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会 正文
大庆遗体捐献志愿者新增至400人 最小年龄26岁
大庆网    12-25 15:38:34

    当杨吉成把已经签好的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交到让胡路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手里时,他成为了让胡路区今年第20位签订捐献协议的志愿者。

    12月24日,记者从市红十字会了解到,从2010年我市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已有400人签订遗体捐献协议,其中年龄最大的87岁,年龄最小的26岁,今年新增近百人。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4人成功捐献遗体,6人成功捐献眼角膜。

    遗体捐献志愿者增至400人

    杨吉成今年59岁,住在让胡路区新三村,还有一年就可以退休在家享清福了。自打3年前知道遗体捐献后,他就萌生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我的老家在丹东,1978年当兵复原就分配到了大庆。如今我已经是个当爷爷的人了,大半辈子过去了,我对社会没做过啥贡献,我想捐献自己的遗体,为医学科研尽点绵薄之力,也让自己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杨吉成对记者说。

    10月12日,当妻子、儿子分别在他已经签好的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上的相应位置

    签上自己的名字后,他如愿成为了一名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

    据了解,继杨吉成之后,让胡路区又有5人签订了遗体(眼角膜)捐献协议。今年仅让胡路区就新增了25位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其中有4对夫妻。

    从2010年我市开展此项工作以来,全市已有400人签订遗体捐献协议,年龄最大的87岁,年龄最小的26岁,绝大多数都是55岁以上的老年人。

    大庆市正申请变更遗体捐献接受站

    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4人成功捐献遗体,6人成功捐献眼角膜。我省设立了4个遗体捐献接受机构,分别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齐齐哈尔医学院、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医学院。

    以前全省只有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分院(黑龙江省眼库),这一个眼角膜捐献接受机构,今年我省将大庆眼科医院(大庆眼库)设立为眼角膜捐献登记接受站,大庆眼库成了我省第二个眼角膜捐献接受机构。

    按照“从属从近从愿”的原则,我市市民捐献的眼角膜,大庆眼库为对应的接受机构,齐齐哈尔医学院为对应的遗体捐献接受机构。

    “我在大庆生活了36年,对这片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如果我捐献的遗体能在这里用于医学科研,会更有意义。”杨吉成老人说出了很多遗体捐献者的心里话。

    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还没有遗体捐献接受机构,市红十字会要请示有关领导,向省里提出申请,并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希望将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变更为大庆的遗体接受站。

    捐献遗体到所属县区红十字会登记

    记者了解到,按照相关规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可以捐献遗体和眼角膜。也就是说,年满18周岁的市民都可以自愿捐献遗体和眼角膜。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能赚钱养活自己的市民,也算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应当征得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县级以上红十字会依法承担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的登记工作,捐献人办理遗体和眼角膜捐献登记手续时,应当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和有关证明材料。

    捐献人可以到登记机构办理,也可以通过书面方式委托他人代为登记,还可以要求登记机构上门办理。

    生前未办理登记手续的自然人死亡后,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近亲属可以代为办理,但近亲属之间意见不一致或者死者生前明确表示不捐献遗体和眼角膜的除外。

    登记机构登记后,会向捐献人颁发志愿捐献卡。捐献人办理完遗体或眼角膜捐献登记手续后,如果后悔了,可以随时变更或撤销登记。

    眼角膜捐献人死亡2小时内通知接受机构

    遗体捐献是一项伟大的社会事业,志愿捐献的遗体全部用于医学教学和科学研究。记者从我省最新下发的遗体(眼角膜)捐献志愿者登记表中看到,捐献人死亡后,捐献执行人也就是捐献人的家属,要在捐献人死亡12小时之内,通知遗体捐献接受机构。

    而眼角膜捐献,由原来的捐献人死亡6小时内缩短到2小时内通知眼角膜捐献接受机构。记者了解到,并非所有遗体或眼角膜捐献接受机构都得接收。

    像遗体捐献人死于甲类和乙类传染病的,捐献的遗体毁损不能利用的,眼角膜捐献人患有甲类传染病或通过眼角膜移植可传播的其他法定传染病的,捐献的眼角膜失去移植条件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况,遗体(眼角膜)接受机构可以不予接收。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