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昆明气温骤降10℃ 大白菜每公斤涨2元
昆明信息港    12-17 08:28:32

    打鹰山至待补路段,道路两旁的树枝结满了冰凌,车辆间加大行车距离以保安全。记者郎晓伟/摄

雾凇美景吸引游客驻足拍照。记者郎晓伟/摄

  昆明信息港综合整理 受到强冷空气影响,16日,云南省大部分地区气温大幅下降,部分地区出现了降雪,其中昆明最低温度只有3℃,昆明市气象台继续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信号,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公布全省十大道路交通事故危险路段。

    昆明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16日,一股寒流再次笼罩春城,昆明市气象台于8时45分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信号。这是入冬以来,昆明第二次发布寒潮预警。本次降温将持续3天,19日气温逐渐回升。

  在翠湖喂海鸥的市民张荣荣见记者采访,主动搭讪:“头一天还晴空万里,今天就冷得发抖,这个冬天,气温太难适应了!”12日气温突降15.8℃,晴了三天后又遇降温,无论是本地人还是习惯了寒冷的北方游客,都觉得气温变化太大,难以适应。据昆明市气象台监测,昨天的气温徘徊在2℃到5℃之间,各县区也纷纷降温。“城区虽然天气阴冷,但空气中的水汽不足,没有形成降雨,因此不具备足够的降雪条件。”昆明市气象台气象预报员李晓鹏介绍,这一轮的冷空气将在昆明及各县区停留3天左右。未来两天,昆明都将保持阴天模式,并持续低温。“最高温度在7℃左右,最低温度为2℃左右。”嵩明、寻甸和东川等偏远的山区会有少量的降水和降雪,19日温度再次回升。

    昆明北部山区像一幅黑白画卷

    16日凌晨起,昆明气温大幅下降10度以上,在昆明北部山区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岭,无论灌木、草本植物、大树,都覆盖着一层白花花的霜,再往2600米以上的道路行驶,浓雾从能见度80米逐渐缩短到50米、30米。但在海拔2500米以下,则绿树还是绿的,地边小草还没变成白霜。

  昆明“两区”、寻甸县、东川区等均属昆明北部山区,上午9点,记者沿倘甸到寻甸的老路一层层翻越垭口的过程中,当车行驶到2500米时,车外景色由苍绿色变成灰白色,到了2600米,又变成白色。每棵树的树冠、干枯的树枝、灌木的小叶片上,都覆盖了一层白霜,而黑灰色的树干、大树枝则依然保持了原来的神色。两相映衬,像一幅黑白画卷,煞是美丽。再往海拔2600米以上攀升,景色变成白茫茫的一片,浓雾从山洼、树冠腾起,弥漫了整条公路,每一辆车都闪烁着警示灯、示廓灯。浓雾中,能见度从80米下降到50米,再下降到30米,最后,闪着应急灯都只能以10—20公里的时速前行。2600米海拔以上的道路并不长,八九公里就开始下坡,越往下白色越少、绿色增多,气温也不断攀升,坐在车里伸出手去,已没有刺骨的寒冷。

  记者见到,一路上有冰凌的路段,车辆都行驶得比较慢,事故并不多。

  滇东北多处道路结冰

  由于气温突降,渝昆高速公路曲靖段降下小雪,气温跌至零下4℃,部分桥面结冰,全路段路面非常潮湿,交警组织播撒融雪剂,确保交通不受影响。一路上有冰凌的路段,车辆都行驶得比较慢,事故并不算多。记者从昭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水昭高速大队获悉,G85渝昆高速公路昭通段路峰丫至小凌子口路段出现浓雾和冻雨,昭通往水富方向路面结冰,鲁甸至洗羊塘隧道路面湿滑,交警及时撒盐处理。

  “目前我们站发车情况正常,没有受到天气变化影响。”昨日下午,昆明北部客运站负责人表示,这次降温天气并没有造成大范围降雪,因此长途班车行驶并没有受到影响。

    景区游客“不怕冷”

  16日,4℃的气温不是石林最冷的一天,据了解,石林今日气温降至3℃,偏远的圭山镇还有少量降水。

  突然的降温让石林景区一大早就隐隐约约地隐藏在雾中,呼呼的北风吹得景区内游客们都裹紧了厚厚的棉衣。气温骤降,并未熄灭外地游客对石林景区的游玩兴致,三三两两的团队游客还是拿出相机拍照留念。“来的时候还暖和,没想到今天穿棉袄都觉得冷。”来自四川的游客叶丽霞说。

  此次降温,对石林风景区影响不大。据统计,星期一天气较好,游客近8500人,昨日的人数没有明显减少。

    受寒潮天气影响,轿子山、六哨等北部平均海拔2400多米以上的多个地区,均出现童话世界般的雾凇景观。

    有着“滇中第一山”美誉的轿子山,距离昆明140多公里,属于乌蒙山系拱王山脉余脉,最高海拔4247米。轿子山上植被丰富、多样,昨天凌晨,雾凇就给整座山披上了银装。远看一片北国风光;近看,棵棵树上晶莹闪烁,宛如琼树银花,简直美不胜收。

    由于冷空气还将持续,轿子山风景名胜区做好了霜冻和降雪应急预案,包括景区栈道和两公里区间道的冰雪清除和清扫。同时,为确保游客登轿子山赏雾凇美景的安全,景区也加强了相应的安保措施。

    部分蔬菜价格小幅上涨

    受降温天气影响,昆明市场上菜价与前日相比小幅上涨,在篆新农贸市场,菜叶类蔬菜涨价幅度最明显,白菜、花菜等每公斤普遍上涨1—2元。“前段时间白菜3元/公斤,现在则卖4元/公斤;花菜前几天是4元/公斤,今天要卖5元/公斤。”菜贩王师傅说,每年冬季遇到降温天气菜价都会出现一定上涨,这次的涨幅比较小,假如遇到降雪天气涨幅会更大。

    莲藕、茄子、黄瓜、西红柿、萝卜等价格则没有明显变化。王旗营蔬菜批发市场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各种蔬菜供应量较为充足,随着年关和春节的临近,菜价可能会有一定涨幅,但不会太大。

    道路安全

    昨天下午2点半,记者一行到达嵩待高速打鹰山服务区。曲靖市交警支队功昭交巡警大队刘副大队长介绍:“早上时冰更厚,这会儿是一天中最暖的时候,冰基本变成了水。”

    打鹰山服务区

    夜晚零下六七度

    “寒潮一来,昆明曲靖两重天”,在嵩待高速白泥井2号和3号隧道之间,是昆明交警和曲靖交警管辖区的交界处,昆明这边还是绿色,曲靖那侧就变成了白色。接近驾车镇的地方,已经完全白茫茫一片,因为浓雾弥漫,路边不断有提示牌指点“交警服务站前方1000米、500米”,当记者一行以40公里的时速经过服务区时,几乎没发现距路边10米远的服务区。

    打鹰山服务区、隧道、隧管所的海拔在2900—2950米之间,是嵩待高速的制高点,也是嵩待高速气温最低的地方。据功昭交警刘副大队长介绍:“这一路段白天气温已经维持在零下5度,到晚上还会下降1—2度,达到零下6—7度。白天道路没结冰,是因为从早上8点到11点,会泽公路管理段和交警都在撒融雪剂。”

    截至昨晚10点

    打鹰山路段未封路

    昨天晚上8点,功昭交巡警大队刘副大队长的对讲机里传来气温报告,迤车6度,会泽零下3度,打鹰山零下5度,白泥井隧道零下2度。刘副大队长说:“功昭大队辖区140多公里,温差11度,只要气候最恶劣的打鹰山隧道两侧桥梁大面积结冰,撒融雪剂的作用已不大,就开始封路。”

    昨晚10点,气温最低的打鹰山路段开始下雪霰,车流量减少,桥梁比白天更容易结冰,但仍未封路。待补到会泽路段,已开始下小雪。

    同时,昭通交警传来消息,昨天下午5点起,交警在凌子口管制拖挂车,只允许小型车通行,晚上9点多,昭会二级路昭通境内发生一起车祸,小型车也不能通行。但昆明前往昭通的通行条件尚可,截至晚上11点,曲靖功昭交警还未封闭功山到江底路段。

  嵩待高速 18公里撒了4吨融雪剂

    嵩待高速打鹰山隧道旁的隧管站,昨天下午4点半,会泽公路管理段的工人们把8吨融雪剂分别倒入两辆货车的货厢中,从海拔2930米的打鹰山隧道分别向会泽方向、白泥井隧道方向的桥梁撒融雪剂。

    据曲靖功昭交警大队刘副大队长介绍,天黑之前撒一次融雪剂,预防桥梁结冰,可坚持3到5小时,尽量减少封路时间。

    2辆警车一前一后护卫着撒融雪剂的货车,以大约16公里的时速巡航。但是,在警车后方积压了一个长长的车队,一些小型车耐不住16公里的时速,纷纷超车往前窜,逆行堵住对向车道的去路。见此,功昭交警又开始疏导堵塞的车辆。

    从打鹰山隧道到待补,18公里路几乎全是下坡,有20座左右的桥梁,4吨融雪剂全部撒完。

    渝昆高速公路曲靖段降雪

    由于气温突降,昨天上午,渝昆高速公路曲靖段降下小雪,气温跌至零下4℃,部分桥面结冰,全路段路面非常潮湿,交警组织撒融雪剂,确保交通不受影响。昭通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水昭高速大队介绍,G85渝昆高速公路昭通段路峰丫至小凌子口路段出现浓雾和冻雨,昭通往水富方向路面结冰,鲁甸至洗羊塘隧道路面湿滑,交警及时撒盐处理。

    受强冷空气影响,一些高海拔地区均已出现冰凌,大巧线铅厂至小河塘路段,东坪哨口子路段,大巧线大岩洞路段,哨口子至新店子路段路面结冰,交警建议途经上述路段的驾驶员延时出行。

    “目前我们站发车情况正常,没有受到天气变化影响。”昨天下午,昆明北部客运站周站长说,这次降温天气并没有造成大范围降雪,因此长途班车行驶并没有受到影响,客运站正积极与交警部门保持联系,根据天气变化和道路拥堵状况调整发车频率,争取让旅客按时出发。

    昨天,云南省气象台还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预计迪庆、丽江北部、昭通、曲靖、昆明东部、红河东北部、文山北部7个地区部分道路地面温度将低于0℃,可能出现对交通有影响的道路结冰和对电力、通信等有影响的电线结冰。

    云南十大危险路段已夺命475条

  昨天,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公布全省十大道路交通事故危险路段。公布的路段,多是路线落差大、坡长弯急、多雾、路面湿滑,交通安全隐患较为突出。记者统计发现,在这十条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至少已夺走475人的性命。

  玉溪市元江县境内

  昆磨高速上行线K244-K217公里大风垭口至红光路段

  道路特点:27公里的长下坡,路线高差近1200米,是典型的山区高速公路。

  伤亡情况:200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截至2013年12月,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共造成101人死亡、115人受伤。

  安全提示:行经长下坡路段,不少驾驶人习惯长时间踩住刹车,此举易导致制动器失效。下坡时不要单纯依靠制动减速,还要选择低挡位降速,杜绝空挡滑行或熄火滑行。

  普洱市墨江县境内

  昆磨高速K290-K304公里通关至忠爱桥路段

  道路特点:为连续14公里长下坡。

  伤亡情况:2008年至2013年,各类交通事故共造成 32人死亡。

  安全提示:货车切勿频繁制动、超速行驶和疲劳驾驶。

  昆明市宜良县境内

  汕昆高速K2067-K2075公里清水沟9公里连续长下坡路段

  道路特点:最大纵坡-5%,中途有清水沟一号隧道和清水沟二号隧道及清水沟大桥,路段包含连续弯道,弯急坡陡,路面摩擦系数低,货车易失控肇事。

  伤亡情况:2011年至2013年共发生301起交通事故,造成28人死亡、76人受伤。

    安全提示:货车严禁超载,下坡前检查车况及刹车淋水且低挡行驶。晚间行驶的小车要与大货车保持适当车距,不要夹在两辆大货车中间行驶。

  昆明市盘龙区、官渡区和嵩明县境内

  杭瑞高速K2217至K2199公里小哨路段

  道路特点:该路段上有两段长下坡路段。雨季路面湿滑,冬季路面易结冰,且部分路段路面存在不均匀沉降,容易导致多车相撞事故。

  伤亡情况:2011年至2013年,共发生2870起交通事故,造成35人死亡、317人受伤。

  安全提示:货车严禁超载,注意控制车速,保持安全车距。晚间行驶的小车要与大货车保持适当的车距,不要夹在两辆大货车中间行驶。一旦发现前方有险情,应立即打双闪灯长按喇叭提醒后面的大货车提前减速。

  楚雄州楚雄市境内

  杭瑞高速上行线K2369-K2364公里长下坡路段

  道路特点:路线通过孔家庄隧道,弯急坡陡,视距受限。

  伤亡情况:2010年至2012年该路段共发生事故840起,造成58人死亡。

  安全提示:高速路上切勿随意停车;故障停车或发生交通事故应及时报警,并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150米外放置三角警告标志。车内人员应迅速疏散至路侧安全防护设施以外等待救援,切勿在高速路上停留。

  昭通市鲁甸县境内

  渝昆高速K544-K546、K548-K550公里路段(昭待二级公路江底长下坡)

  道路特点:此路段为20公里长下坡,事故多发,车辆易失控肇事。

  伤亡情况:2011年至2013年共发生交通事故258起,造成24人死亡、112人受伤。

  安全提示:货车严禁超载,下坡前检查车况及刹车淋水且低挡位行驶,如制动有异常,可就近驶入自救匝道。

  昭通市水富县境内

  渝昆高速昭通至水富方向K352-K324公里凉风凹至庙口路段

  道路特点:为28公里长下坡,其中K337+100-K337+500处为急弯路段,纵向坡度为-4%,弯道半径294.2米,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伤亡情况:2011年至2013年,发生各类道路交通事故165起,造成14人死亡、73人受伤。

  安全提示:货车上路前请检查刹车、加水。进入隧道、弯道前采取预防性制动,降低车速。

  保山市隆阳区境内

  杭瑞高速K2682-K2698公里路段

  道路特点:上行线为长下坡路段,坡长16公里,纵坡为-5%,海拔高差较大,且存在多处急弯和“S”形连续弯道;下行线紧邻水库,弯急坡陡,安全防护设施薄弱,大型货车长下坡后易因制动过热导致失控翻车和坠车事故。

  伤亡情况:近3年发生的各类交通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25人受伤。

  安全提示:雨天道路湿滑,轮胎附着系数下降,行车应注意观察路面。遇有突发情况,首先踩刹车减速、保持车辆行驶方向稳定,切勿急打方向盘,以防车辆失控。

  红河州建水县境内

  通建高速通海至建水方向K14+400-K24公里蚂蚁山路段

  道路特点:长下坡路段全长18.47公里,高差达667米,弯多、坡陡、临崖,立体气候,路面潮湿、秋冬季节多雾,路况较复杂。

  伤亡情况:自正式开通至2013年11月,各类交通事故共造成74人死亡。

  安全提示:货车严禁超载,下坡前检查车况及刹车淋水且低挡位行驶。如制动情况有异常,可就近驶入自救匝道。货车驾驶人应保持货车尾部清洁、灯光完好,车身反光标识明显,侧后部防护装置完备,在路上行驶时不要长时间占用内侧车道,防止被追尾。

  昆明市东川区境内

  国道213线龙东格公路K0-K15公里龙潭至东川路段

  道路特点:路线落差大,坡长弯急,多雾、路面湿滑,安全隐患突出,交通事故多发。

  伤亡情况:2006年以来共发生交通事故1554起,造成81人死亡。

  安全提示:请低速谨慎驾驶,不要驶入逆行车道。同时,超员会导致车辆载质量增大,发生事故的风险加大。

    救助保障

    市救助站上街发冬衣被褥 助露宿者过冬

    昨日,昆明再次遭遇强降温。昆明市救助站副站长王莉平表示,一大早10多名工作人带着被子、干粮和水等生活必需品赶赴市区内各繁华地段、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救助街头流浪人员,但收获不大,只有少数几名流浪人员表示愿意跟随工作人员回救助站。“只要发现流浪人员都会给他们发联系卡,要是遇到紧急情况可以联系我们。”

    五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降温之前,工作人员便于11日与15日两天,为辖区内的露宿者、拾荒人员等无家可归的人发放了20件棉衣与25套绒衣绒裤。本月初,昆明市救助站也准备了至少400套棉衣和被褥,为需要帮助的无家可归人员提供帮助。

    本月11日、15日,五华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分批次,将早早准备好的过冬棉衣、绒衣绒裤等衣物,通过沿街发放的方式发放给露宿者和拾荒人员。“主要是在南屏步行街、小西门龟背立交桥、圆通寺周边以及翠湖周边等重点区域。”工作人员说。

    “昆明之美”等民间志愿组织也会为市内的无家可归人员提供帮助。日前,云南青基会“昆明之美”公益团队志愿者就走上街头为流浪者发棉衣、棉帽、棉袜。

    今冬开电暖器不用担心跳闸

    在入冬之前,昆明供电局对188台过载的配电变压器进行了增容改造,让昆明市民过上一个暖冬。昆明供电局生产设备部段尚琪介绍,为了保证用户冬季安全可靠用电,解决冬季“过负荷”问题,该局未雨绸缪,提前制定了应对措施。首先在今年的大修、技改项目中,下达了配变增容改造、低压导线大修等计划,共计安排188台配电变压器增容改造,改造容量65800千伏安,123个低压台区导线大修,共计728.12千米,共计下达资金3725万元,为解决冬季过负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对配变负荷情况进行监控,掌握负载情况及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及时进行了调整,已对68台存在负荷不平衡的配变出线进行了调整,保证了配网的稳定供电。

  (昆明日报记者杨雪煌 安福燕 杨阳 都市时报首席记者黄朝红 记者苏端阳 李晨晨 林霞 张蕊)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