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日报 记者 张彤 摄
云南日报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瑞丽试验区到底要做些什么、试验什么,现在都很清晰明了,主要就是突出通道枢纽、产业基地、交流平台3个功能。”日前,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委书记、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俊强说,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我们对云南的3个新定位“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有了新认识,进而对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及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全州的工作都找准了方向。
王俊强提出,我们就是要围绕3个功能来抓试验区的建设,把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作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抓手,放在全州的发展大局中来谋划、来思考、来实施。他分析,从整个发展的态势来看,瑞丽试验区的功能和效应已初步显现,当前,我们一定要抓好事关德宏长远发展的关键和重点,扎实做好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工作。
回首过去的一年,瑞丽作为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迅猛。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5.3亿元,同比增长16.9%;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00.4亿元,增长5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2亿元,增长15%;进出口总额完成47.67亿美元,增长53.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1亿元,增长4.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866元,增长1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230元,增长16.7%。
随着瑞丽试验区的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为全州的发展带来新气象、注入新活力,试验区正在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真可谓一“试”激起千层浪。
“一核两翼”构筑新格局
3月下旬,畹町芒满通道长合公司货运现场,200多辆货车正在装运来自缅甸的西瓜,工人忙碌地卸载西瓜,调换包装袋,这些产自缅甸地西瓜将被运往上海、江苏、北京等地,进入千家万户。
“这个货场每年运输西瓜40万吨,香瓜10多万吨,芒果5至6万吨。”长合公司颜昆介绍,最多的时候每天有汽车400至500辆将西瓜、香瓜、芒果等源源不断运往各地。,瑞丽试验区独特的区位优势在此得到凸显。
类似的故事正在上演,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外贸发展为沿边开发开放增添了活力。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是以瑞丽市1020平方公里为核心,联动发展芒市遮放镇、风平镇、轩岗乡和陇川县章凤镇,构建“一核两翼”空间发展格局。
为了加快瑞丽试验区的发展,瑞丽—畹町—姐告行政管理体制基本理顺,“瑞畹姐同城化”改革基本完成,瑞丽、畹町两个边合区扩区移位,全市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成型。此外,芒市—瑞丽—陇川一体化建设务实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陇川工业园区正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积极筑巢引凤,吸引优质企业入驻。”陇川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张益周介绍,陇川工业园区结合区位优势,主要发展生物特色产业基地、机械装备基地、纺织品出口的基地,通过产业布局推进芒瑞陇一体化。
作为“西翼”的陇川,目前按照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编制了农田水利、综合交通、能源、工业、社会事业、服务业、经济口岸等10大类162个试验区建设项目表,细化每个项目的建设内容,让试验区建设的目标更加明确,任务更具体。
而作为“东翼”的芒市,按照“带状式规划布局、组团式开发建设”的理念,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全力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2014年芒市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项目130个,紧紧抓住瑞丽试验区建设机遇、推进产业升级,打造美丽新芒市。
“双轮驱动”推动大发展
“不久前,一个从辽宁丹东来的考察团来到云南后,听说瑞丽有一个外籍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就前来我们这儿实地考察,考察后觉得这一趟没有白来。”瑞丽市公安局纪委书记、瑞丽市外籍人员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邵永保介绍,前来学习考察的还有广西等地的外籍人员管理者,大家学习交流了沿边地区的外籍人员管理方法。
瑞丽市整合公安、医疗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的资源,对外籍人员进行管理和服务,开创了沿边地区外籍人员管理的先河。
近年来,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紧紧围绕 “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 建设的总目标,充分发挥“通道枢纽、产业基地、交流平台”3大功能,坚持先行先试和开发开放“两轮驱动”,全力打造瑞丽试验区升级版,在先行先试和沿边开发开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单。
随着沿边金融综合改革加快推进,瑞丽成为全国首个允许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机构办理全部经常项目项下人民币与缅币兑换业务的试点城市,在缅甸木姐市设立我国对缅首个非现金跨境结算服务点,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位居全省第一。
全方位通关便利化体系不断完善,瑞丽口岸、畹町口岸成为全国首批进口粮食指定口岸;畹町口岸成为全省唯一的“非即食性”冰鲜产品进口指定口岸;瑞丽口岸“四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
在对外交流合作方面,中缅合作深度拓展。与缅甸商务部定期会晤机制运行良好,中缅瑞丽—木姐友好城市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中缅边境文化交流、疾病联防联控、跨境旅游、跨境农业、警务合作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边境社会事务合作交流不断扩大。驻缅密支那商务代表处挂牌成立,中缅瑞丽—木姐经济合作区前期工作积极推进。
在通道基础设施方面,龙瑞高速、瑞陇高速今年上半年和明年初将分别建成通车;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章凤至八莫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采取BT模式建设的方案已上报缅甸中央政府,大瑞铁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芒市机场跑道延长和“一关两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4月份外围工程即可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
在产业建设方面,面向南亚东南亚产业基地的功能初步显现。北汽和银翔摩托两个项目的一期将于今年投产,项目达产后,仅这两大项目即可带动上下游产业形成250亿元以上产值,超过2014年全州生产总值,意味着德宏州的GDP将翻一番。包括进出口加工装配、机械制造、天然气化工、家电、IT等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加快发展;粮食、咖啡、坚果、柠檬、烟草、蔗糖等产业继续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做大。
而对外贸易尤为活跃。“瑞丽口岸流量四项指标名列全省第一。”瑞丽市商务局副局长金宇介绍,2014年1至12月,瑞丽、畹町两个口岸共完成进出口贸易总额47.67亿美元,同比增长55.44%;进出口货运量364万吨,同比增长78.25%;出入境人流量1780万人次,同比增长16.06%;出入境车流量389万辆次,同比增长18.57%。2014年,德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51.55亿美元,增长87.5%。口岸出入境人次、交通工具、货运量均居全省首位,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高附加值商品进出口比重大幅提升,天然气、汽车、电子产品等进出口强劲增长。(记者 刘祥元 王云瑞 邓清文)
投资沃土等你来
从边贸小镇到产业新城,从旅游城市到国家级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伴随着沿边开发、大通道建设的实施,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特有政策、资源、环境和区位优势让国内外企业家纷纷重新认识瑞丽。从今往后,瑞丽不将只是城市的代名词,更是优势突出、国际平台凸显、市场资源富集、发展优势明显的投资新洼地。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瑞丽试验区工作会上获悉,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今年将紧紧围绕“沿边特区、开放前沿、美丽德宏”建设的总目标,充分发挥“通道枢纽、产业基地、交流平台”3大功能,坚持先行先试和开发开放“两轮驱动”,全力推动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努力在先行先试、基础设施、产业建设、对外交流合作等4个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着力在边境管理机制、沿边金融管理机制、跨境合作机制、土地管理机制、行政人才管理机制5个方面改革创新,全力打造瑞丽试验区升级版。
为使投资环境更加完善,投资优势更加凸显,瑞丽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做了大量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基础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目前初步具备了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基础和条件。
政策方面,试验区围绕省政府的28条支持政策,研究制定了20多个实施细则和实施方案,进一步理顺和规范了试验区行政管理体制。“五免五减半”等优惠政策的效应开始显现,去年新增入驻企业776户,减免企业所得税1661万元,实施国内合作项目225项,实际引资136.28亿元,占德宏州引进资金的70.44%。天然气进口32.1亿立方米,上缴税收1.16亿元。
基础设施方面,紧紧围绕印度洋国际大通道建设全力推进。龙瑞高速、瑞陇高速,今年上半年和明年初将分别建成通车;中缅陆水联运大通道章凤至八莫二级公路项目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大瑞铁路控制性工程开工建设;芒市机场跑道延长和“一关两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口岸方面,畹町芒满通道与缅对开、章凤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姐告国门第四通道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瑞丽、畹町获批成为进境粮食指定口岸,章凤获批成为进境水果指定口岸。通关便利化再度提速,人、车最快15秒即可通关,全州口岸“四项指标”综合排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列。
今年,试验区以创建服务型政府为目标,开放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压缩行政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引资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以电子信息、花卉陶瓷、生物医药新型产业为突破点,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内生产业为动力进一步引资、引智、引技。努力打造“创业宽松、社会文明、人居安全和低交易成本、低生产成本、低行政成本、低社会成本”的投资发展软环境。(记者 邓清文)
百姓故事 瑞丽,筑梦之城
瑞丽杨燕:为家乡感到自豪
“这几年,瑞丽的发展速度非常快,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家家企业入驻,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谈起瑞丽的发展变化,在瑞丽珠宝街做翡翠玉石生意的杨燕说。
多年前,一首《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唱遍祖国大江南北,使瑞丽这个边陲小城家喻户晓;如今,国家将瑞丽打造成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举措吸引了投资者及游客的目光,瑞丽的知名度一直在扩大。
“我从小就生长生活在瑞丽,看着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生意人,我也享受着开发开放所带来的实惠,生意的规模一直在扩大,从摆地摊到现在开专卖店,收入也逐年增加。”杨燕说。
瑞丽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曾经的边境地区,变成了现在开发开放的前沿,边境贸易繁荣发达。“作为瑞丽人,我感到很自豪,希望瑞丽的发展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投资兴业旅游观光。”
记者 王云瑞
浙江蔡凌燕:乐居在包容的城市
“瑞丽是一座包容的城市,不同省份、不同国家的人生活在这里,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多姿多彩的风景。”浙江诸暨人蔡凌燕,2012年放弃了浙江一家银行的工作,来到瑞丽市样样好国际珠宝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她告诉记者,选择到瑞丽是因为这里的投资环境比较好,另外,这里有温暖舒适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节日,生活环境好。
蔡凌燕说,瑞丽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是吸引大家到瑞丽投资发展的重要原因。经过多年发展,瑞丽在珠宝玉石界的知名度不断提升,这里聚集了大量的玉雕家,也在行业中产生了领军人物。蔡凌燕认为珠宝玉石行业需要创新,需要在雕刻元素、产品设计等方面创新,才能在行业发展中领先。
而对瑞丽试验区的建设发展,她认为在医疗卫生和教育方面需要提升,才能吸引更多人前来瑞丽创业。对于企业来说,目前最希望的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交通运输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希望基础设施的改善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发展空间和环境。
记者 刘祥元
福建郑建华:一直有个梦在瑞丽
看着瑞丽的新变化,坐在旅游车上的郑建华叹息着说:“后悔啊!”上世纪90年代初,郑建华从福建来到瑞丽做边贸生意,赚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当时他本想留在瑞丽开一个木材加工厂,但由于政策、环境及市场等多方面原因没能成功,最后选择回乡创业。
这次来云南旅游的郑建华,本想到瑞丽找寻回忆,没想却被“跨越式的速度”吓了一跳。郑建华感慨地说:“前年就知道瑞丽变成了国家级对外开发开放试验区,但没想到发展变化那么快,从基础设施、交通建设到对外开放、投资条件,完全是天壤之别。现在这里的投资环境比我家乡好多了,如果现在还能选择,我肯定会留在瑞丽创业,因为我有个梦在瑞丽。”
记者 邓清文
缅甸孙家勇:喜欢在这里生活
“工作稳定,收入还可以,在这边学到的经验也很多,我非常喜欢在瑞丽工作。”正在瑞丽市外籍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办理体检手续的缅甸小伙孙家勇说。今年25岁的他5年前来到瑞丽,在一家啤酒公司做业务员,一直工作到现在。
“为什么离开家乡,来到瑞丽生活工作呢?”“缅甸的边境环境不太稳定,商家的生意也难做,所以我们也不好找工作,经常失业。”孙家勇道出了心里话,“瑞丽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我在这里成家了,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随着瑞丽的不断发展,基础设施的不断夯实,不少缅甸商人来到这片开发开放的热土投资兴业,也有不少缅籍务工人员常年在瑞丽工作生活。随着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沐浴着开发开放政策的春风,在这里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记者 刘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