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奕冰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她面前,再浮躁的人,都能瞬间安静下来,心思慢慢沉到一壶茶里去。
这位80后姑娘,当过兵,卖过广告,在中国传媒大学学习过播音主持。最终因为刻进骨子里的喜欢,从北到南,开始研习茶艺,一年的时间,成了国家高级茶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员、国家高级茶艺师考评员。
此刻,她就在你面前,专注地泡一壶茶。一袭素净的衣衫,黑直长发,十指纤纤,沉静温婉。初冬的阳光斜射进来,屋里的一切都泛着温暖柔和的光。这一刻好像时光静止。她说,茶道,是生活的艺术,也是种自由的游戏。茶道的真诚表现在茶汤的美味中,气韵生动的茶汤能安慰忙碌的心灵。而茶艺可以充分表现东方女人的神韵和气质,让女人由内而外散发美。她希望尽自己所能,凝聚越来越多热爱生活、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正能量的朋友,不管是学习茶艺还是只是坐下来品茗聊天,都能在忙碌的日常生活中体验片刻的岁月静好。
时间无言,如此这般,足矣!
所有忠于内心的选择,都是对的选择
虽然看起来更像温婉的江南女子,但朱奕冰其实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丫头,出生在吉林延边一个军人家庭,从小聪明伶俐,活泼可爱,是父母宠爱的小公主。高中毕业后,父母希望她成为一名军人,于是她到了昆明当兵。“奔着考军校去的,然而到军营的第一天就懵了。”刻苦到近乎残酷的训练,严苛的纪律,紧张的生活,让这个从小被宠大的姑娘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艰难挑战。很多次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之后,她躲在被窝里偷偷地哭。可是,内心的倔强让她不愿服输,无数次擦干眼泪又奔赴训练场。慢慢地,身上的娇气褪去,她成了一名成绩优秀、训练有素的女兵。第二年,在是否继续报考军校深造的时候,她犹豫了。“心里有两个声音在打架,纠结了很久,我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我知道,其实骨子里我是一个传统的人,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渴望追求自由随性的生活。当兵,作为一段宝贵的经历,体验过就足够了。剩下的人生,我想要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两年军旅生涯结束,朱奕冰毅然脱下军装,回到了老家延边。后来,她到中国传媒大学学习播音主持,毕业以后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再后来,举家南迁,她也辞职和父母一起到了昆明。
再次回到昆明,她觉得熟悉亲切。这个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常年鲜花盛开的城市让她心生欢喜,“我注定和这个城市有缘。在这里,我的内心平和安定。”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一些茶文化圈子里的朋友,渐渐心生执念,想要学习茶艺。某天经过一条小巷,正巧看见一个茶艺师培训班在招生,她走了进去。
“你学习茶艺的初衷是什么?”“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想,如果学会了泡茶,给心爱的人泡一壶茶,和他一起喝茶聊天听音乐,应该也是种幸福。”美丽的姑娘笑着说。
当我们品茶的时候,我们在品什么
从2011年到2012年,一年多的时间,朱奕冰拿到了国家高级茶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员、国家高级茶艺师考评员等等证书。如今几年过去了,她的日常,依旧是泡茶,喝茶,培训茶艺师……安安静静地,做着和茶有关的任何事。“茶最喜宁静,只有在天宁静、地宁静、夜宁静、心宁静中,才能品出茶的真味与意境。”
很难想象,一个80年出生的姑娘,生活在所有人都步履匆忙的现代化城市,如何能始终葆有那份笃定从容?在这个“有用”为最大的世界,什么才能让我们内心平和?对于朱奕冰来说,答案很简单:世界再大,不过一壶茶。“茶有颜色,有四季,有记忆,当我们认真去泡一壶茶,用心去品一杯茶,我们会发现,茶依旧是那份茶,但因温水不同,快慢有序,每一次的茶,味道口感都不同。这需要用心去体会,慢慢感悟。而在这个过程中,茶从齿间暖到胃里,很多事情,也就豁然开朗了。”
她说,“其实,品茶,品的不仅是茶,品的是花香,是晨露,是轻烟,是和风,是夕阳,是月光,是江水,是春色,是万物。说到底,品茶,品的是心。”
不急不躁,淡定优雅,或许,就是这一份淡然和笃定,深深地影响了她身边的人。如今,越来越多爱茶之人慕名来到紫玉香阁“秋雪斋”,只为跟她研习茶道。“我们都相信,心灵的柔软,能带来美好的生活。”
周作人曾说:“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人生在世,可能一半的时间用来抵抗孤独,另一半用来与孤独和解。无论如何,我们总不能少了一些美好的事物和念想,让它们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信念。对于朱奕冰来说,自由自在地喝一杯好茶,具有神奇的抚慰人心的力量: “静静享受品茗时光,可以感受花草、阳光、云朵的气息,感受微微弥漫的爱意和清浅的欢喜。所以不管我有多累,或是遇到了多么不开心的事,只要静坐下来,平心静气地冲泡一壶茶,很快一切就都释然了。倘若浮躁或是疲惫了,请你记得,这里有一盏茶,属于你。”
对话朱奕冰:
中国网:你所理解的茶道的内涵是什么?
朱奕冰:茶道,除了技术层面的“如何冲泡一壶茶” ,比如水温、投茶量、出汤的速度等,更重要的是,如何从艺术欣赏的角度去喝茶,把一壶茶喝得有意境。泡茶,除了一壶好茶,空间摆设也能转换心情。有好的布置,才有好心情。一个人喝茶也能借空间气氛的转换,给自己不同的心情。泡茶前可先清扫环境,借收拾杂物整理思绪,这也是一种修行。找一个茶席的好位置,目光所及能看见自然风景是最佳。
泡茶时,最好让自己的心沉靜融入流动的过程,把煮水、放茶叶看似小事的每个动作合而为一。泡一杯、喝一杯,从容品尝茶汤的香气与味道,灵活反应每个细节对茶的影响。所谓“品味,就从味觉开始”。在茶道中找到“单纯满足的生活与生活中不凡的美感。”如此,便能让清香继续流动于生活。
中国网:在云南学习和教授茶艺,有哪些不一样?
朱奕冰:云南是茶叶产销量大省,茶资源丰富,有很多古茶山。而且因为云南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独特,民族风情浓郁,所以在云南当茶艺师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还需要结合云南本土特色,不断创新,要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特殊的茶叶加工方法、冲泡技巧、喝茶礼仪、习俗等。比如白族的三道茶,藏族的酥油茶,傣族的竹筒茶,喝茶的讲究都各不相同。
中国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研习茶艺和茶道,你觉得一个优秀的茶艺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朱奕冰:茶品即人品。作为茶艺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得体的谈吐、优雅端庄的举止,自信而又知性,虽不一定天生丽质,但一定令人赏心悦目。茶艺表演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侵润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飘逸出中国人所特有的清淡、恬静、明净、自然的人文气息,因此,茶艺师不仅讲究外在形象,更应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
茶艺师的冲泡手法,是茶在作为饮品之前的最后一步,这最后一个变量,至关重要,这也是茶艺师的价值所在。因此,茶艺师既要熟悉茶文化知识,又必须掌握熟练的泡茶技能。其实同一款茶,在冲泡过程中,由于投茶量、水质、水温、气温、品饮对象乃至心情等等因素的变化,滋味时时改变,这时高水准的茶艺师,就会随时改变各种冲泡手法和条件,将最美的一口茶汤奉献给客人,也对得起历经千辛万苦到你手上的每一颗茶。
中国网:现代人大多忙碌,对于太过精致的生活,有人觉得奢侈,有人觉得累,也有人会觉得装,你怎么看?
朱奕冰:把日子过得踏实诗意,是能力,也是运气。爱茶的人都有一颗热爱生活的恬淡之心,以茶为媒,邀三五好友,品茗畅谈,就是人生幸事。如果这是装,能装一辈子,也是种能力。况且,气质的修炼和养成,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就算我变成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婆,我也希望自己是一个优雅的老太婆,能悠闲地坐在阳光下,喝着一杯好茶,回忆往事,品味生活。(中国网 记者唐小糖)