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云南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动员大会召开,云南将成立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监督,从今年11月起,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专项整治行动,严打“不合理低价游”,进一步提升游客在云南旅游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营造云南旅游良好形象。
标本兼治
严打低价产品
严查合同签订和严查购物场所
云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马迎春说:“将通过严打低价产品、严查合同签订和严查购物场所,来遏制‘不合理低价游’势头,切断‘不合理低价游’链条并堵住‘不合理低价游’源头。”
“专项行动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关键在于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按照‘依法依规、从重从快’的原则,我们将通过查处一批、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和人员,形成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高压态势,对全行业起到教育和警示的作用。”省旅发委主任余繁说,为打击和震慑旅游行业的害群之马,各地要建立健全旅游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黑名单”制度,对于多次违规、多次被投诉且违法违规情节恶劣,严重损害云南旅游形象的企业和人员一次性清除出旅游行业,并向社会公布。
重拳出击
1至10月联合检查2349次
查处案件275起 处罚导游96起
云南是全国“不合理低价游”的重灾区,尽管云南旅游市场秩序总体保持平稳,但“不合理低价游”的问题依然长期困扰和制约云南旅游业健康发展。
2015年以来,云南先后开展旅游经营和服务“十五不准”整治行动,玉器银器市场整治行动和向不合理低价宣战整治行动,今年8月又部署开展了整治“高定价、高回扣”专项行动。今年1—10月,云南共开展联合检查行动2349次,出动执法人员1.82万人次,检查旅游企业7347户次,检查导游IC卡1.5万人次。查处案件275起,处罚导游96起,其中吊销导游证4人,处罚旅行社174起,其中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3家,责令停业整顿5家,进一步规范了旅游市场秩序,维护了游客合法权益。(昆明日报记者 李思凡)
相关新闻
本月底前,云南将成立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
旅游购物退货也能“快处快赔”
云南省旅游商会昨日介绍,本月底前,云南将成立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下称“中心”)。今后,旅游购物退货将能实现“快处快赔”,有效降低旅游购物退货投诉。
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瑜敏表示,针对当前云南旅游投诉70%以上为旅游购物退货诉求以及85%以上的旅游服务质量投诉皆因“零负团费”经营、强制购物而引发的现状,商会商议决定成立云南省旅游购物退货监理中心(预计将于11月底正式成立)。
中心将以“企业资源、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为原则,按照“公平、公正、公开”要求,通过中心组织旅游购物企业售后服务人员统一集中办公、集中受理退货投诉、各自分办处理、相互监督执行等方式,以监事会集中研究讨论、信息化手段和新闻媒体全程监督等管理手段,实现公开、快速、有效办理购物退货投诉,抑制“高物价、高回扣”经营行为的目的。
中心的成立,将建立云南旅游购物退货的“快处快赔”机制,有效抑制旅行社“零负团费”和购物企业“高定价、高回扣”的产生。
据《云南省整治“不合理低价游”专项行动方案》,省旅发委、省工商局、省通信管理局等多部门将联手展开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部署集中整治巩固提升
集中整治阶段:今年11月11日至明年2月底
●严打低价产品,省旅发委将严厉查处组团社向接受委托的旅行社支付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费用,接受委托的旅行社接待不支付或者不足额支付接待和服务费用的旅游团队等行为。
●严厉查处导游、领队人员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的行为,以及“黑社”、“黑导”等违法行为。
●省旅发委还将严查旅行社不与游客签订合同或者签订虚假合同的行为,以及旅行社委托其他旅行社代理销售包价旅游产品,未与游客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未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委托和代理社基本信息等行为。
●针对购物场所,省旅发委将牵头依规依标整顿未经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认定的购物场所,清理一批不符合服务质量等级评定、认定的购物场所。
●省公安厅治安总队牵头依法打击旅游购物企业、高速公路休息区购物店雇佣“药托”、“认老乡”、“黑恶势力”等欺诈、诱骗或以限制人身自由方式强迫或变相强迫游客消费行为,以及涉嫌犯罪的商业贿赂行为。
云南旅游投诉呈下降趋势
11%
今年1—10月,云南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受理旅游投诉1100起,经核实有效投诉357起,同比下降11%
2195万元
协调赔偿金额92.75万元
协调购物退款2195万元
2.93亿人次
以云南1—9月接待国内外游客2.93亿人次计,每百万旅游人次的投诉人次为2.3,每百万旅游人次的投诉人次已连续3年持续下降。
19位
据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投诉管理和案件举报系统统计,自2015年5月9日开通使用以来,至2016年10月23日,云南省旅游投诉共计956起,其中有效投诉339起,有效投诉案件数在全国排名第19位(昆明日报记者 李思凡)
国家旅游局取消10家4A级景区资质
新批太行大峡谷等9家5A景区
A级景区实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又有新动作。国家旅游局4日宣布,10家不合格的4A级景区被取消资质。与此同时,经评审合格,内蒙古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等9家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截至目前,全国5A级旅游景区已达227家。
取消的4A级景区包括:吉林省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台市碧水庄园度假村、四平市二龙湖风景区、长白山野山参生态园景区,江苏省徐州沛县汉城景区、连云港赣榆县抗日山风景区、淮安盱眙县明祖陵景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河桥古镇景区,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丰乐生态园景区、蚌埠市蚌埠闸水利风景区。
这些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管理不到位、厕所革命落后、市场秩序混乱、环境卫生条件差、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标志导览系统短缺、资源保护措施不力等。同时,各地对其他一些不合格的景区给予了严重警告处理、警告处理和通报批评处理。 (据新华社)
新晋级旅游景区
5A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中俄边境旅游区
●安徽省六安市万佛湖景区
●河南省安阳市红旗渠·太行大峡谷旅游景区
●广东省中山市孙中山故里旅游区
●海南省三亚市蜈支洲岛旅游区
●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山旅游景区
●四川省南充市仪陇朱德故里景区
●新疆自治区伊犁州喀拉峻景区
●新疆自治区巴音州和静巴音布鲁克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