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昆明5月12日电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护士”基本等同于“女护士”。长期以来,这个职业确实也是女性的专长,但就有那么一群“不走寻常路”的人,在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男子也可以当护士,并且可以当得很好。
据了解,医院一些特殊的科室,比如急诊科、ICU、手术室和泌尿外科等都需要大量的男护士,在这些岗位中,男护士能发挥其自身优势,同时也避免一些尴尬的发生。近年来,云南省各级医疗机构中男护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多家医院先后成立了男护士组织。
5月12日“国际护士节”,跟随新华网记者一起走近昆明各大医院的男护士,深度揭秘这个特殊群体的“别样生活”。
人物:李然明
故事:相亲时因为男护士身份被歧视
李然明,26岁,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ICU专科护士,同时还是该医院男护士联盟组长,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入行4年。
“全班46个同学,只有3个男生,突然发现自己生活在了女孩儿堆里,觉得太幸福了!”这就是李然明最初接受护理专业的理由,加上就业前景好,他学习起来特别卖力。毕业工作后,“颜值高”的李然明也得到了许多女病人的“点赞”。
“护理专业最初被创办时是不分男女的,男生加入后,这个职业才会发展的更好。”李然明说,在一些特殊的科室,比如急诊科、男性科和泌尿外科,男护士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相亲的时候,人家一听我是男护士就表情很夸张,脸上写满了不屑。”李然明觉得,这个职业还需要大众更多的理解和了解,希望男护士们用实力来消解社会公众的误解和“歧视”。实际上,现在许多男护士因为工作业绩突出,已经成为了各科室的业务骨干。
现在,李然明已成为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腹部心肺复苏高级救护师,同时还是云南省护理学会全省操作培训示范教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老师,昆明多家医院ICU专科护士临床培训老师。
人物:钱永存
故事:迷彩阵营里的“准男护士”
95年出生的钱永存,是中国人民武装警察边防部队士官学校军需卫生系卫生专业的一名学员。看到正在小心细致地练习抽吸药水、皮下注射的他,谁也不会想到,小伙子入伍前是在家乡浙江学汽修,“以前都是大大咧咧的,用扳手拧螺丝最拿手,现在学护理可不一样,做什么都得小心、仔细、认真!”
虽然和以前学的专业反差很大,但钱永存也乐在其中。“实操课特别有意思,比如刚学扎针那会儿,班里同学分两拨互相练习,刚开始大家手都很生,我扎了同学好几针才扎对,当然我也被同学扎了好几针,虽然都很痛,但也很有意思,关键是学到了扎针的技巧!”
和普通学校的护理专业不同,除了学习护理方面的知识外,钱永存和同学们还要进行军事训练,周一到周五每天训练的时间都在3—4小时。
钱永存说,两年的学习结束后,自己不仅是一名护士,还是一名军人,除了要承担日常的护理外,更要时刻准备在抢险救灾的时候奔赴一线,这当然就需要足够的体力和耐力,所以日常训练是非常必须的。
人物:张航
故事:曾被患者当成“大熊猫”围观
从业两年来,张航多次被患者误认为是医生,而他也总是客气地指出,“我是一名护士!”有一次患者得知他是“男护士”后,惊讶之余更叫来多名亲戚,像看大熊猫一样地“围观”起来。
的确,男护士在各大医院仍然可以说是“稀有动物”。就拿张航工作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说,整个医院一共有1880余名护士,其中仅有81名男护士。“女性比较细心、温柔,天生适合护士这个行业,但我们男性也有自身的优势啊,尤其是一些力气活肯定得男的来做。”张航说,在护理这一行业中,男女各有所长,男护士应该是对女护士的一种补充和加强。
说起“男护士”这个身份,张航苦涩地笑了笑。“我们医院的一个前辈见女朋友家长的时候,二老一脸不满意,认为男生当护士是不务正业,没出息。后来费了好长时间,才做通了老人的思想工作。”张航说,男护士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有人对这一职业存在不理解甚至是偏见都是正常的,但随着从业人员的增多以及在护理行业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优势,这一个职业也正在慢慢地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
人物:钱利斌
故事:入行9年的“资深男护士”
钱利斌,34岁,43医院急诊科护士,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护理专业,入行9年。
上大学那会儿,男护士还是个很稀少的群体,钱利斌自己也觉得挺尴尬,“男的学护理,面子有点放不下,很想换专业!”但考虑到男生学护理就业前景很好,钱利斌最后还是接受了这个专业,并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男护士。
去年,一个乌头碱中毒的病人在急诊室抢救了6个小时才脱险,钱利斌全程参与,这件事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他的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日常生活中,钱利斌与爱人是大学同学,所以无需多言,爱人很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他还有一个4岁的儿子,现在,儿子和爱人已成为他工作的动力。
人物:丁永勇
故事:做男护士,最难的就是不容易被患者接受
丁永勇,29岁,昆明市中医院心血管病内分泌科护士,从事护理工作11年,现担任该科副护士长。
“成为一名护士,是我从小的愿望。”丁永勇说自己从小就特别希望长大后能穿上白大褂帮助病人减轻疼痛,在进入护理专业系统学习之后,丁永勇对护理行业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更加笃定要成为一名护士的心愿。
“做男护士,最难的就是不太容易被患者接受,以前甚至不被大家认可。”丁永勇回忆刚工作时,给一位女病人做治疗,对方脸上尴尬的表情至今他都记得很清楚。后来,随着男护士渐渐增多,患者对这个群体的接受度也在提高,加上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使他对这份工作越来越有信心。
人物:来立中
故事:护士行业中的“夫妻档”
来立中,27岁,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从事护理工作4年。
“这个行业就业率高,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来立中坦承了他选择做一名男护士的原因。4年的工作中,来立中认为最难的地方就是大众对男护士这个群体缺乏认同。在他看来,传统护理团队中,女护士居多,如果有一定比例的男护士加入,可以缓解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男生天生对器械的敏感性,能灵活操作一些特殊的医疗器械及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来立中的妻子也是一名护士,相同的工作,让他们能够相互理解和支持。在护士节来临之际,来立中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患者能信任医护人员,相互配合,共同战胜疾病。
人物:赵文明
故事:从拒绝到接受的“被调剂”护士
赵文明,27岁,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护理专业,入行5年。
“高考志愿报的是药学,结果被调剂到了护理专业,当时很抗拒,甚至想再复读一年……”阴差阳错成为男护士的赵文明,回忆起第一天上岗的心情还是记忆犹新,“第一次面对病人我有点胆怯,病人也很惊讶,怎么是个男护士!”
“男性在遇到突发应急事件时,更理性,也有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在面对病人时,男生也有温柔体贴的一面。”赵文明说,男性进入护理行业,优化了这个行业的整体业务素质,“通俗来说,就是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工作中,赵文明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对“电除颤”技术掌握得十分到位,现在已成为云南省护理学会全省操作培训示范教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新护士岗前培训老师,同时还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腹部心肺复苏高级救护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