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马钺云的“互联网+鲜果”之道:用优质服务赢得认可
昆明信息港    11-11 17:22:37

    昆明信息港 记者罗婉宁 “嘿果曾经可以获得500万的天使投资,但我们担心路会走偏,也担心时机不对,所以没有接受,现在嘿果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嘿果创始人马钺云说,他们会始终怀着一颗农心去对待客户,带着团队脚踏实地地前行。

    嘿果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目前国内首家用户“自定义”方式选购水果的线上平台,其前身是一家农业企业,有着5年水果产供销的行业积累,常与田间地头的果农频繁接触。随着移动网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创始人马钺云的带领下,企业成功转型接轨移动互联网。目前企业经营范围涵盖了新鲜切果、鲜榨果汁配送以及鲜果特卖送货到家。

    马钺云(左)刘刚(右)

    谈及嘿果的成功,不得不把目光放嘿果年轻的团队上,这也是创始人马钺云一次大胆的尝试,效果也超出他自己的预期。

    以90后为主力军 不唯学历凭能力

    嘿果小西门店位于东风西路苏宁电器后的一个小巷子里,门店不大,若非主动留意不容易发现。记者约见马钺云是在上午9点半左右,这时嘿果两旁的店铺正在陆续收拾着开张,一位穿印有“Hey Guo”字样logo的红色短袖T的小伙子已经背着送货包出门了,马钺云这时正在店里忙活着。

    嘿果员工风采

    和马钺云交谈中记者得知,嘿果聚集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纹身染发,爱好足球篮球打游戏,骑电动也不忘玩漂移,却唯独不爱学习。老师眼中他们是不学无术的坏学生,父母眼中他们总是输给别人家的孩子。

    “我和他们接触之前也和很多人认为的一样,觉得他们是不懂事的坏孩子,可是接触以后却令我吃惊,他们比很多同龄人优秀。”马钺云近40人的团队中多半是90后的年轻人。马钺云起初的招聘标准是起码要大学生,可是渐渐发现这些不爱读书的孩子却更加踏实努力,用他的话来说,这些孩子在不认可的眼光中长大,来自学校和家庭的挫折感常伴左右,这使得他们的心智比同龄人更成熟。

    嘿果小西门店的店长仅20岁,初中毕业便踏入社会,马钺云认可他的踏实和乐观,提任他担任店长,并且让他参与公司管理层会议。“这些20岁左右的小年轻们是嘿果的主力军,他们有的担任切果师,有的做配送员,他们创造了嘿果“年轻、勇敢、坚毅”的企业氛围和文化,他们相互称呼彼此为‘伙伴’”。嘿果团队里如果有伙伴独具特色,他们还会相互起“外号”,其中有一个男孩长相酷似陈奕迅,嘿果伙伴便叫他陈奕迅,就连顾客下单后手机上显示的都是“配送员:陈奕迅”。

    刘刚,嘿果创始人之一,谈及嘿果员工们的趣事时他似乎比马钺云更加了解。“在嘿果,配送员被称为‘跑男’和‘跑妹’,我们提供在线选配送员的服务,把顾客的青睐称为“翻牌”,团队里的漂亮小姑娘和帅气小哥经常被翻牌。”刘刚眉飞色舞地说着团队里的趣事。因此,嘿果每个月会评选出一名“跑冠”,获得2000元的奖励,没评上跑冠的伙伴,每月的工资也在3000以上,还不排除有顾客使用“打赏”功能。

    “给顾客送货时遇到电梯拥挤,提倡爬楼梯;货送达顾客后,顺手帮带走垃圾;不管订单催得多急,骑车禁止闯红灯。”刘刚说起嘿果里约定俗成的小规定时脸上再次洋溢着骄傲。

    相关新闻:

    系列报道二十一:彭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教育”的先行者

    系列报道二十:影像“魔术师”刘金丹独辟蹊径 年入百万成行业标杆

    系列报道十九:陈宸:做云南ACG产业的先行者 自创动漫“同人”桌游

    系列报道十八:云南品生鲜CEO熊庚:生鲜产销零公里 品质与服务齐抓

    系列报道十七:常青:站上“互联网+”的风口 打造云南最强小吃连锁

    系列报道十六:严志安:把网络教育带到农村的“好教师”

    系列报道十五:昆明“三剑客”打造掌上蛋糕私人定制平台

    系列报道十四:罗正将:云南室内设计行业协会的“首席服务员”

    系列报道十三:95后女大学生创业故事:咖啡渣上玩出的“花”样

    系列报道十二:用色彩扮靓生活 私人形象顾问在昆明悄然兴起

    系列报道十一:李乐骏:将美学教育植入茶文化传播 成就品牌产业

    系列报道十:25岁女孩玩转婚庆策划 得到处女座一致好评

    系列报道九:重庆小伙昆明创业 普及形体教育成少儿模特“教父”

    系列报道八:从“大学生CEO”到云南家装行业革新者

    系列报道七:从私人影院到家居订制 80后在误打误撞中创业成功

    系列报道六:云南首本众筹私绘本诞生 泛80后作家带你别样晒幸福

    系列报道五:80后小伙侯易非“折腾”出云南老挝跨境电商平台

    系列报道四:26岁女生带领500编辑在网络小说世界里“疯狂”

    系列报道三:贡天下发力云南拓展电商:一群人做一件事

    系列报道二:大学女老师下地建农庄 3年艰辛成就美丽香草庄园

    系列报道一:昆明信息港开设专题 关注昆滇创业创新群体

嘿果的小白板上记录着员工们每天的工作量。

    创业5年 唯一颗农心不变

    成立之初就主打年轻、活力牌的嘿果在8月26日正式上线之际在其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文章,文章并没有浓墨重彩地称赞企业,也没有大张旗鼓地庆祝上线,其摘要仅是简短的10个字——我们并不完美,但在前行!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生来服从规定,我们习惯了通过教科书来了解世界,多年来我们坐在教室里机械式的被灌输千篇一律的知识,像实验品一样被测试和评分,而不被鼓励去改变世界,做与众不同的人。”这篇文章反映了嘿果发起人马钺云的的想法,87年生的马钺云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立志要做改变行业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马钺云2008年毕业于云南大学艺术学院小提琴专业,弃艺从农是由于一次机缘结识了一位做水果生意的朋友,他也调侃这个朋友为水果贩子。2010年,马钺云开了第一家公司,做跨省果蔬贸易,并且拥有10多块自营土地,给本地生鲜超市和20余家中小学食堂配送果蔬。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马钺云抓住机遇,于2014年底开始筹备嘿果,到2015年8月份嘿果正式上线的时候,每天的订单有五六百份,公司员工将近40人,目前已有北市区、小西门两个门店。

    如今嘿果的理念,和马钺云最初做农业时的态度是一致的:做优质的生产者。据他讲述,果蔬出口验收时,其形状和个头都要够漂亮才会被收购,那么不排除有农民为了通过验收而使用农药、保鲜剂使果蔬长得漂亮。果蔬流通到市场上售卖时,消费者便被动接受这些漂亮的产品。而嘿果所要做的,就是以新鲜、优质赢得消费者青睐,给消费者主动权。

    “嘿果曾经可以获得500万的天使投资,我们担心路会走偏,也担心时机不对,所以我们没有接受,现在嘿果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优质服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马钺云怀着一颗农心,如今正带着团队脚踏实地地前行。

    记者手记

    从接触嘿果开始,嘿果个性张扬的送货包、整齐摆放的包装盒以及每个人的笑容和真挚的眼神,无处不让我察觉到这个年轻的团队难以束缚的活力。新鲜、活力、阳光、简单,并不是苍白的口号,嘿果每一个人都践行着这八个字。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