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 正文
国务院同意云南21县市区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昆明信息港    09-28 16:15:22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江枫 中国政府网28日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同意新增部分县(市、区、旗)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批复》,记者注意到,云南省共有21个县(市、区)获准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其中,昆明市的东川区在列。

    东川区获准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国务院批复称,原则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提出的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旗)名单;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根据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合理调控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内容和边界,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财政、投资等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增加相关预算规模,充分调动各地建设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积极性;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严格实行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新纳入的县(市、区、旗)要尽快制定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确保在享受财政转移支付等优惠政策的同时,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对相关县(市、区、旗)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建设情况,开展定期监督检查,建立相应激励和惩戒机制;进一步规范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调整标准和程序,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调整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

    本次获准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市、区、旗),共计240个,另外还有内蒙古、龙江、大兴安岭、吉林、长白山森工(林业)集团所属的87个重点国有林区林业局。河北、西藏均有22个县(市、区、旗)纳入本批次名单,入列数量最多,云南以21个县(市、区)入列排在第二。

    云南省获准新增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具体名单为:东川区、巧家县、盐津县、大关县、永善县、绥江县、永胜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西盟佤族自治县、双柏县、大姚县、永仁县、麻栗坡县、景洪市、永平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是首要任务

    生态功能区划是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的基础和前提,是研究和编制区域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功能定位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它分为水源涵养型、水土保持型、防风固沙型、生物多样性维护型。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生态产品,是其首要任务,此外,可以因地制宜地发展不影响主体功能定位的适宜产业,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

    某种程度上,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也就是国家限制开发区域。在气候应对方面,重点生态功能区要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充分利用清洁、低碳能源。

    在能源与资源开发方面,位于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能源基地和矿产资源基地建设,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估,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空间的占用,并同步修复生态环境。其中,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容量很小、生态十分脆弱、地震和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要严格控制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在不损害生态功能前提下,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对较强的特定区域,支持其因地制宜适度发展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关产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弱的矿区,要在区外进行矿产资源的加工利用。

    云南省曾有西畴香格里拉等县纳入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时,我国按照生态脆弱性与生态重要性两个指标,划定了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三江源水源涵养地等25个国家级的重点生态功能区,总面积约38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国土面积的40.2%;2008年底总人口约1.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5%。

    我省的西畴县、马关县、文山县、广南县、富宁县,当时被纳入桂黔滇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香格里拉县(不包括建塘镇)、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福贡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勐海县、勐腊县、德钦县、泸水县(不包括六库镇)、剑川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屏边苗族自治县,被纳入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享有转移支付政策

    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引导地方政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在地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央财政在均衡性转移支付项下设立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党的十七大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2008年中央财政出台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

    2012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稳步有序扩大转移支付范围,下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371亿元,转移支付范围覆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三江源生态功能区等466个县(市),和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1367个禁止开发区。

    也是从当年开始,中央财政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所属县市纳入生态环境质量考核范围,根据环保部提供的考核结果,实施相应的奖惩机制,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地区给予奖励,对生态质量变差的地区扣减其转移支付。上述奖惩机制结果通过财政部网站对社会公开。2013年,中央财政共计安排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423亿元。

编辑:    责任编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