护士的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安安稳稳过完这辈子。
没想到,打击突如其来。
2012年上半年,邻居聂家盖房子。某一天上午,工人将一堆建筑材料堆放在孟家阳台上,孟家因此与其发生争吵,双方不欢而散。
事情没有了结。当天下午,聂家人带着木棍、扁担等冲进孟家,对孟家人一顿乱打。其间,聂家请来的工人手拿木棍,将孟玲左脸打伤,伤口长达10厘米,之后被缝63针。
事发后孟家报案,当地警方也已立案,但打人的那名工人,此时已经无从找寻。
受伤后,孟玲住院3个月,但脸上的伤疤未见好转,后经鉴定,她的伤势达到重伤。
从此之后,孟玲和家人的生活急转直下。
伤心人孟玲
信心尽失两度自杀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更不用说曾经年轻漂亮的孟玲了。可如今,脸上的伤疤毁了她的容貌,更毁了她的自信。
出院后,孟玲不敢再照镜子,她怕面对自己的伤疤,甚至不再出门,更不用说找工作了。更多的时候,她总是独自躲在家偷偷抹泪。家人看不过,安慰她,可越安慰她越伤心,有两次,她甚至想到了自杀。
第一次,她和母亲去深圳治脸上的伤,可治了许久仍未好转。于是,在姐姐打工的出租屋里,孟玲把剪刀对准了自己的手腕……幸亏抢救及时,她才捡回条性命。
第二次,在家人鼓励下,她终于说服自己,出去找工作。她的目标是成为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笔试成绩不错,她顺利进入面试。可当考官看到她脸上的伤疤时,委婉拒绝了她。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自信心瞬间崩塌,当天,她哭喊着来到村子附近的水库,打算了结余生。这次,一路尾随的男朋友劝住了她。
尽管保住了命,可面对世俗的眼光,孟玲的悲伤慢慢地变成了恨,对当时伤害自己的人的恨。而随着时间推移,恨意越来越强烈。
策划者孟玲
决心“教训”聂家儿子
孟玲受伤后,紧邻而居的孟家和聂家彻底断绝了往来。为给当时伤害自己的人定罪,孟玲和家人多次找到当地警方,可结果却一次次让人失望。警方的回复是:他们已进行了多次布控,并联系了伤人工人所在的辖区派出所,可一年多过去,嫌疑人始终没有擒获。
除了伤人者找不到,孟家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给她治伤疤,家里人先后借了10多万元,邻居聂家却只付了不到5000元。
孟玲想用自己的方式报复。去年7月份,在弟弟的女朋友黄某陪着她来昆明医治伤疤的时候,她觉得这个机会来了。
当时,孟玲无意间得知聂家的儿子聂某在昆明盘龙区青龙村附近当理发师,她就想着叫人教训聂某一顿,让其也尝尝被人打的滋味。
可如何约聂某出来成了问题。聂某见过她,如果她自己约,聂某肯定不会出来。她想到了弟弟的女朋友黄某。
黄某来自深圳,没见过聂某,而且年轻漂亮,要把聂某约出来容易许多。
想法很快付诸实施。取得黄某支持后,孟玲给其办了一张昆明的电话卡,从别处要到聂某的QQ号码。聂某很快上钩。
接下来就是把聂某约到隐蔽的地方。孟玲想到了青龙村旁的凤凰河边,她先前和黄某去过,那里晚上人少,不容易被人发现。
主意打定,就剩实施了。
“演员”孟玲
“哭”得父母兄弟帮她杀人
报复行动选在了2013年7月14日。
前一天,孟玲打电话给在昭通的父母,称钱花光了,让他们来昆明接她回家。“父母起初不同意,说打钱让我自己回家。我自然不同意,就一直哭,父母心软了,就由弟弟开车,一家三口赶到了昆明。”昨天的庭审中,孟玲说。
当天晚上,一家人在北部汽车客运站附近的一家旅社住下,孟玲向家人说了自己的想法,“可家人反对,称没必要,我就一直哭,最后他们不得不同意”。
7月14日晚上10点多,一家人开车来到事先约定的地点,半路上,孟母因为晕车没随家人一同前往。
有关事发当晚的经过,孟玲和父亲说法不一。“他们都在揽责,试图让最亲的人受到的惩罚轻一些。”庭后,辩护人这样说。
较为统一的说法是:当晚11点左右,聂某如约来到青龙村旁的凤凰河边。
此后发生了什么,各方说法出现了分歧。黄某的笔录中说:“聂某刚到,孟玲的父亲就和其扭打起来,我看到这,赶紧按照之前的约定跑开了。”而孟玲父亲则说:“到那边后,我先向聂某要我女儿的医药费,可聂某不给,还向我动手,我才不得不还手。”
无论如何,最终的结果是,聂某倒地停止了呼吸,身上多处被孟父用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和提前准备好的小锤捅伤和砸伤。“本来是用来防身的,”腿部有些残疾的孟父说,“我怕对方打自己。”不过此说法被公诉人一口否决,“他就是奔着杀人去的”。
聂某倒地后,孟父说:“我很害怕,从旁边捡来两个塑料袋,将聂某头和脚套住,赶紧跑了。”而公诉人则反驳称:“他(孟父)套了塑料袋后,又把聂某的尸体推到河里。为防止其他人看见,他又捡了些杂草,覆盖在聂某身上。”
之后,孟父与儿女会合,接了黄某和孟母,5人连夜赶回昭通。半路上,“我把作案工具扔在高速公路旁。”孟玲说。回到家后,一家人又烧了各自事发当晚穿着的衣服。
被告人孟玲
庭上试图为家人揽罪
“下了班的聂某和同事打了声招呼,拿着手机,兴高采烈地出了门。”这是20岁左右、身高只有一米五的聂某留给同事的最后印象。
2013年7月15日早晨8点多,他被捡垃圾的市民发现死在离理发店不远的凤凰河里,头和脚被塑料袋套着。
之后警方赶到,很快确定了聂某身份。聂家人也知道了独子去世的消息,他们马上就想到是孟家人干的。
7月17日,在村子附近的一仓库内,“警方抓到住了正准备潜逃的数名犯罪嫌疑人。”在昨天的庭审中,公诉人指控。
今年5月23日,检察机关将涉案的孟父、孟玲、孟弟(黄某因属于未成年人,做另案处理)分别以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提交法庭。昨天,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审此案。
庭审中,对于事发经过,孟玲和父亲都试图将罪行揽到自己身上。说到痛心处,孟玲和弟弟眼泪流个不停,他们均承认了罪行,希望得到受害者家属原谅,并愿意支付经济赔偿,“哪怕把房子卖了也行。”孟玲弟弟说。
孟玲的辩护人则为她辩护:“她在此案中并没有参与作案,属于从犯,而且她本身就是此案的受害者,希望法官对其从轻惩处。”
对于此案,法院将择日宣判。
记者手记
但愿血的代价
能化解人们心中的戾气
一场邻里纠纷,让一个花季少女的美好未来成了泡影;而她一个冲动的决定,毁掉了两个家庭。
对于孟玲,我们为她的不幸叹息,又为她的罪行愤慨。她和她家族的命运,势必将因为这起案件彻底改变。回过头来,我们不禁想到:如果当初两家人发生纠纷后停止谩骂,而是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谈谈,或许,孟玲的伤疤就不会存在;如果纠纷发生后,警方及时抓获犯罪嫌疑人,而聂家人愿意多承担一些责任,或许,后面的悲剧就不会发生;更如果,在孟玲两度自杀时,我们的社会能多给她一些温暖和帮助,或许她心中的仇恨就不会越积越深……
唯愿这血的代价成为前车之鉴,当人们心中戾气难消时,希望它能警醒你我:退一步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