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时评 正文
不要让铜臭污染了孩子纯真的精神世界
昆明信息港    04-22 17:16:38

    在一个阅读式微的年代,儿童读物市场倒是出奇的兴旺繁荣。鸿蒙未开的孩子们,俨然成了出版界的救星。

    记者在长春一些书店看到,儿童读物琳琅满目,从国学类、科技类到百科类应有尽有,其中不乏一些标价几百元甚至上千元的豪华精装版图书,儿童辅导书也开始走高价精装路线。新版《十万个为什么》一套近千元,对工薪家庭来说真是望书兴叹。

    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卖至千元,可谓天价。当一种启蒙读物,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商品,那么它就远离了启蒙的意义。向金钱靠拢,加之精于算计的出版商找了一个“百年树人”的由头,便不加掩饰地直奔孩子身上进行“揩油”。

    中国图书市场中充斥着价格昂贵的所谓精装图书,它们无意以精湛的思想悦人,却专以奢华的装帧而展览高贵,这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书籍存在的目的本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获取知识和智慧,而这也就决定了书籍价格的亲民性与低廉性。倘若一种书籍致力于以骇人的高价远离众人,成为少部分人把玩的“知识花瓶”,那么它就成为特权与财富的象征,而不再是知识与智慧的承载。只有在一个扭曲和浮躁的出版界,才会出现精装图书满天飞的不正常现象。

    显然,天价儿童读物正是当前浮躁功利的出版市场所造就的产物。在网络阅读大行其道、传统纸质阅读江河日下的时代,图书出版的肃杀与寂寥,似乎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出版商们赚钱的“智慧”。对他们来说,即使在传统阅读模式衰落的今天,儿童读物市场仍然具有蓬勃的活力,甚至是一块有待开发的图书蓝海。很简单的道理,儿童的特质决定了他们永远最适合纸质阅读,而不是屏幕阅读。

    问题不在于出版商们将儿童读物当成救命稻草,而是他们眼里似乎只有钱而没有孩子。天价儿童读物肯定是直奔着厚利去的,出版商们没有考虑这会把多少孩子阻遏在寻求知识与成长的道路上,亦无感于这样做对出版市场的负面作用。大量的儿童读物,乃至很多教辅书籍都开始走“高价”路线,无形之中抬高了孩子们获取知识的成本、削弱了他们的市场选择权,甚至于剥夺了他们成长的权利与福祉。

    真正的好书,永远在于内容的优质,而不在于外表的豪华。真正繁荣的图书市场,永远在于它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圆满提供了丰富而卓越的智慧资源,而不在于图书的种类有多繁多,价格有多高企,装帧有多精美。目前的儿童读物市场,表面看去似乎很繁荣,但实际上不过是虚假繁荣,崇尚过度包装,内容上却粗制滥造,生意的色彩远远大于启蒙的色彩。

    在图书市场中,儿童读物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我们向孩子们输送什么样的精神产品,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三观的养成,决定着他们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以怎样的眼光和态度行走于世界。因此,儿童读物不仅是一种图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不要让金钱的铜臭污染了孩子们纯净的天空,让我们在内心永远怀着一份端肃、审慎的心情,向孩子们提供朴实无华的高质量读物,保卫他们读书的权利,捍卫他们纯真的童年。张若渔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