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章凤口岸一片繁忙景象。丰收时节,在章凤口岸和缅甸雷基口岸之间,来往于两国贸易的车辆络绎不绝。在中缅尚未签订国际道路运输协议之前,这样的景象是如何做到的?
这源于今年4月1日,章凤海关运输工具管理系统正式上线,与公路舱单系统联网,数据对碰成功。据章凤海关统计,截至8月底,章凤海关备案缅籍车122辆,中国籍车59辆,验放以公路舱单模式进出境的车辆6800辆次、运输进出口货物8.5万吨,总值9431.63万美元。
在对外贸易中,舱单是准确反映进出境运输工具所载货物情况的载货清单,而运输工具管理系统实现的是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的动态监控,两者联动实现了海关全面推动风险管理的需要,实行货到前风险分析,确保了贸易链安全、便利,便于海关对走私违法行为的监管。
过去,昆明海关自主研发了“云南电子口岸边境机动车辆快速通关系统”实施对进出境运输工具的监管,然而这一系统未能实现与全国海关数据共享。为实现国际贸易便利与安全的需要,在海关总署的帮助下,今年4月,全国统一的陆路运输工具管理系统在章凤口岸全面上线,实现与全国数据联网。
该系统顺利上线后,为确保系统高效运行,章凤海关与地方政府多次协商,由政府牵头,召集海关、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明确各部门职责,理顺办理流程。还协调陇川县道路运输管理局入驻联检楼,以临时进出境行车许可证(一证一批)形式对进出境车辆颁发许可证,并在当地媒体上进行宣传,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通过召开运输工具管理系统推介会,及时向进出口企业、运输企业、报关行、司机、缅甸雷基华侨商会等做好相关宣讲,共为1家运输企业、162辆运输工具、9家舱单数据传输企业进行了备案,对100余名进出口企业和运输企业的业务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并解答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在运输工具管理系统上线初期,正值替代种植的西瓜、甘蔗返销入境的高峰期,章凤海关指定专人为企业提供定制服务并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进行运输工具备案,舱单系统安装和数据传输,保障货物顺利通关,还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工作,增派机动人员对现场车辆的指挥疏导,保障备案车辆进入管理系统、进出畅通。(云南日报 记者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