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昆明 正文
昆明市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四回升 三平稳 两回落”
昆明信息港    07-19 08:12:32

    在全省2016年上半年工作汇报会上,昆明市委、市政府汇报了全市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今年以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和推动昆明市改革发展座谈会精神,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四回升、三平稳、两回落”的特点:即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回升;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金融运行平稳,物价保持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有所回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社会和谐稳定。

    抓落实稳增长

    上半年会办项目93个

    出台政策稳增长。结合昆明实际,研究出台了46条稳增长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昆明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落实。

    激活项目稳增长。实行固定资产投资包保责任制、定期会办制、现场办公制,今年以来共会办项目93个,协调解决问题180个,激活了一批停工、半停工项目。组织2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开工项目203个,总投资1042.9亿元。省“四个一百”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1.3亿元,进度高于去年同期10.5个百分点。

    加强调度稳增长,建立经济运行监测预警、分析会商等“四项制度”,定期召开经济运行分析会,有针对性地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同时,筹措资金稳增长,设立500亿元昆明合作发展基金和200亿元保障房以购代建资金,与17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飞虎大道综合管廊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第一批示范项目。

    建“五网”强基础

    今年计划实施“五网”项目205项

    强化规划引领,提出“十三五”期间,共实施“五网”建设项目317项,总投资10276亿元,计划完成投资6402亿元。今年计划实施“五网”项目205项,完成投资819亿元。从今年起,市本级每年安排25亿元综合交通专项资金。

    狠抓项目建设。南昆铁路昆明至百色段扩能工程、渝昆高铁、轨道4、5号线等重大项目列入国家三年行动计划。昆明被列为国家发改委和地方政府共建的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功东高速、禄倘高速联络线、大渔立交、联大立交、地铁4号线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昆玉高速鸣泉收费站外迁工程有序推进。地铁1号线呈贡支线完成通车调试,新火车南站建设顺利推进,昆明即将迎来高铁时代。

    兴产业增后劲

    33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

    明确产业发展重点,建立重点产业“五个一”工作协调机制,加快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大健康等“188”重点产业发展。

    打好降本增效“组合拳”,上半年减免高新技术产业、小微企业和企业技术更新改造等税收67.4亿元,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2.4亿元;成立昆明售电有限公司,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出台物流补贴政策;出台进一步支持工业企业稳定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7亿元市级工业发展引导基金。

    着力稳住非烟工业,着力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关闭24家高能耗企业。积极支持中铁建高新装备、云白药、云内动力等大型企业转型升级、拓展产业链。广电衡器、天威变压器等33个亿元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把“大健康”产业打造成产业标杆,编制《大健康产业规划》,成功举办“2016年昆明大健康产业(生物医药)发展论坛”。着力加快呈贡信息产业园建设,云南省政务信息中心、浪潮昆明云计算产业园、“阿里巴巴·昆明产业带”等项目顺利推进。

    着力打造双创新引擎,建立涵盖41家高校的昆明—高校双创联盟,与省建行共同建立了昆明创客合作银行,云大启迪K栈众创空间、呈贡信息产业园科技创新孵化中心等项目加快推进。积极申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入选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着力提振信心稳地产,认真落实国家和省促进房地产发展的政策措施,降低首付比率,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加大城中村、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挖掘住房消费潜力,1—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21.6%。合理调整商住比例,适度放宽规划条件,着力提振市场信心。

    着力发展都市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总部经济,中国铜业、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一批世界500强区域总部落户昆明。出台《进一步加快昆明金融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意见》,着力推进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与中国社科院合作成立昆明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成功举办国际金融峰会。推进全域旅游,古滇文化旅游名城、石林冰雪世界等旅游转型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上半年接待游客总数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1.9%和13.2%。

    开放添活力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年度目标77.3% 强化开放载体建设,昆明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空港经济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等园区建设加快推进。法国、德国、意大利等13国在昆设立签证中心。强化开放平台建设,成功举办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2016中国(昆明)·印度瑜伽大会、国际友城旅游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和朝阳高端人才昆明行活动。全力以赴办南博,全市签订项目108项,签约金额4100多亿元。

    加大招商力度,昆明与滇中新区共同举办开放合作推介会,签约金额8916亿元。召开草海片区伍家坝片区开发建设推介会、呈贡新区暨呈贡信息产业园区招商推介会,加大粤港深、朝阳区等重点地区的招商力度。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4.02亿美元,完成年度目标的77.3%,引进市外到位资金490.2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55.7%。昆明与滇中新区加快融合发展。

    抓扶贫补短板

    全市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万人

    高位统筹推进,市委、市政府先后在禄劝县、寻甸县、东川区召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推进会。实行扶贫开发“双组长”制,市县乡村四级逐级签署脱贫攻坚“军令状”,明确县区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部门行业责任,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推进的强大合力。

    实施精准扶贫。以禄劝县为主战场,打响脱贫摘帽百日攻坚会战、百日突击会战、百日巩固会战,深入开展“挂包帮”“转走访”活动,全面实施“六个一批”工程,聚焦“六个精准”。

    加大资金投入。上半年市本级安排87个脱贫攻坚项目资金17.88亿元,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37.83亿元,直接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73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55倍。通过努力,上半年全市减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0.88%。

    保民生促和谐

    新增机动车泊位11736个

    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保就业,1至6月,稳定岗位4万余个,城镇新增就业7.4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8万人。

    着力打造首善之区。重点解决停车难、入厕难等问题,新增机动车泊位11736个,启动84座旅游厕所建设。启动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管理网格化建设,推进智慧昆明建设。深入开展“省市联动·绿化昆明·共建春城”活动,努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荣获中国宜居城市、2016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最美湿地等称号。

    强服务优环境

    市县两级2953项审批事项全部入网

    全面推进网上审批,开通昆明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市县两级2953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入网,实现网上预约、受理、办理、查询、反馈,努力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加快“中介超市”建设,全市20家投资审批中介超市全部建成并上线运行,1747家中介机构入驻,提供2345项中介服务,行政审批效率提速增效。

    不断优化投资环境,研究出台38条改善投资服务环境的政策措施,在市场准入、政策落实、项目落地等方面强化服务保障,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盖“大棚”,提供贴心式、保姆式、点对点、主动式全方位服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护商的营商环境。

    抓党建转作风

    打好正风肃纪“组合拳”

    强化党委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常委会集体研究经济领域重大问题,加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及时提出针对性措施,推动经济稳增长。

    打好正风肃纪“组合拳”,坚决落实从严治党各项措施,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纪律作风,加大问责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执行到位、项目实施推进顺利、党员干部务实清廉。

    全力做好换届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要求,加强对换届工作的组织领导,县乡村三级换届工作圆满完成,市委换届工作有序推进。同时,积极开展“基层党建推进年”活动,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昆明日报 首席记者贾献培)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