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环西路上层不算拥堵。记者赵伟/摄
昨日,记者从市政府应急办获悉,据初步统计,1月22日至24日期间我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事件,未接报重大农作物受灾报告,主城区水、电、气供应未受到较大影响。此外,昨日早高峰时段主城区道路未出现严重拥堵,交通事故也不多,4条出入昆高速公路已恢复正常通行。交警部门预计,受持续的低温天气影响,未来24小时内全市道路通行情况仍不乐观,交警呼吁广大市民出行注意文明,礼让行车。
交通
机场应急
除冰作业保正常运转
按照寒潮防范应对的相关工作部署,23日,为保证长水国际机场的正常运转,市政府、昆明警备区及武警昆明市支队相关领导进驻长水国际机场,现场指挥调度,安排人员立即开展长水国际机场内部和机场高速除冰作业。
据统计,昆明警备区共派出1200名民兵预备役人员,武警昆明市支队共派出300名官兵,负责停机坪、滑行道、机场高速除冰作业。经过22小时的持续奋战,参战部队共对100余个固定和临时停机位进行扫雪除冰,消除机场滑行道10余公里,机场高速路面12公里,有力保证了机场的正常运转。24日,机场除冰保障指挥部又抽调100名森警进驻机场,替换之前的民兵预备役人员,继续做好机场除冰保障工作。昨日上午10点30分,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取消大面积航班延误处置响应,我市将继续做好机场运行保障工作。
市区有序
绕城高速基本恢复通行
23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及时启动雨雪天气应急预案,对道路情况进行24小时监控,同时各交警大队全力以赴投入道路交通秩序维护及排查工作,维护道路交通秩序。经交警、路政等部门全力工作,23日、24日,我市未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主城道路、二环快速、机场高速等道路通行正常,市区交通基本正常,未出现大面积交通拥堵和大范围车辆擦碰现象。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未来24小时低温天气仍将持续,全市大部分道路路面温度将低于0℃,如果夜间再有降雨或者降雪,道路刚刚恢复的通行能力又将降低。未来24小时,二环快速系统二层桥面,弯道、斜坡、钢架桥路段仍旧是交警监控的重点,提醒驾驶员谨慎驾驶。截至昨日18时,绕城高速全线已基本恢复通行,但在杜家营、东绕城乌龙立交路段仍旧有结冰,通行缓慢,随着昆曲高速恢复通行,从滇东北进入昆明城区的车辆将增多,提醒广大驾驶员减速慢行,注意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持续的低温对于车辆性能的影响比较大,最近3天全市出现了大量微型面包车行驶过程中熄火等故障情况,其他车辆出现机械故障的情况也有所增加,建议驾驶员检查车辆,消除隐患,避免在行驶的过程中发生故障,引发交通事故。另外,受低温影响,非机动车私自加装雨篷、挡风设施的情况有所回潮,昆明交警提醒市民,私自加装上述设施会影响驾乘人员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请市民自觉拆除,交警部门也将严格管理。
客运协调
滞留人员吃喝有保障
24日,因昆曲、昆安高速和石安公路道路结冰封闭,大量车辆和驾乘人员滞留在东绕城高速和石安公路大风垭口路段。为保障滞留人员的基本生活,市寒潮应对指挥部及民政部门为滞留车辆驾乘人员提供食品、药品、热水等基本生活保障。对因燃油耗尽滞留的货车,市应急办协调市商务局为其提供送油服务。
经过多部门紧急抢险作业,昨日,一度因冰雪封闭的昆曲、昆石高速逐步开通放行,自此,4条出入昆高速全部恢复正常通行。为了保证安全,部分解除封道的高速公路还是实施了限流、限速的措施,并由交警、路政车压道通行。截至昨日17时,昆明各条高速公路及国道、省道等主要道路通行已基本恢复正常,但因气温依然较低,部分路面两侧仍有少量积雪尚未完成融化。加之之前滞留车辆大量进入昆曲高速,导致通行效率偏低,速度缓慢,东绕城乌龙立交段等候进入昆曲高速车辆排队依然较长。
记者手记
这个雪天上班不咋个堵
去年12月的一场大雪,路面结冰导致多车追尾频发,二环道路几乎瘫痪。有了前车之鉴,这一次雪后交通如何呢?昨日,记者一早驱车前往呈贡市级中心,记录昆明人的雪天上班日。
早上8点,沿二环北路一路向南,虽然昨夜的春城又经历了一场大雪,但是二环的道路通行情况却没有想象中拥堵,车辆依次行驶,白线内的三个车道都没有结冰,些许路段路面有少量浮雪,仅是白线外靠近两边挡墙的路面有结冰,但并不影响通行。时隔一个月,又逢雪天上班日,预想中的早高峰堵车,在二环北路至石虎关段并未出现。
昆玉高速昆明至呈贡方向解除了封闭,高速公路也未出现大面积结冰现象。行至南绕城下昆玉高速闸口至斗南收费站时,供车辆通行的两个车道路面有结冰现象,有了上次的经验,通过的车辆早早在进入结冰路段前就刹了车。
以往上班高峰期排起车队长龙的呈贡下口,昨日也显得格外“冷清”,仅收费站入口的车道有平均四五辆车等待缴费通行。过了收费站,一路都有交警指挥,一些货车在道路两侧停放等待高速解封。8点45分,记者便到达呈贡市级中心,一路上交通状况良好。(昆明日报 记者张梦曦 张章)
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常办公。记者杜文蕾/摄
便民
市政府 下雪更要做好表率
昨日上午9点不到,昆明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坐到了各自的窗口,等待前来办事的群众。9点整,市民甘先生和其他三位前来办事的市民进入政务服务大厅办理业务,甘先生来到消防安全窗口办理工程消防设施验收业务,9点12分,甘先生顺利完成业务办理,其中两位市民甚至在甘先生之前就办理完业务离开,甘先生不由感叹办事效率之高。“政务服务中心是政府的窗口部门,是政府的‘脸面’,正因为下雪,我们才要更加做好表率。”中心工作人员说。(昆明日报 记者张梦曦)
盘龙 实施24小时值班制
昨天是雪后上班的第一天,盘龙区政务中心像往常一样8点50分点名,9点开门迎接前来办事的群众。自1月23日起,盘龙区政务中心便启动24小时值班制、领导带班制,每天实行零报告制度,遇特殊情况则及时上报。盘龙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局长侯萍介绍,每逢大假收假后和雨雪极端天气后都是政务服务管理局特别关注的“节点”时段,昨天政务服务管理局召开会议传达了盘龙区委、区政府对此次寒潮天气的相关要求,并将这些要求落实到工作中,确保群众办事顺畅。(昆明日报 记者罗昆娅)
西山 提供周到暖心服务
昨日早上9点,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各个办事窗口前聚集了许多前来办事的市民。“您要排队办事,孩子就交给我们帮您看着吧。”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罗成云的一句话让前来办事的普女士备感温暖。像普女士这样受到“特殊照顾”的市民不在少数。考虑到极寒天气的影响,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们还贴心地为市民准备了保暖衣、毛毯、药品、工具箱等御冬物品,并将自己工作的办公室让给有需要的市民取暖休息,大家纷纷赞道:“天冷,心却暖。”(昆明日报 记者李杭蓉)
自来水公司的张师傅已经两天没回家了,他到处为老旧小区居民抢修被冻坏的水表。记者王俊星/摄
善后
预计上千水表受损需抢修
冻裂可找供水企业或物管
23日至25日,昆明许多自来水表被冻裂,其中老旧小区和东片区最明显。自来水供水设施被冻裂该找谁?一般来说,自来水水表出表前找供水企业,出表后可找物管, 太阳能设施损坏找生产厂家或售后。
昨日下午,昆明通用水务维修人员张昆奇和金寿园来到金实小区发现,金实小区城实园共有45只水表被冻裂。因自来水管还在结冰,抢修人员只有将阀门关闭。据有关方面估计,这次昆明有上千只水表受损需要维护抢修。昆明通用水务副总经理余沛介绍,为确保降温期间城市安全、稳定、优质供水,保障市民用水安全,1月20日起昆明通用水务就启动突发低温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并成立低温防冻专项应急供水保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供水生产、应急抢修、供水服务、水质安全等工作,严格控制各水厂、泵站供水压力、流量,24小时密切关注供水管网各测点压力,适当调整夜间管网压力,降低供水管网运行风险,保障供水管网运行安全。同时,加强供水设施设备保护、保温,保障抢修,并在确保城市供水的前提下,对城市日供水量作了适当下调,下降约5万立方米。
据昆明通用水务统计,近两日,通过96106客服热线反映缺水、漏水的信息多达9000余条,这个数据比平时增加近10倍。昆明通用水务约150名抢修人员已全部上岗,共派出190余张工单,除抢修3起直径100毫米供水管外,其余大部分为维修被冻裂的自来水表。
昆明通用水务提醒,根据气象预报,预计26日中午后气温才能逐步恢复到0度以上,夜间被冻住的管道届时才能逐步解冻。请大家关注并预防目前正常供水的管道被冻住,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保持管道有水流动,水龙头适当开启部分即可。
此外,昆明太阳能热水器管道大多采用PVC等管材,容易被冻裂,气温回升解冻后可能存在漏水现象。今日主管道恢复通水后请大家密切关注家庭水量变化情况,并关闭家里所有用水器具,查看水表转动情况,若出现水表异常转动,极有可能太阳能水管已冻裂,尽快关闭水表前阀门,联系物管予以解决。房屋属于老旧小区或者无二次加压供水设施的高楼层用户,在恢复正常供水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压力下降,建议近几天适当蓄水以保障基本生活用水需要。 若您遇到用水问题,可随时致电自来水公司客服热线96106咨询。(昆明日报 记者杨官荣)
县区
防冻抗寒保作物
日前,来势凶猛的强寒潮及雨雪冰冻天气给农作物、畜牧业以及大棚设施等带来较大影响,禄劝、嵩明、寻甸等县区农作物不同程度受灾,各县区随即启动应急机制,多部门协作总动员,开启防冻抗寒“模式”。
禄劝 多局携手参与防冻
截至昨日,禄劝6万亩左右农作物受降温寒潮影响,县农业、林业、气象等局紧急增派人手参与防冻战役。据了解,目前禄劝县农业局已加派3倍人手前往茂山等高原生态种植基地采取地膜覆盖加温等防寒措施。与此同时,禄劝县城园林绿化部门也提前行动,为苗木盖上了“绿衣”。
富民 樱桃杨梅影响不大
日前,富民赤鹫镇樱桃沟的千亩樱桃未受太大影响,赤鹫镇孟副镇长介绍,在寒潮来临前几天,镇领导就与农科专家一起到大樱桃沟指导果农对樱桃进行防冻措施,包括提前喷洒防冻液降低冻害影响,给树干刷保护层等。由于农科专家一线指导果树农作防寒,富民县的另一标志果树大树杨梅也未在寒潮中受太大影响。
石林 为大可枇杷“穿衣”
当下仍值石林大可乡数千亩成熟挂果枇杷的上市销售期,为减少损失,当地为枇杷树搭建遮挡护网,并在果园中点燃见烟不见火的熏烟,以提高园内气温,为枇杷树保温减轻霜冻影响。除此以外,种植户们为尚未采摘的枇杷果实套上网状泡沫袋,再在外面套上果袋,有效隔绝冷空气防止果实受冻减产。
寻甸 农技员到田间支招
截至昨日下午,寒潮低温共造成寻甸全县冬季农作物受灾29120亩、成灾16810亩、绝收3670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01万元,畜牧业直接经济损失59500元。目前,寻甸启动防寒防冻工作方案,下发防寒防冻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并派出339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落实灾情,并就地帮助村民及时救灾。
嵩明 受灾村民可领补贴
截至昨日,嵩明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10700亩。受灾蔬菜690吨。据了解,此次农作物受灾主要是由于连日低温,只要气温在近期回暖,对今年春耕影响不大。随后,嵩明县农林局在做好防灾减灾的同时,将联合各乡镇向受灾村民发放一定的补贴,以帮农民挽回一些损失。(昆明日报 记者杨阳 钟士盛 田潇波 莫衍邹腊 安福燕 通讯员廖云晴 郭晓龙 刘继慧 刘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