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法国艺术家哈桑在昆明的艺术探索之旅
昆明信息港    12-02 21:57:52

塞林格咖啡馆内,哈桑与他的画作。记者陈盈盈/摄

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系列:跳舞的女郎。供图

    2013年10月的一天,住在昆明已有三四个月的法国艺术家哈桑·穆桑(英文名:Hassan Musa)决定跟妻子派翠西亚(英文名:Patricia)一起出门走走。虽然哈桑和妻子都住在昆明,但哈桑平时很少出门,因为他把大把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了艺术设计上,对昆明的了解并不多。

    出门前,哈桑和妻子花时间查阅了一下旅游指南和地图,发现在昆明主城市区内有一家省级博物馆,应该值得他们游览一下。于是,他们搭乘出租车来到了云南省博物馆门前。

    博物馆,对哈桑和派翠西亚来说,是他们最熟悉不过的游览地。在欧洲,哈桑和帕翠西亚几乎游遍了每一个国家。对他们来说,夫妻二人每到一个地方,最先选择去游览的一定是博物馆。博物馆、艺术馆一类的展馆是哈桑和派翠西亚心中最完美的游乐园。连他们的小儿子米曼(英文名:Mimane)都说:“小时候经常陪着爸妈去各种博物馆,而那个时候特别想在外面玩耍。现在才理解博物馆的价值。”

    抽空就去昆明的博物馆 感受这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艺术

    刚在云南省博物馆门前停下,派翠西亚一眼就看到远处博物馆正门的栏檐上挂着醒目的横幅,派翠西门预感到横幅上写的字应该会跟展馆内展览的内容有关。但是,派翠西亚刚到中国不久,还没学过中文,看不懂横幅上写的是什么。于是,她和哈桑找到了一位路过博物馆,看起来比较像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行人询问。但令人遗憾的是,那位路过者给派翠西亚和哈桑的回答是“不知道”,让派翠西亚颇感失望。哈桑和派翠西亚不得不悻悻地离开博物馆。

    回忆起去年的那次经历,派翠西亚觉得那真是一种“奇怪”的遭遇。因为,对于长期游览欧洲各国博物馆的她和丈夫哈桑来说,这种遭遇真是前所未有碰到过的。“我们几乎每次去到任何一个博物馆(主要指欧洲国家的博物馆),都会很容易地在博物馆门前找到跟每次展览相关的介绍资料、宣传册、分类表等,但是在昆明的博物馆怎么什么也找不到。也有的(欧洲)博物馆门前会有一个小小的书店或者杂货店,这些小商店除了会给游客提供可供参考的宣传册以外,还会售卖一些跟展览相关的小型纪念品,给游客收藏。”派翠西亚坦诚地向记者讲述她在昆明的一次让人不解的遭遇。

    哈桑对派翠西亚提到的这次遭遇,也同样表达了他的遗憾。“我们甚至有的时候为了在昆明看一次展览,上网搜了很多次,几乎搜不到本地的一些跟展览有关的信息。”哈桑说。但是,记者了解到,他们搜索的信息基本都是英文的,因为他们的中文水平实在不好。

    哈桑和派翠西亚来到昆明,是为了看望他们长期住在昆明的儿子。他们家中的小儿子米曼自从大学期间在昆明修读中文和国际贸易专业以来,就一直住在昆明,还娶了一个中国的老婆,就更把昆明当作自己的家了。哈桑和派翠西亚受儿子的影响,也渐渐把昆明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来对待,于是,昆明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经济、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对哈桑和派翠西亚来说,也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而博物馆之于哈桑和派翠西亚,就是让他们了解一座城市人文、历史、经济等各方面变化的向导。而在昆明这座城市,他们尽然很难找到这样一个方便他们了解一座城市的平台。就像儿子米曼曾经描述过的一样:“昆明有的时候就像一座空城,什么也没有。”

    英文稿件:

        French artist Hassan's art exploring life in Kunming

哈桑和妻子派翠西亚在昆明的一家小餐馆里享受慵懒的时光。供图

哈桑画作:昆明圆通寺。供图

    为昆明吹来艺术展览新风 举办个人艺术作品展

    2014年11月,哈桑和派翠西亚再次从法国飞到昆明,这次启程一是为了到昆明来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二是为了看望他们最心疼的儿子。但是这一次,哈桑和派翠西亚带来了不一样的东西。

    刚到昆明没几天,经儿子米曼介绍,哈桑和派翠西亚就和塞林格咖啡馆建立起了联系。他们计划在11月23日-11月30日这几天时间里,搞一次哈桑自己的艺术作品展览。所有带来展览的作品,都是哈桑和派翠西亚随行从法国飞到昆明托运的,因此作品量并不是很多。

    了解到这是一次带着鲜明的国外特色,能让昆明人看看欧洲艺术家艺术创作水平的机会,塞林格咖啡馆的工作人员反应灵敏,很快为哈桑布置了提供他展示艺术作品的场地。

    11月23日晚上8点半,来塞林格咖啡馆观看哈桑艺术作品展的客人接踵而至。这些人中,有学生,有艺术家,有策展人,有哈桑和配翠西亚在昆明各种场合结识的中国朋友。大家都抱着很高的期待,期盼在现场感受一次由法国艺术家带来的艺术熏陶。

    即便哈桑曾有着在世界各地,如在巴黎、纽约、威尼斯、维也纳、布鲁塞尔等地参加艺术家集体作品展或者举办个人展览会的经历,但在昆明办展,他还是第一次。当天晚上,哈桑也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他只是在分享会上分别介绍了此次展览的艺术作品的创作意图,以及他创作作品所涉及的领域,包括阿拉伯书法艺术、拼接布艺、水彩画、油画、雕刻等。

    接下来,在现场听取分享会的昆明观众纷纷提问,有的人问他为什么会选择在昆明办展,有的人问他是否还可以再多举行几次个人展,还有的人直接表达了喜欢哈桑艺术作品的情感。更令哈桑出乎意料的是,在他的个人介绍刚刚结束之时,就有昆明的知名策展人杨雄邀请他到杨雄自己经营的艺术展览中心展示他的作品,也有来自云南艺术学院的大学老师等人邀请他去给自己的学生做作品展示和演讲。“我没有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哈桑淡然地说,“我只是想看看自己的作品带到昆明来会激起什么样的反应。想了解昆明本地人如何看待和评价我的作品。准备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

    发现云南艺术家创作不容易 但认可城市在迅速变化

    对哈桑来说,他的第一次展示无疑是成功的,成功地吸引到了很多当地人的注意。据他介绍,在办展之前,他也先后和住在昆明的云南艺术家或者外国艺术家有过短暂的交流。“据我初步观察,昆明的艺术创作环境应该是没有法国的好。像我在法国做创作,很多像我这样的艺术创作者都能得到法国的大型私营公司,比如Total石油公司、Canal Plus电视集团、Cartier珠宝集团等给创作者提供的资金扶持。而法国政府也非常重视为艺术家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从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支持艺术家创作的态度。”

    哈桑说:“我听说云南的艺术家在昆明做艺术推广比较难。民众对艺术的接纳和欢迎程度没有法国的高。但我看到中国正在改变,而且变化的速度很迅捷,说明这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国家,不像法国作为欧洲老牌的发达国家,近几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缓慢,很多人的观念都比较固执,且行事保守。”

    派翠西亚对哈桑的观点表示了认同,她还补充道:“我们还曾在昆明拜访过其他住在这个城市的外国艺术家。其中一位来自瑞士的创作者每年来昆明都会居住至少半年,这半年里他会专心创作自己的作品,可见他对这个城市的喜爱。”

    哈桑和派翠西亚来昆明不久,虽然没有如愿地参加过几次正式地大型的艺术展览,但是他们两人相伴游览了昆明的不少公园。海埂公园,大观公园,翠湖公园,哈桑和派翠西亚都去过。这些公园的一些场景还被哈桑留在了他的画作里。昆明一些街道与老房子的场景也被哈桑用画笔记录了下来,更有一座哈桑画过的老房子目前在昆明的马路上找不到了,因为原址已被新的场景所替代。“这里的变化真的实在太快了,”哈桑发现自己画作中的一栋老房子已经消失后,又一次感慨。

    在昆明寻找中国文化元素 设想开个人工作室

    在昆明的生活,值得哈桑和派翠西亚回忆的是,他们有一次走到文庙附近,既意外又惊喜地发现里面举办了一次书法大赛。哈桑和派翠西亚还特意进去观摩了一下,与中国的老头老爷子们进行了愉快地交流。中国书法既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汉字书写艺术,也是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一扇美丽的窗户,对哈桑有着尤其独特的吸引力。哈桑告诉记者:“我还打算用中国汉字创作绘画艺术作品呢。现在已跟一名中国的书法艺术家建立起了联络,要好好像他学学。就像我创作阿拉伯文字书法艺术作品一样,里面或许会有相似的地方。”

    目前,每天清晨,哈桑和派翠西亚都早早地起床,要去赶赴一场他们每天都期待的聚会。这场聚会的魅力很大,以至于他们并没有因为来到昆明度假而赖床。哈桑说,每天早上8点,翠湖公园的操场上都会举办一场太极拳操练会。 “在那里,我们接触到了24式、56式的太极拳,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真的很开心。”谈起打太极,派翠西亚振振有词。哈桑也笑着补充道:“而且我们参加这样的活动,尽然是不收费的,我和派翠西亚自然而然地就加入到他们的团队中。真没想到他们不收取我们的费用。”

    昆明,对哈桑和派翠西亚而言,虽然因他们的儿子米曼而结缘,但来到这里,他们尝试在这里找到自己喜爱的生活。“哈桑还计划在昆明开个艺术创作工作室呢,”派翠西亚介绍。对此,哈桑,不置可否,他说:“来昆明陪儿子是我们的选择,但儿子平时忙也没有太多时间整天陪伴我们。建个属于自己的工作室,更方便平时创作吧。”昆明留下了哈桑和派翠西亚停留的脚印,哈桑和派翠西亚也给昆明吹来了一股艺术创作的新风。(昆明信息港 记者陈盈盈)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