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 正文
赵云昆:水墨丹青绘性情
昆明信息港    07-05 17:41:51

赵云昆作品 晓开烟波上 荷花送香来

赵云昆作品 粒粒皆辛(创作于1984年)

    昆明信息港讯 初见赵云昆,谦和优雅的君子之风让人很有亲和感,而在交谈之中则很容易就被他的爽朗随性所感染,观赏他的画作,那浓浓的生活情趣立刻让人深陷其中。画中或淡雅或鲜明的色调、别具匠心的构图、细致精美的画风传递出丰富的人生感悟,引发观者的深思,颇具闲逸之风。

赵云昆作品 硕果累累

    赵云昆出身于书香门第世家,自小就有绘画天赋,在父亲支持下,至小学习油画(启蒙老师,潘滨先生)、临帖,至今从事绘画研习几十年。1984年起,赵云昆师从著名军旅画家梅肖青先生(梅肖青:云南省美协副主席,原昆明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副组长),还得到过著名画家袁晓岑、王晋元、孙太初等先生当面指教。其擅长中国画、油画、篆刻,题材多以版纳风情、梅花、葡萄、牡丹为主。现为云南省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专职绘画创作,并有着“赵葡萄”之美誉。

赵云昆作品 岭上梅花三百树 不受尘埃半点浸

   “西为中用”酿造独特画工

    赵云昆作品与常见的山水、花鸟画有明显区别,不光是传统的折枝花卉,更多的是表现大自然的和谐,以及那种特有的时代气息、时代特征与时代精神。而且他笔下描绘的植物、以及各种花卉,除了是向观者直观传递出物象万盛生命力的同时,还向人们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幽情壮彩的神秘景象,不仅画面情调烂漫,而且反映出画家多年来在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之外,勤于观察、勤于思考与勤于研究,终以“万物为师,造化于心”形成画家独特的艺术审美理念、独到创作思想与特有的绘画语言、唯美表现形式。

    赵云昆的创作经历非常丰富,最早以油画为主,后来才改学国画。一幅20多岁时,只身一人到昆明安宁山村采风后,为参加美术作品展览所创作《粒粒皆辛苦》(油画)让世人见识了他坚实的绘画写实功力。为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在梅肖青先生指导下,研习水墨丹青中国画技法。

赵云昆作品 清心   

    赵云昆善用墨更善于用色,以写为主,在笔力、笔意上下工夫。以工写相兼,善在笔力、笔意上下工夫。他往往采用饱满开张而又无可简约的布局,极尽物象结构的穿插之美,笔法粗犷、朴厚、激情洋溢。他的作品,借鉴西画色彩原理,在宣纸上直接点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色彩的作用,画面更加绚丽雄健。

    艺术都是相通的,正因为有了油画基础,赵云昆的国画作品中更加注重光影、色彩透视效果,从而把两种不同画种艺术表现形式得以很好借鉴与融合,他笔下的万物更显神形兼备与强烈艺术冲击力。

    正如其笔下所描绘不同题材的作品,不论是那红似丹霞,洁白如玉,花开五福的“雪梅”,还是那象征着多子多福、硕果累累、串串颗颗、晶莹剔透、饱满诱人,仿佛能渗出美味鲜汁“葡萄”,以及所画的国色天香、吉祥富贵的“牡丹”,不仅充满灵性,更有着花簇锦满园、独艳抢春色之意。总之,不论什么题材,赵云昆总能在很好的应用点、线、面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的掌握的西画色彩表现技法,用光影的效果,更好的增强了画面感染力,同时也更加彰显了艺术家本身实力。

赵云昆作品 冷香

赵云昆作品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系列)   

    刻画细节还原万物生命价值

    赵云昆绘画,只为喜欢、感知、关爱身边一草一虫、一花一木,他希望自己能用纸笔记写物象的存在,还原其生命的价值。他的画作是细致的、率性的、爽朗的、和谐的,更是意兴勃发的,极具富有诗意,情感充沛,正如他为自己的国画作品《水中清莲》题写:“诗情画意,息息相通。”画是有形的诗,诗是无形的画。诗与画所表现、传达出的意蕴都在于寄情于物。诗画吟情,此情此景的描绘,也是抒发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如赵云昆所言,以情观景,方能写万物生意、笔抒画者之意趣。

    创作上,赵云昆是一个追求完美、细致的人。其严于思考,创作任何题材,不论尺幅大小,只要构思不成熟,他宁可不提笔,一旦动笔定是精益求精的严谨创作。因此,在欣赏他的画作时,总是眼前一亮,被那生动的画面,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深吸引,每一副都是无可挑剔的精品力作。

    “我喜欢留意日常生活中所能看到的,就在我们生边的每一样小花、小草、小虫。其实,它们就是我创作的源泉,我们虽然无法了解它们的世界,但我们可以通过画面的描述让它们来传递我们思想,应是寄情于物。”赵云昆说。

赵云昆作品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系列)

    赵云昆为创作《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风情系列)曾十多次深入雨林、澜沧江边、傣家村落等地进行实地写生,他深深迷恋着这片美丽神秘的土地(西双版纳现也是他的第二故乡)。在欣赏他创作的一幅幅描绘美丽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美若仙境的画面时,扑面而来的是那芬芳花香与幽深静谧的林荫,是飞瀑和弦与泉水幽旋,此时我们似乎早也是置身其间!画面中还不时传来孔雀在鸣唱、那吉象踏歌而来、白鹭在双双低语……所有一切是那样的美妙、唯美、和谐,让人向往,梦一样的美,情一样的深,这如情似梦画面就是赵云昆笔下西双版纳那美丽的天和秘林。

赵云昆作品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西双版纳系列)

    艺术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在画者而言,不仅要客观地洞察世事,也要以强烈的情感去剖析人生。在洞察与剖析之间,总能淡化出他人所未能感触到的艺术审美思想,把这种思想注入艺术创作之中,以笔墨来释放浩阔的内心世界和激情的精神情感,或将成为作者主观情思所熔铸过的客观景物,故而,作品也就多了几分灵性,更具有了鲜明时代精神以及更符合新的审美要求。画其所见,同时,也是内心真挚思想的表达、更是艺术生命与价值的创造。

赵云昆父亲赵鉴作品 《兰亭序》 王羲之·唐摹本  时年85岁

赵云昆父亲赵鉴作品 《心经》 2016书 时年88岁

    画作传递正能量

    葡萄、雪梅、版纳风情、牡丹,都是赵云昆绘画作品中常见的题材。赵云昆创作这些艺术作品,无不体现着他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绝佳的绘画技巧。信守着笔墨的底线,在很好的掌握点、线、面的应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的西画技法,强调光影的效果,更好的增强,突显了色彩透视。迎面处的亮,背面处的暗,可以说,在色彩处理上十分的小心与得当。他注重传统技法点线面的应用,书法用笔与随类施彩,落笔胆魄、骨力有劲。虚与实、柔与刚、阳与阴、明与暗的结合,都充分掌握自然中的光与影的关系。

    赵云昆的艺术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主题积极向上、色彩饱满。他的每一副作品都是如此“唯美”,作品带给人们的是积极、活泼、富有美好寓意的正能量,画风追求“和乐”。“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让欣赏者获得愉悦的感受,通过我的画给大家传递生活的美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享受。”

    听赵云昆讲解书画艺术,他对书画的喜爱、渊博的学识以及谦和的态度,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在画家而言,不仅要客观地洞察世事,也要以强烈的情感去剖析人生。在洞察与剖析之间,总能淡化出他人所未能感触到的艺术审美思想,把这种思想注入艺术创作之中,以笔墨来释放浩阔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感,或将成为作者主观情思所熔铸过的客观景物,画其所见;同时,也是内心真挚思想的表达、更是艺术生命与价值的创造。

    人物简介:

    赵云昆,云南人,云南省金融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师从著名军旅画家梅肖青。擅长中国画、油画、篆刻。题材多以版纳风情、梅花、葡萄、牡丹为题材。作品曾多次在国家、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部分作品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新闻代表团作为访问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赠送礼品,多年来大量作品被国内外人士和机构珍藏。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